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3|回复: 0

新课程理念提前现身 名师解读09高考大纲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4 21: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语数外:新课程理念提前“现身”试题
  今年高考怎么考?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日前下发,省实验中学就组织高三年级组的老师进行了分析。各学科的考试范围、命题思想、试卷结构,经验丰富的老师们从中找出了2009高考的关键点,平稳过渡,但新课程理念将在试题中提前体现。
  英语:新增200多单词 (解读教师: 省实验中学 武颖东)
  在武颖东看来,2009年的高考考试大纲范围广,考题的变化性不大。“英语的考题内容一直就是比较稳定的,它对综合力度的考查较大、较灵活。唯一的不同就是从去年开始词汇量大了,新增了200-300个单词。词汇量的变大,这无疑是意味着语法的用法增多,自然对考生能力的考验也就增大了。”
  回归课本 注重积累基础知识
  高考临近,许多学生都在大量做题,希望多见一些新型题,多接触新的词汇和语法,但是,许多学生新语法积累多了,却容易将同类词汇在不同语境的运用混淆了。“在复习英语的时候,切忌偏离了中心,而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抓基础,将语法和词汇还原课本。”武颖东说。
  英语的关键重在积累,一味地搞题海战术,并不一定能提高成绩。武颖东说:“大片大片地学是没有成效的,成绩很难提高。平时的积累必不可少,要‘见缝插针’的不断反复巩固基础知识,只有夯实基础,才能把掌握到的东西运用到‘实战’中去。”
  强调语境 淡化语法
  紧扣线索,掌握语境。语汇失去载体就没有了活力,不能将语法、词汇单独拿出来死记硬背,甚至做题时直接将死记出来的语法直接套用。“英语特别强调语境,学生要注重培养语境。因为语法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是不同的,不能误以为语法永远是固定的,所以要注重语境,淡化语法。”武颖东这样提醒高三的学生。
  “宁愿跟着语境走,也不要被语法误导,语法是次要的。”武颖东说,考查语汇在语境中的运用成分越来越浓重了,单选题的语法、完形填空综合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词汇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考生在语言准确性方面的情况。总而言之,高考英语试卷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考查。
  解题需走出几个误区
  解题要掌握技巧,紧扣线索,走出一些习惯性的误区。
  “有的考生解题时,觉得读起来顺口的答案就是对的,这样的答题方法是错误的。”武颖东说,语言必须放在实际的、并尽可能不同的情景中运用。它必须适合具体的交际行为并能够达到交际目的,能够与整个语境相符合。
  另外,学生将英语汉语化的现象也很常见。“这就需要边做题边总结经验,在平时打好基础的同时,将一些很容易误导的题型归纳总结,多做多体验,做的多了,自然就不会再出现此类错误了。”
  在阅读理解部分,切忌断章取义。只看单独的一句话或一段话就进行解答,这样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一篇文章就像一盘棋,每个棋子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掌握语感、语境,多做多体验。”这是武颖东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经验而体会到的。
  语文:主观多样 答案唯一 (解读教师:省实验中学资深语文教师 曹军利)
  “小说题为‘侯银将’,但写侯银将女儿的文字多,请探究作者这样写的理由。”这道出现在2008年高考江苏语文卷的题目,更让曹军利感受到,高考已经进入向新教材过渡的阶段。
  “这种过渡,一定是平稳过渡。”曹军利说,“语文考试所考查的核心,依然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而答案是唯一的,不会让学生裁意得分,多数仍需裁点。”
  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
  目前,语文复习已经进入,从知识网学习到专题突破的阶段,阅读、写作、文言文、现代文,分类强化。
  曹军利分析认为,新课改提倡,语文即生活,高考也要体现现实,特别是身边的情节。“在今年的高考中,这些一定会有所体现。”曹军利说,“作文更是如此,接近现实生活,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才能达到出题的目的。”每星期,学校会剪辑出一部半小时的新闻片,让学生观看。最近还组织学生观看了《感动中国》,让学生关注时事,得到感悟,积累生活经验。
  20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曹军利,高考这么多年,一直是学生在适应高考,好的语文素质,不一定能得高分,理性的学习语文,才是正道。
