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1|回复: 0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试题第二十五套

[复制链接]

6609

主题

6609

帖子

41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100
发表于 2016-7-22 19: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倩影(qiàn)  告罄(qìng)  栉风沐雨(jié)   呕心沥血(ǒu)
          B.框架(kuāng) 确凿(záo)   桀骜不驯(xùn)  从容不迫(cóng)
          C.给予(gěi)   瘦削(xuē)   无济于事(jì)    载歌载舞(zài)
          D.卓越(zhuó)  氛围(fēn)   荒谬绝伦(miù)  味同嚼蜡(ji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殒落  莫须有  夷为平地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B.泽被  迷魂汤  璀灿夺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窥测  里程碑  言简意赅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D.回环  破天荒  欲扬先抑  明查秋毫,不见舆薪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物理课上,李文君对牛顿第一定律     ,可刘老师却说无数事实证明了这是一个不容     的问题。
          ②在这次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李强事先没有对他的课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       做出了错误的结论。
          ③高考有两个功能:其一为评价功能,其二为选拔功能。高考的逻辑很简单,       在基础教育中接受了良好训练的学生      有资格接受高等教育。
          A.置疑/质疑  以致  只要/就 B.质疑/置疑  以至  只要/就
          C.质疑/置疑  以致  只有/才 D.置疑/质疑  以至  只有/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听说我们学校最近有人事变动,主管教学的教务处主任将另有重用。相信这个消息绝非空穴来风。
          B.小姐,买一张汤姆·汉克斯的巨幅艺术照吧,将它挂在您的卧室里,一定会让你的卧室蓬荜生辉!
          C.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你不能理解我们公司的宗旨,那就请另寻高就吧。
          D.他想通过出售这种假冒伪劣产品多挣儿个钱,不料,被有关部门查出,不仅被没收了非法所得,他本人还进了拘留所,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新型激光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精确制导、定向爆破的高科技医疗技术,近年来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为许多血管瘤患者解除了“心腹之患”。
          B.今天的青年学生担负着在二十一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C.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呢?只要是稍有常识的人,就不会对此提出异议。
          D.对于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上,我曾一度徘徊了很久,最终还是选择了理科,因为听说学理科大学毕业后更有机会到国外去发展。
          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B.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C.明代一位诗人写了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D.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7.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答案:
       
                  1.D/A项“栉风沐雨”的“栉”读zhì;B项“框架”的“框”读kuàng;C项“给予”的“给”读jǐ。
       
       
                  2.C/A项“殒落”应为“陨落”,B项“璀灿夺目”应为“璀璨夺目”,D项“明查秋毫”应为“明察秋毫”。
       
       
                  3.C/“质疑”意思是“提出疑问”,“置疑”意为“怀疑(用于否定)”。“以至”和“以致”都是连词,都用于下半句话的开头。“以至”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即具有某种充足的条件便会产生相应结果:“只有……才”表示必要条件,即要达到某种结果必须具备某种条件。
       
       
                  4.B(A项:“空穴来风”比喻传言不是完全没有来由的。使用恰当。B项:“篷荜生辉”表示因别人来访或得到别人诗文书画等赠品而感到荣幸。谦词,用在此处敬谦失当。C项:“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思是思想主张不一样,就不必在一起商议。D项:“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
       
       
                  5.A(B项成分残缺,应在“强国”后补上宾语“的重任”。C项多重否定失当,应删除“不是”。D项句式杂糅,要么说“对于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要么说“在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上”,不能杂在一起说。)
       
       
                  6.C(A项冒号应改为逗号。B项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D项逗号应放在括号之后。)
       
       
                  7.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6 04:22 , Processed in 0.05209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