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2|回复: 0

2011年高考语文陕西卷 稳健中带着清新之风

[复制链接]

6609

主题

6609

帖子

41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100
发表于 2016-7-22 19: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陕西(新课标)语文试卷给我们的是一位稳健的长者在春风中洗礼的感觉:无论是板块设置和题型分布,还是试题编制和赋分情况较上一年没有太大改变。各种题型都有相当的区分度,各个考生都应能顺利答题。只是今年的题型设置上区分度明显增强,真正达到了选拔性考试的目的。
  社科类文本阅读选取了金开诚《诗经》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信息筛选理解能力的能力。选材上体现了社科类文本选文的稳定性,但是有些选项特别是第3题的迷惑性较大,不在是简单的答案的对照选取,而是更多的转述原文,和原文的表述看似不同但意思是对的,导致学生可能误判,答案不确定,增强了题目的区分度。
  文言阅读仍选自正史--《宋史》中的《何灌传》,题型设置未发生改变,难易适当。但时间紧头绪较多,给学生在短时间内抓住文章脉络增加了难度,对4、5两个小题的作答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诗歌鉴赏题型设置较简单,考查作者情感分析及景情关系,是高考备考中常见的题型,考生做起来比较得心应手。
  名句默写都在考纲推荐的新课程背诵篇目之内,且与去年一样,两个初中内容一个高中内容,分别是《论语·述而》《醉翁亭记》《蜀道难》,难度都不大。
  选考类阅读两篇难度相当,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型常规,考查首段作用,总结小说人物性格,探讨文章标题,都是平时备考中的常见题型。实用类文本阅读仍选取人物传记中的评传,考查删选整合文本信息,理解重点词句,评价传主生平,而这些都是平时的热点重点。选考类文本考生选择自由,能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
  语言运用题仍沿用了去年的成语、语病、句子衔接、仿写的题型,只是意料之外的考查了在全国卷中已有几年没有出现的变换句式这一知识点,不过作为考纲明确的考点,考生也不陌生。但有些学生可能长短句的概念的理解上会和单复句混淆,造成做题从方向上失误。
  今年的全国新课标卷语文作文可谓是亮点之笔:以"中国崛起的特点"为背景的现实类材料,让学生就"中国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和关注的特点"为中心来谈谈自己的所思所想,并提示了可以展开思考的"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等六个方面的特点。首先,较前两年的材料作文,今年的作文增强了生活气息,增加了与联系现实的联系,要求考生积极关注和深入思考社会问题,跳出为作文而作文的老路、套路,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其次,在当前的全球形势下"中国崛起"是中华民族的期盼,也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这一话题在近期各国的媒体上频频出现,我们学生作为"崛起力量"的生力军,有必要思考这一问题。这样的题目设置,审题已没有什么难度,主题的的导向性非常明确,材料提示清晰明了,虽说是小点子进入,确实有很大的辐射面。虽遭命意,但开放性极强,可立足题眼发散思维生发开去,给考生了广阔的写作空间,让每位考生都有话可说,便于入手,利于真情实感的表达和写作水平的发挥。但虽入手容易,但要写出有彩的文章却不容易,要真正做到大题化小,一点切入,防止面面俱到,平淡肤浅。正面讴歌我党的执政能力和人民的创造能力,也可从反面思考巨变后隐藏的一些问题,比如可持续发展、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等等。真正展现一个有着时代使命感、责任感、思考者的未来接班人形象。
  归根究底,2011年陕西语文高考试题注重了高考命题一贯的稳定性与所考查内容的基础性,但又稳中见奇,以设题把握区分度,体现高考选拔性考试的基本特点。不得不说:于稳健中细细一品,不难发现那股子新课标的春风正徐徐吹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2 22:12 , Processed in 0.03874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