  阅读和写作融合起来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主观性强的语文考试,答案却是唯一的。为了让学生达到主观意识和整体意识的契合,摘心、剔骨、剁肉的解题过程缺一不可。
  “高考答案不是裁意,更多的是裁点,答对一点给一点的分,尤其是阅读。”曹军利说。阅读答案一般分为理解型和准鉴赏型。理解型的答案在文中可以直接找到,只需要学生提取信息。准鉴赏型的答案,就需要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出主旨的作用,从文章的表达效果,语言的修辞手法中找到出题人的意图。
  曹军利曾经做过一项尝试,将阅读迁移到写作,两项一起训练。阅读题中需要学生读大量句子的同时,理解关键句的意思,其中的关键句、技巧句、含蓄句,学生在写作时,都能用到。在阅读之后,马上组织学生写作,这时的学生就会有意识的打造这些句子,效果非常好。
  短期学用作文八股
  感悟和表达是写作成功的关键。“从陶渊明的经历,联想到很多史实,最后证明,人要审时度势。”曹军利学生的一篇作文,让她感觉到,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在写作中异常重要。“作文说白了,就是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达生活的过程。”
  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是历年作文出题的重点。曹军利建议,学生看到材料要先审题,有了思路后,用积累的语言表达出来。“文为时而作,文章必须导向现实。即使使用名人名言,也要旧材新解。抓观点,抓亮点,举一反三,使用旧材料,通过论证,引出新材料,联想非常重要。如果想写记叙文,最好有让自己感动的亲身经历,再加上好的构思,才能有好的文章。”曹军利说,“但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
  面对时日不多的高考复习,如何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写作水平,曹军利给出的答案是,重在表达。“记忆大量素材,了解写作思路,句子的起承转合也需要学习。开展段落训练,展示材料,学习好的套路,取得短期思维模式,在实战中效果非常明显。”曹军利并不反对作文八股。
  数学:难度降低,但不超过0.55 ( 解读教师:省实验中学资深数学教师 于江)
  刚刚拿到《考纲》的于江认为,今年数学试题的难度会有所降低,但为了维持高考基本稳定,难度系数不会超过0.55。(难度系数越接近0,试题越难,越接近1,试题越简单,正常情况下是在0.55到0.6之间,去年数学的难度系数是0.4多)
  对于有25年从教经历的于江老师来说,相对于高考数学分数历年最低的2008年,今年的数学复习,更应该着重从数学运算和规范性上突破。
  重点突破中等难度题
  省实验中学曾经做过测算,高考基础题全部作对,可以得600分以上。数学题目难度分为易、中、难,比例一般为3∶5∶2。以中等题目为主,随着高考出题更加灵活,于江认为,考试时将易、中等难度题迅速做对,空出足够的时间给难题,才能实现超常发挥。
  “能力”是《考纲》中特别强调的一个词汇。为了体现培养考生从知识到能力的变化,高考也重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强化能力立意,同一个知识点可能会在不同的题目中出现。
  对出题人来说,高考题型要适合不同学生的层次,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所以同一道题会有多种解法。对做题人来说,平时就要有这种意识,考试时有利于选择方法,提高做题效率,节省时间做难题。
  做题不规范致误判
  “学生做题的步骤书写不规范,会让阅卷老师无法在短时间内看懂你要表达的内容,这是导致误判的主要原因。”于江认为,平时判卷,老师了解学生,但在高考中,阅卷老师并不了解学生,接触到的仅仅是一张卷子,如何让一张试卷传达考生要传达的内容,就需要学生规范做题的步骤,绝不能跳步走。
  高考并不提倡使用特殊的解题技巧,多数还是使用通用方法。于江建议,“平时做题,就要有意识地转换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于江解释道,“数学语言包括文字、图形和符号,说出一个数学概念就要有这三种语言的意识,善于使用联系的思维。做题力求规范,每一步都要严格按照规范写,自己的主观想象,会在试卷上表现出不规范的数学语言,使阅卷老师无法理解。”
  总结试卷进行反思
  对于大多数高三学生来说,数学前期分块复习已经接近尾声。但高考试卷不是分块的,所以下一步需要总结,归纳复习知识要点,找出每一块内容的联系。熟练掌握每年考的主干知识,在考场上用最短的时间解决它们。
  而迅速判断题目属于哪一知识点,找出解题方法,也非常重要。这需要学生在重视考试的同时,更需要反思,“建议学生将之前考过的模拟试卷拿到一起分析,更容易发现自己的问题,对常错的进行分析。”于江说。
  难度的降低主要会体现在中等和容易题上,难题的难度不会有太大变化。另外,今年高考也会是新教改的过渡,需要老师了解教改的方向,给学生引导。
  文综:试题从日常生活切入
  历史:社会生活渐受重视 (解读教师:省实验中学 王亚伟)
