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0|回复: 0

2011河南高考语文卷评析:稳中求变,体现课改精神

[复制链接]

6609

主题

6609

帖子

41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100
发表于 2016-7-22 19: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是河南新课改第一年高考,命题在稳定中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在变化中彰显试题的选拔功能与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导向功能。
  一、今年的阅读题目呈现以下特点:
  (1)选文体裁多样,题材丰富。
  今年选文涉及到五种体裁,有利于不同认知风格的考生展现各自的才能。题材涉及到的范围也较宽,有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思考,有记叙人物的传记等。结合新课改的要求,传统文化(“《诗经》”、书法绘画、人物传记(“黄宾虹”)等题材均体现了“两纲教育”的宗旨。
  (2)注重文字背后的大文化导向、人生导向与人文精神。
  现代文阅读第一篇从教化、表情达意、外交等多种角度阐释了《诗经》既是作为文字的“诗”,也是作为文化的“经”,重点在考察考生对诗歌背后的大文化功能的理解,符合近年来高考语文阅读的大文化导向。
  文言文阅读仍然集中于历史人物传记,在人物事迹中彰显人格力量和人文精神。第4题词语解释和第7题句子翻译难度较往年持平,无生僻点疑难点。
  诗歌阅读的体裁沿袭了七律的传统,但选用了声明不著的晚唐诗人周朴的怀古诗。考察点仍然是内容与形式两大方面,即诗人的感情内涵与情景交融的表达手法,中规中矩,难度适中。
  实用文阅读选自国画大师黄宾虹的传记,主观题20分均侧重于大师的人生轨迹、艺术生涯对“我”的人生观启迪,继承了近年来高考阅读主观题一贯的人生导向。
  (3)命题关注语文教材。
  首先,今年高考试题更加关注每一道试题与“课程标准”中目标是否一致。其次,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依然是阅读能力测试的重点,直接测量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的试题有6题,共计23分,占阅读部分的比例接近29%;间接测量文本整体把握能力的试题4题,共计12分,占阅读部分的比例接近15%。再次,关注语文教材与课程改革方向,如第4题词语解释及第7题句子翻译的考查都密切结合文言文教学内容。
  二、作文:审题不难,切忌空泛
  作文的材料类型较去年有所变化,属于半开放式的命题作文。作文立意的六个角度已经确立,有利于减少审题失误。
  在考察的价值导向上引导关注社会国家,从大处着眼,同时向“小我”倾斜,从小处入手,这也是新课改关于作文教学的理念。
  强调“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就不同文体而言,议论文忌空泛,记叙文易出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3 16:08 , Processed in 0.04898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