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4|回复: 0

[高三语文教案]《谈中国诗》教学教案

[复制链接]

6609

主题

6609

帖子

41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100
发表于 2016-7-22 19: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中国诗》教案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运用比较方法展开论述的写作特点,体会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积极作用。
  二、了解中国诗的特点,欣赏旁征博引的论述风格。
  三、感受本文生动、机智的语言,体会其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形象的妙处。
  [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体会比较法的妙用,学习使用这种方法;
  二、欣赏本文生动、形象的论述语言。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你谈谈中国人的形象。
  (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那么欧洲人呢?
  (黄头发,蓝眼睛,白皮肤。)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运用了什么思维方式?
  (比较思维)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把握其特点开始的,但如何去把握其特点,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比较法是运用最普遍的一种。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成功运用这一方法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
  1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2教师补充。
  三、通读全文,感知内容
  完成课后练习一的表格。
  四、阅读、思考、回答
  1文章从哪些方面展开了论述?
  2论述时侧重于哪些方面?为什么?
  3谈一谈本文运用比较方法的作用。
  明确:“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
  4如果把文章划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具体怎么分?
  明确:首段为引论,末段为结论,中间为本论。
  5文章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中国的”更重要;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
  第二课时
  一、精读、探究
  1完成课后练习三。
  2感受本文生动、形象的论述语言。
  (1)找出你认为最妙的比喻句,谈谈你的理解。
  指导:抓住本体、喻体,弄清比喻义,说出它在表达上的积极作用。
  (2)除了比喻句,还有哪些你认为意蕴深厚的语句?谈谈你的感受。
  (3)找出你不理解的语句,大家讨论解决。
  二、拓展、应用
  试用比较的方法分析某种文艺现象,比如元曲、戏剧小品、通俗歌曲、踢踏舞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28 19:59 , Processed in 0.062005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