  翻着手中的高考大纲,王亚伟确定了今后的复习方向,继续与2007年《考纲》比较,安排复习计划。“历史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更多的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王亚伟说。
  小字部分也重要
  面对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旧教材,王亚伟深知高考已经进入过渡阶段。最大的表现,就是小字部分被提到了《考纲》中。王亚伟说,“其实在高考大纲中,从来没有说过小字部分不考之类的话。但在2008年的《考纲》中,突然新增了许多小字部分的内容。”这一年,高一学生拿到了第一批新教材。
  王亚伟认为,历史不单是政治和经济、生活方式等,社会内容也是它涉及的范围,这些在新教材中已经被单列出来。“在旧教材里,社会内容不是没有,而是以小字形式出现的,很多时候不受学生重视。”王亚伟认为,为了把握高考动向,就必须知道学术前沿。“因为出题人是大学教授,他们研究新史观,包括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史观和生态史观,都属于研究热点。”王亚伟说。
  审题不清
  是失分主因
  王亚伟还记得,以前考“洋务运动”,试卷会问“运动的结果”,如今,则改成了“运动的效果”,一字之差却大不相同,后者的回答显然更客观。
  “审题不清,是导致学生考试失分的主要原因。”王亚伟说,“审题要注意四个环节,限定语、提示语、中心语、答项语,四项缺一不可。”审题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先有答题的思路,“有些学生答题时,想起一条写一条,最后答非所问,丢三落四,还显得非常凌乱,这就是没有审题,没有答题思路。调理的答题思路也是高考的重点。”王亚伟说。
  复习重大影响事件
  相对于历史课本的知识点,试卷考查的知识点覆盖率则非常低。王亚伟建议考生,可以根据《考纲》的范围,重新把教材过一遍,目的有两个,一是对基础知识查缺补漏,对基本的史实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等进行强化记忆。对于课本中对事件的原因、评价、意义的总结等主观要素,则需要学生分析课本得出这些结论的方法,将方法运用到考试中。
  现在考试题目用的都是新材料、新情景,这种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越显得重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反映大量历史变迁,为接轨新教材进行过渡。”王亚伟并不提倡学生搞题海战术,“做符合高考质量的卷子,看教材也要着重复习对人类文明进程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人物和制度。”
  地理:文理兼容的文科瓶颈 (解读教师:省实验中学 马爱军)
  文理兼容,使得地理这门课程,成为文综三科中最难学习的一门。但这门课在马爱军的眼中,却显得非常简单。“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抓住主干知识,熟悉掌握那几个规律,不管高考出什么题,都能迎刃而解。”马爱军轻松地说。
  必须掌握规律
  地理一向是文综考试成绩提高的瓶颈。马爱军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地理是文综科目中,唯一涉及自然科学内容的,侧重于规律的考查,是一门文理兼容的学科。“凡是学文的,理科素质都不会很强,这也造成他们学习地理的困难。”马爱军说。
  历年高考,规律是不变的,变的仅仅是材料,每年的高考题目都在追求新颖,所以单说材料是无法把握高考的。“做题时,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材料,都要从背景到本质,考查的永远是本质。”马爱军说,“地毯式复习之后,就要突出主干,重组知识框架。”马爱军一直强调地理视角,“关注地理学科的发展动态,尤其是前沿观点,强化空间定位、区域发展等地理主干知识,对考生至关重要。”
  读图穷尽所有信息
  读图解图,一向是高考地理着重考查的一项内容。马爱军认为,读图时,要力求仔细、完整,做到“穷尽一切图文信息”,不丢掉任何一个信息点,包括容易被忽略的图例、注记、标题说明等,切忌马马虎虎,“读不准、看不清”。
  同时,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有效信息,也成了解题的关键。马爱军建议,复习要学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迁移,注重主干知识,适度训练。考试说明中也明确要求,考生要具有“使用和分析各种资料,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判断及反思”的能力。
  开拓视野更重要
  汶川地震、北京奥运、航天基地、中东地区、美国金融危机……也许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会预测今年高考的题目,但马爱军不提倡这样做。“现在高考给学生提供了大量新素材、新信息,设置新情景考查考生,但考查的重点是他们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而并非题目本身。”马爱军说。
