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3|回复: 0

鉴赏诗歌重在理解诗句

[复制链接]

6609

主题

6609

帖子

41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100
发表于 2016-7-22 19: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考前]
                               
                       

                               
                                        全科辅导  
                               
                       

                               
                                        高考资讯 语 数 外 政 史 地 生 化 物 作文 模拟试题 真题
                               
                       


                               
                                        [考中]
                               
                       

                               
                                        高考热门专业  
                               
                       

                               
                                        志愿填报  
                               
                       

                               
                                        高考饮食
                               
                       

                               
                                        高考心理  
                               
                       

                               
                                        新东方名师辅导  
                               
                       


                               
                                        [考后]
                               
                       

                               
                                        招生简章+计划
                               
                       

                               
                                        院校选择
                               
                       

                               
                                        高考查分+录取
                               
                       

                               
                                        2013高考答案
                               
                       

                               
                                        大学排名 汇总
                               
                       

       
        诗歌鉴赏是一种艺术认识活动,它始终伴随着诗中形象的感受和内心情感的反映,同时还要用理性思维对作品进行评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理解诗句,把握形象,领会意境,探究技巧,品味语言。我们可以看出鉴赏诗歌重在理解诗句。那么,我们如何去理解诗句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析:
          (一)读懂标题
          1. 有些标题能反映这首诗的大意。如《商山早行》,告诉我们这首诗的内容是在商山这个地方,主人公早早地出发远行。《观祈雨》《题李凝幽居》,我们也可看出这首诗的大意,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标题大致体会到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2. 有些标题可以告诉你这首诗抒情的范围。如《出塞》,我们就可知道它要反映边塞生活,抒发的是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或是思念家乡的愁思。《山坡羊· 潼关怀古》,我们根据怀古一词就可了解到本诗要伤今、喻今、讽今。《蜀相》标题中的蜀相实际上已经告诉我们这是写诸葛亮,但主旨是借古人来写自己。
          (二)读好作者
          读作者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诗歌。也就是我们要知人论世,把握诗作的风格。我们读作者可以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他对人生的态度,他的风格入手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譬如李白,他是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风格是清新飘逸,他的诗作部分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歌颂,如《望庐山瀑布》,更多表达的是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这些都可帮助我们理解诗歌。譬如我们从杜甫的诗就可联想到安史之乱造成百姓流离失所,这些对帮助我们理解诗歌是有益的。
          (三)读懂诗句
          诗句本身是我们读的重点。但是我们知道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概括的,而古诗的要求又是较严的,怎么办呢?
          我们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去分析。
          1. 把握词义
          古诗是用文言写成,要想正确理解诗意,须注意词义的把握。古诗诗句的词义我们应注意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1)古今异义。
          如《暮江吟》中的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就是一个典型的古今异义词,我们还可联想到《贾生》一诗中可怜夜半虚前席的可怜,那就同于我们今天的用法。
          (2)一词多义。
          《孔雀东南飞》中的适字意义较多,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始适还家门中的适就可作出嫁讲,而处分适兄意中的适就只能当作适合讲,适得府君书中的适是刚刚的意思。因此需要我们认真地把握。
          (3)词类活用。
          在古诗中,词类活用现象较多,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在其他诗中我们也可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
          (4)词的双关义。
          在李商隐的《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丝谐音双关思,是说我的情思像春蚕吐丝那样,一直到死才可完结。
          刘禹锡的《竹枝词》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晴字不就是双关吗?
          2. 把握句式。
          古诗词由于格律的需要,常常采用一些特殊的句式。如倒装句,省略句。我们试着来分析一下: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我们分析得出是宾语前置,应该是应笑我多情。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分析得出是主谓倒装,应该是杏花雨沾衣欲湿,杨柳风吹面不寒。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我们一看就可知道诗中爱的是晚枫林。
          上面的分析,可以看作是倒装句的代表,那么,省略句在诗中也是较多的。请看下面: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省略介词于。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省略采撷的宾语此物——红豆。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省略谓语动词远离深居。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省略关联词虽然但是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省略的形式很多,可以是主语、谓语、宾语、中心语、介词,也可是关联词,那么我们在读诗句的时候,就需要把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那样才会更好地理解诗句。
          此外,古诗还常常采用一些名词叠加的方式来构成诗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四句,都用名词叠加的方式来构成,那么我们分析的时候就需要发挥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分析其中的多个画面,恰当地进行链接,体会其中丰富的意蕴。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的前两句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就给我们呈现了一组画面,怎么办,发挥我们的联想能力吧。
          3. 把握修辞
          诗歌中常常运用一些修辞来增加诗歌韵味,丰富诗歌的感情。
          (1)大胆的夸张
          这种夸张不是简单地放大事物的原貌,而是融和着诗人的美好感情。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的开头写天姥山横空出世的雄姿,其中就蕴涵着诗人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杜甫说飘然思不群,于此可见一斑。在现代诗歌中,运用夸张的也有许多,如毛泽东的燕山雪花大如席。那么,我们在读解诗句时,就要认真体会。
          (2)对比手法
          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两种相反的情况放在一首诗里以便对照的一种艺术手法。对比手法的运用,能使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词中就包含了多种对比。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 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李约的《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天阴咽管弦。就是对比手法的妙用。
          (3)衬托手法
          此外在诗歌中还运用到通感、比喻、互文等修辞手法,我们在鉴赏的时候,视具体的诗歌而定。
          (四)读好注解
          注解是对诗歌的较好补充,作用就是帮助我们理解诗歌。我们读时,就要分析注解起什么作用。我们可以把注解分一下类:
          (1)介绍这首诗产生的时代背景。那么我们在读诗句时,就可结合注解的时代背景来体会诗歌的主旨。
          (2)交代作者的情况。作者的情况为我们理解诗句的主旨和风格有较大的帮助。
          (3)对诗句作注解。诗句的注解往往是诗中我们难以理解的,我们可把它带入诗句,来理解诗句。
          (4)介绍典故。有些诗歌往往用典来增加诗歌的内涵。大家最熟悉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多处用典,注解就对它作了很好的解释,我们就可根据这些很好地把握诗句。
          我们读注解,就可充分利用注解很好地把握诗歌,理解诗歌的大意,为我们的鉴赏服务。
          上面我们粗浅地谈了理解诗句的四个方面,那么我们在鉴赏时,除了理解诗句外,还要把握形象,领会意境,探究技巧,品味语言,这样我们才能较好地鉴赏诗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1 14:36 , Processed in 0.048161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