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9|回复: 2

地理专题突破:晨昏线的判读技巧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3 09: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uwu.html (32.42 KB, 下载次数: 74)

  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故又称为晨昏线(圈)。晨昏线是太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隐含的诸多地理信息是我们判读太阳光照图的重要突破口。
  1、晨昏线的结构特征和判定
  (1)晨昏线的特征:晨昏线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它平分地球,平分赤道,与太阳光线永远垂直。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是0°。如图1所示:

164011_4e3271eb7c7a5.jpg

164011_4e3271eb7c7a5.jpg

  (2)晨昏线的区分:
  在日照图上,晨线与昏线的区分判断方法有:
  ①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反之为昏线。
  ②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昏线上的各点为日落(黄昏);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晨线上的各点为日出(黎明)。如上图1中的弧线AB为晨线。

164144_4e327248c3d2e.jpg

164144_4e327248c3d2e.jpg

  一般地,在地球侧视图上,晨昏线只表现为晨线或昏线(如图1);在俯视图上,我们所看到的晨昏线是一半晨线和一半昏线。如图2中弧线AM为昏线,弧线BM为晨线。在有的图中,还要根据具体要求先判断昼夜状况,再判断图中的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2、晨昏线的运动特征
  由于地球每小时自西向东自转15°,因此晨昏线不停地由东向西每小时移动15°。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且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因此晨昏线以极点为中心,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极点和极圈之间来回摆动,其移动幅度为46°52′。
  (1)侧视图中晨昏线的运动过程
  如图1中,弧线AB为晨昏线,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阴影部分为黑夜。
  (2)俯视图中晨昏线的运动过程
  如上图2中,弧线AB为晨昏线,虚线为北极圈,大圆为赤道,阴影部分为黑夜。
  (3)晨昏线的相对运动方向
  由于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因而晨昏线的相对运动方向是由东向西。故向东走人们会感到昼夜更替的周期短于一个太阳日;反之,向西走则大于一个太阳日。
  3、晨昏线与经线、纬线的关系

164237_4e32727d769de.jpg

164237_4e32727d769de.jpg

  一般地,在春、秋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即晨昏线要过南北极点。其余任何时候,晨昏线都与经线斜交(即晨昏线不经过南北极点),其夹角范围为0~23°26′。在二至日时,其夹角最大,为23°26′。当晨昏线与经线相交时,其夹角与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值相等。
  在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故晨昏线与纬线垂直。其余任何时候,晨昏线都与纬线斜交,但是总可以找到两条与之相切的纬线,它们分别是刚好出现极昼、极夜的两条纬线。如6月22日,太阳直射23°26′N,故晨昏线与经线成23°26′的夹角,与66°34′N、66°34′S相切。
4e32739855e62_2.shtml (92.5 KB, 下载次数: 7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7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178
发表于 2016-7-23 10: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tr]
[td]
4e32739855e62.shtml (93.18 KB, 下载次数: 71)

164259_4e327293990a5.jpg

164259_4e327293990a5.jpg

164336_4e3272b8665ee.jpg

164336_4e3272b8665ee.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2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078
发表于 2016-7-23 11: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url]

  也可以直接采用“查格”的方法,也就是以已经知道的某条经度为准,按照较东的地方有较早的时刻;经度每相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地方时图5
  相差4秒。一般地,如果是求某地的昼长,则经过该地画一条平行于赤道的纬线,看其昼弧所经过的格数×每格数所代表的时间数,如果图示是侧视图,还应该乘以2的倍数;如果是极地为中心的图示,则所经过的格数×每格所代表的时间数即可(如图5)。
  例如右图6,用“查格法”判断B点的夜长是____小时。
  解析:如右图6所示,该图是侧视图,正对着我们的半个球面是180°,被均分成6格,每格30°;图6
  因经度每相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则每格时长为2小时;如果用“查格法”来解的话,其步骤是:①经过B点画一条平行于赤道的纬线,该纬线被图中的昏线分为两部分;在昼半球的为昼弧长度,在夜半球的为夜弧长度。②因为是求B点的夜长,就查经过B点的夜弧的长度经过的格数。从图中得悉,经过B点的夜弧长有4个完整格数,每格2小时,则有8个小时。③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半个地球球面,B点的夜长还有一半被遮住,故其夜长还应该乘以2,即4格×2小时×2(倍)=16(小时)。也即B点的实际夜长应为16小时。
  (7)确定日出日落时间: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晨线的交点上的地方时,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昏线的交点上的地方时。某地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公式是12±昼长/2。
  例北京时间3月21日12时,一架飞机从某机场(120°E,66°34′N)起飞,沿北极圈向东作环球航行,12小时后返回原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飞行员能观测到的日出日落次数是
  A.一次日出,一次日落B.两次日落,一次日出
  C.两次日出,一次日落D.O次日出,一次日落
  ②飞机上的昼夜更替时间是
  A.6小时B.8小时C.12小时D.24小时
  ③如果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则飞行员能观测到的日出日落次数是
  A.一次日出,一次日落B.两次日落,一次日出
  C.两次日出,一次日落D.O次日出,一次日落

164425_4e3272e907547.jpg

164425_4e3272e907547.jpg

  解析下图7为地球太阳光照俯视图,B所在半球为黑夜,A所在半球为白昼,虚线圈为北极圈。
  ①飞机起飞时,机场位于A位置,飞机向东飞行,12小时后返回机场,此时机场位于B位置。相对于晨昏线的位置,飞机飞行了一圈半(图中带箭头的实线),具体地说,就是:飞机沿北极圈由西向东飞行,12小时返回原地,说明飞机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在北极圈上向东飞行经度30°,即1小时后飞机飞到了150°E。由图7
  于地球的自转,则晨昏线和165°W重合,这时飞机和晨昏线的经度差缩小45°,再过1小时飞机将穿越180°经线,此时180°经线和晨昏线重合,再过8小时(360°/45°=8),飞机将再次穿越昏线,即飞机经过10小时两次穿越昏线。同理,飞机第一次穿越晨线在飞行6小时(270°/45°=6),第二次穿越晨线将又要经过8小时(360°/45°=8),所以,飞机两次穿越晨线需经14小时。从下图8中可以看出,飞机两次穿越昏线,一次穿越晨线,也即两次日落,一次日出。正确答案是B。

164512_4e327318881d5.jpg

164512_4e327318881d5.jpg

  ②因为飞机12小时相对于晨昏线的位置飞行了一圈半,所以,一圈所需的时间为8小时。正确答案是B。
  ③如果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自东向西),12小时后,相对于晨昏线的位置飞机飞行了180°(上图9中带箭头的虚线),从图9中可以看出,飞机由昼到夜经历了一次日落。正确答案是D。
  (8)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9)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一般地,太阳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为90°,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太阳高度小于0°。
  (10)判定是否为晨昏线: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因此在题目中太阳高度为0°的弧线一定为晨昏线,再结合试题中隐含的其他信息就能够准确判定。
[url=/collect/20160723/4e32739855e62.shtml]第一页/第二页
相关推荐高中地理答题技巧 | 高中地理知识点 | 高中地理复习 | 高中地理必修一//
高一地理试题/期中/期末 | 高二地理试卷/期中/期末 | 高三地理试卷/期中/期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7 00:44 , Processed in 0.089767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