  即使猜对了题目,也无法知道试卷问什么问题。“与其将时间花费在猜题上,还不如夯实自己的地理基础,开拓地理视野。”马爱军说。
  政治:考题与生活紧密联系 (解读教师:省实验中学 刘文生)
  “今年的试题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基本保持稳定。考生可以从往年试题中找出规律,掌握答题的技巧。”刘文生就今年的政治考试大纲说,“但不论那类考题,都与生活紧密联系。”
  两个知识点进行微调
  和去年相比,2009年政治科目高考大纲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均未改变,其知识考试范围基本稳定,只有个别知识点作了调整。国内外重大时事时间限定为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
  政治学中增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知识点。这一知识点有三大部分:一是邓小平理论,二是江泽民的党建理论,三是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理论。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也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取得的。因此,考生对新增考点的主要内容必须全面把握。
  经济学中有一处知识点表述有调整:去年为“宏观调控”,今年改为“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针对当前金融危机,各国政府联手救市,这一过程中所要涉及的知识点,考生也要关注。
  关注教材结合时政
  考生复习时,要紧紧扣住高中政治教材,打好基本功。另外,受政治学科特点的影响,考生复习时不能拘泥于教材,必须参考“政府工作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党的“十七大”报告、十七届三中全会中涉及的“三农”问题等等,尤其是当年新闻报道中反复提及的问题。
  让知识“成网成片”
  经济学可按基本经济理论部分,或者按经济活动四环节依次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便于理解和记忆。哲学可分为四大部分:唯物论、辨证法、认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政治学也分为四大部分:国家之路、政治之路、民族与宗教、国家社会与对外政策。
  注重知识整合
  复习时,考生要把教材中的知识点与高考的考点和时政的热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考生大脑中要有宏观调控的知识网,结合金融危机的热点,再针对高考大纲中关于“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的考点。这样,复习时便于“活学活用”。还有食品安全、劳动保障、就业等等都是可能出现的试题,但是角度一定是新的,都是从一个小点切入。
  理综:每年都涉及最新科技成果
  生物:题干形式贴近生活 (解读教师 省实验中学 宋美艳)
  “2009年的生物高考大纲基本继承了2008年的考纲。”宋美艳老师表示,“近年来题干的形式多为生活中遇到的现象,今年也将持续这个趋势。”
  基本概念要理清
  “对生物的基本概念、原理要搞清楚,要能用不同的方式描叙或表示。”宋老师说,这是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同时要理清各单元知识点,并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尽量形成小知识链,以便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注意相同知识点试题的变式练习。
  试题考查要求学生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她举例说,曾经考过的“植物向光性”,很多考生就答植物向光生长,这个表达是不能得分的,而是要清楚地表达为向光性,这是个原理。所以概念要清楚准确。
  实验试题要记清楚步骤
  重视课本经典实验分析,要结合这些经典实验,领会实验设计方法、原理。实验复习要求学生在做实验的同时,重视对实验程序、实验结果的分析,达到举一反三,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现在试题中经常出现。
  这个部分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多
  生物课程在理科综合中所占比例为24%,虽属于理科,但是对文字表达的要求高。准确地说是介于文理之间的一个科目。实验试题不是图形,而是文字表达,一个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和环节较多,稍有不慎,就会丢失得分点。就拿选择题来说,其他试题是非常明确的数字,而生物试题的选项则是一个事情的不同发展方向,所以在习题选择上要做到不求新而求活;在训练时要不求结果求过程;在讲解时要重思路分析、重一题多解、重一题多变。
