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2|回复: 0

2012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离子反应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4 16: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离子反应
       
                1.根据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向某无色溶液中先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盐酸,沉淀不溶解。
       
                  结论:该溶液中有SO
       
                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结论:该溶液中有NH
       
                C.向1 mL浓度均为0.05 mol·L-1的NaCl、NaI混合溶液中滴加2滴0.01 mol·L-1的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
       
                  结论:Ksp(AgCl)>Ksp(AgI)
       
                D.向1 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 mL 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 mL有机物X,加热后未出现红色沉淀。
       
                  结论:X中不含有醛基
       
                解析:A项,该溶液中可能含有Ag+;B项,和碱反应产生碱性气体的离子,只有NH;C项,反应向溶度积更小的沉淀方向进行;D项,配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必须碱过量。
       
                答案:BC
       
                2.某溶液加入铝能产生氢气。则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水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Fe2+、K+、Cl-、NO       B.K+、Mg2+、Cl-、SO
       
                C.Na+、Fe3+、CO、SO    D.NH、Ba2+、AlO、Cl-
       
                解析:由加入铝能产生氢气,可知溶液呈酸性或碱性。A项,有Fe2+和NO酸性化学环境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碱性化学环境生成沉淀;B项,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C项,Fe3+、CO二者不能共存;D项,NH和AlO发生双水解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B
       
                3.在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H、Ba2+、Cl-、NO
       
                B.K+、AlO、Cl-、SO
       
                C.Ca2+、Mg2+、NO、HCO
       
                D.Na+、Cl-、CO、SO
       
                解析:在溶液中加入Na2O2固体,Na2O2首先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O2,A中,NH和OH-因发生反应生成NH3·H2O而不共存;C中Ca2+、Mg2+、HCO和OH-都不能大量共存;D中SO具有还原性,和Na2O2、O2都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答案为B。
       
                答案:B
       
                4.在强酸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Mg2+、Ca2+、HCO、Cl-
       
                B.Na+、AlO、Cl-、SO
       
                C.K+、Fe2+、SO、Br-
       
                D.Fe2+、Ca2+、Cl-、NO
       
                解析:在强酸性溶液中,A项中的HCO,B项中的AlO不能大量共存;D项中的NO和H+共同作用,可以氧化Fe2+,也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C
       
                5.下列各组在溶液中的反应,不管反应物量的多少,都只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的是(  )
       
                A.FeBr2和Cl2                    B.Ba(OH)2与H2SO4
       
                C.HCl与Na2CO3                  D.Ca(HCO3)2与NaOH
       
                解析:A项中,Cl2少量只氧化Fe2+,Cl2多量既能氧化Fe2+,也能氧化Br-;C项中,HCl少量时,反应为CO+H+===HCO,HCl多量时,反应为CO+2H+===H2O+CO2↑;D项中,当NaOH少量时,反应为Ca2++HCO+OH-===CaCO3↓+H2O,NaOH多量时,反应为2OH-+2HCO+Ca2+===CaCO3↓+CO+2H2O。理解反应实质是解题的关键,如HCl与Na2CO3反应是H+与CO反应,且分步进行,首先H++CO===HCO,然后HCO+H+===CO2↑+H2O,当HCl少量时,只发生第一步反应。又如Ca(HCO3)2与NaOH反应,首先,HCO+OH-===H2O+CO,然后,Ca2++CO===CaCO3↓。当NaOH足量时,Ca(HCO3)2中HCO全部反应,离子方程式中Ca2+与HCO的个数比应为1∶2。
       
                答案:B
       
                6.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K+、Ag+、Ca2+、Ba2+、Fe2+、Al3+,阴离子有Cl-、OH-、CH3COO-、NO、SO、CO,现将它们分别配成0.1 mol·L-1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得溶液A、C、E呈碱性,且碱性为A>E>C;
       
                ②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
       
                ③向D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④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溶液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A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F__________。
       
