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8|回复: 0

高考改革:就是要改变“一考定终身”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3 09: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uwu.html (32.42 KB, 下载次数: 11)

  8月10日,一条有关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消息迅速在全国传开,并引发热议。据参与该专题小组的一位人士介绍,教育主管部门正在紧张起草《中长期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其中对于高考改革也有所涉及,并透露高考改革初步提出了3个方案。记者注意到,虽然3个方案的内容不同,但高考改革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就是不分文理科、减少考试科目、增加考试次数、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分开进行。并且,把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作为参加高考的前提条件,高校根据高考成绩,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成绩,择优录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解决高考一考定终身问题。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认为,这些改革的目标在于,“允许学生多次参加考试,多给学生一些机会”。那么,学生、家长、老师对此又是怎么看的呢?
  高考改革众人叫好
  高二学生家长李女士说,一年考多次当然好了。因为一考定终身的考试,考生都非常紧张,难免失常,重点中学几乎每年都有成绩排名靠前的学生,高考一本线都过不了的,这其中有心理因素、身体因素,也有其他因素。
  省实验中学经常送高中毕业班的崔矿山老师说,高考制度由“一考定终身”,改为一年多考,受益最大的是学生。因为现行的高考毕竟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很难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素质,也与目前中学推行的素质教育不相符。老师、同学早盼着高考改革。
  河南省外贸学校高级讲师张燕欣对此表示支持。她说:“高考如果有多次考试,孩子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更多的选择,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对孩子成长有利。一考定终身,不利于人才的选拔,也埋没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我认为,高考的直接目的是选拔人才,核心价值是公平、公正。因此,不管高考制度如何改革,其出发点必须是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有利于学生的成才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新方案尽管尚处于建议阶段,但对其基本精神是应该给予肯定的。改革不仅给考生更多的机会,也便于高校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和方向,选取专业对口、兴趣爱好对口的学生。”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授甄尽忠说。
  高考改革路还很长
  美籍华人、美国高等教育管理博士刘一林先生说,高考制度改革利于考生公平竞争,起码不会因为考生一时的失误而耽误了一生的前程。
  据刘博士介绍,在美国,高校在录取学生时,美国高考(SAT)成绩只占40%~50%的比重。而且,各校考量学生的情况不同,越好的学校,SAT成绩在总体的考核中所占的比例越小。除此之外,高校还要看高中生的在校总评成绩(GPA),占录取考核的10%左右;AP课程(高中阶段学习的大学课程,可以抵大学学分)和荣誉课程(超越高中水平的高级课程)两者最少占录取考核的10%;社会实践和个人才能占考核的20%~30%;个人陈述(个人简历和志向说明)和推介信占考核的10%。
  刘博士说,SAT一年共有7次考试。由于考题是从数以万计的题库中,按照易中难所占的规定比例抽调,然后组成一张卷子,所以,每次的考试难度基本相当,学生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正常发挥,分数不会相差太大。从另一方面讲,SAT题量较大,覆盖面广,包括数学、阅读理解和英文写作三项,总计2400分。这样,即使每次考题难度上存在差异,由于每次考试以成绩最好的考生成绩为满分2400分,考生在申请学校时,也能够保持一种相对的公平。
  张燕欣表达了对高考改革的期盼。她说,要真正体现选拔的公平,体现素质高考,要有考试内容、录取办法、分数等很多与之相配套。“我认为缩小高校与考生之间的距离是高考制度改革的出发点。一方面彻底改变大学招生看分数的模式,充分发挥大学招生的主动性,把大学分成不同的层次,实行不同的招生方式,比如设置一种开放式的大学,学生拿着学分就可以入学,同时也要设置难度系数很大的大学,除了学分外,此类大学可采取多种方式考查学生,实行淘汰筛选的模式,大学具有多元化选择学生的权利。另一方面,学生高中成绩也要实行学分制,学生根据自己高中阶段的学分和能力就可以申请学校,这样文理分科的意义也不大了,学生个性发展也给予重视了。只有当学生有权选择高校时,才会真正出现高校为吸引优秀生源而改善服务的竞争。学生和学校之间才会成为真正的双向选择。只有双向开放,才利于人才的选拔,才利于人才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0 10:25 , Processed in 0.103805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