                解析:由①中碱性强弱顺序可知A是碱,E是碳酸盐,C是醋酸盐;而所给六种阳离子可以与CO形成可溶性盐的只有K+,所以E是K2CO3;由②中现象可知B中有Ag+,则应是AgNO3;由③中现象知D中无CO和SO;由④中现象可知F中有Fe2+。由题意知六种化合物均是可溶性的,A是碱,则应是Ba(OH)2;C是强碱弱酸盐,则为(CH3COO)2Ca;D中无CO和SO,则F中有SO,F为FeSO4,D是AlCl3。
       
                答案:(1)AgNO3+NH3·H2O===AgOH↓+NH4NO3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2)碳酸钾 由①中碱性强弱的顺序可知E是碳酸盐。六种阳离子中可以与碳酸根形成可溶性盐的只有钾离子,所以E是碳酸钾
       
                (3)Ba(OH)2 (CH3COO)2Ca AlCl3 FeSO4
       
                7.用分别含有①Fe3+、②I-、③I2、④H2S的四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将②和③混合后再加入①,反应后溶液中有Fe3+,则溶液中还有________离子,没有____________离子。
       
                (2)将②和③混合后再加入④,反应后溶液中没有I2,则溶液中肯定有________离子,可能有__________离子。
       
                (3)取①的酸性溶液和④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Fe3+可将I-氧化,由于Fe3+剩余,故I-不足。
       
                (2)I2可氧化H2S,由于I2完全反应,故H2S可能完全反应,也可能有剩余,H2S可电离产生HS-和S2-。
       
                (3)Fe3+与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Fe2++S↓+2H+。
       
                答案:(1)Fe2+ I- (2)I-、H+ S2-、HS- (3)2Fe3++H2S===2Fe2++S↓+2H+
       
                8.在某无色溶液里,只含有下列8种离子中的某几种:Na+、H+、Ag+、Mg2+、Cl-、OH-、HCO、NO。已知该溶液能跟铝粉反应,且放出的气体只有H2。试回答:
       
                (1)若溶液和铝粉反应后有AlO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________离子,还可能含有大量的________离子。
       
                (2)若溶液和铝粉反应后有Al3+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不含有大量的________离子。
       
                解析:(1)溶液与铝粉反应生成AlO,则溶液一定含有大量的OH-,所给离子中可与
       
                OH-大量共存的有Na+、Cl-和NO,但溶液中必须有阳离子存在,故Na+一定大量存在。
       
                (2)溶液与铝粉反应产生Al3+,则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H+。与H+大量共存的离子有Na+、Mg2+、Cl-、NO,但因NO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产生H2,故阴离子只能是Cl-。Ag+与Cl-不能大量共存,故溶液中一定不含有OH-、HCO、NO、Ag+。
       
                答案:(1)OH-、Na+ Cl-、NO (2)OH-、HCO、NO、Ag+
       
                9.近年来,太湖蓝藻暴发,造成无锡市自来水水源地水质的严重恶化。这次事件再次敲响了我国水危机的警钟。太湖流域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初步认为可能含有Fe3+、Ba2+、K+、OH-、Cl-、CO、SO。为了进一步确认,取样进行实验检测:
       
                ①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②向取样的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③用pH试纸测定污水的pH,试纸显深蓝色。
       
                (1)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肯定没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
       
                (2)如何通过实验进一步确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
       
                解析:本题利用社会热点问题结合离子共存和离子检验判断考查离子反应问题,注意
       
                Fe3+在水溶液中呈黄色,检验时注意离子的干扰。
       
                答案:(1)Ba2+、OH- Fe3+、CO、SO K+、Cl- (2)用铂丝蘸少量试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若发现火焰呈紫色,则说明含有K+。另取少量试液于一洁净试管中,加几滴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HNO3后沉淀不溶解,则说明溶液中含有C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9 10:00 , Processed in 0.077618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