  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在试题注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所以单纯的概念解释是不会出现的,而是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像“神七”航天员座舱里,背后的很多都是植物。
  曾经的考题中就出现过“无土栽培”技术实验,要求学生找出原理,得出结论。还有当年的“非典”都出现在试题中。今年“太空育种”、“抗干扰基因”、“三鹿奶粉”这些事件都可能是考试的热点,从中找出原理,代谢、浓度、遗传各个角度都可以出题。
  物理:科技新知是热门考题 (解读教师 省实验中学 陈丽欣)
  今年的物理高考大纲和去年相比,没有变化,继续保持稳定。但陈老师特别提到一点,“高考一直有一个理念‘稳中求改,稳中求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将在试卷中体现。”
  场景中找寻原理
  131个知识点,19个实验,近几年高考物理命题严格控制在考试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内。这就更加要求考生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养成严谨认真的习惯。
  高考试题以能力和知识立意,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结合新课程理念,从场景中找寻物理原理。陈老师举例说,上海的试题中就出现过一个题目,上海沿明珠塔修建的一条公路,他的坡度设计是非常节能的。让考生从这个坡度探讨汽车节能的问题。所有的场景全部是从生活中截取。
  科技新知是热点
  高考试题每年求新,综合题中每年都有涉及最新科技成果的题目。就拿今年的“神七”来说,可以考的内容就很多,加速度、机械、重力等等都可能考。而且今年要体现新课程理念,试题都是开放性的,考量学生探究、发现问题的能力。不一定会直接提问考生这个原理是什么,而是把这个结果推导出来,让你应用。
  注重实验试题
  图像题在高考物理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甚至要求考生直接对振动、波动,各种粒子运动轨迹及交流电等有关图像进行分析,突出数形结合。而且试题设计注重对过程的理解和处理,体现物理学科特征和数学工具功能。
  高考实验题多取材于课本实验,这是对教材实验的深化和提升,也是今后物理实验的命题方向。复习实验可概括为:明确实验原理、理解实验方法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和测量;会控制实验条件和排除实验故障;会分析处理数据并得出正确结论,了解误差和有效数字;会独立写出实验报告。
  力学电学占七成
  在高考试题中,力学和电学内容约占七成比例。120分中力学和电学的知识占到80分。力学中的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天体运动,电学中的电场、恒定电流、磁场、电磁感应都是高考拔高题经常采用的知识点。
  高考的试题是从易到难进行的,物理部分在中间,物理试题做得好坏对答题影响很大。而且物理试题的难度都是比较大的,考生在答题的时候要多审题,看清楚题目要求。力学和电学的题目要套概念,只要掌握好概念,用这个标准解答试题就能够顺利得分。近几年的物理考题难度保持稳定,所以没有必要做很难的试题。
  化学:命题稳定 注重实验分析 (解读教师:省实验中学 韩瑞雪)
  “2009年的化学考试大纲要求与去年相比基本没变动,只修改了极少数的文字和标点符号。今年,考题将在能力的要求上有所提高。”山西省试验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组长韩瑞雪拿着手中的《2009年高考考试大纲》告诉记者。
  把经历放在能力和要求上
  韩瑞雪说,虽然2009年的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没有大的变化,但是考纲对化学来说不是最主要的,高三的学生不应把精力放在考纲的范围上,考虑高考将会考什么内容,而应侧重于能力和要求。
  “许多学生误以为理科知识的考查与文科相比是比较‘死’的,其实不然,理科在考法上更加活泛并体现能力要求。”韩瑞雪说,在能力考查的要求上,化学将从观察、试验、思维、自学能力四个方面贯穿整个考试。
  认真审题
  摆脱思维定式
  “平时看到的实物和现象是不可能在考场中出现的,面对干巴巴的文字,这需要学生从脑海中提取有关知识,从而寻找解读的下手点。”韩瑞雪说,考生要能够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等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这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考查。
  “同时对文字的观察也十分重要。”韩瑞雪强调,在许多考题中经常出现一些判断题,如“A、B、C、D四个选项哪个是不正确的?”由于一些学生的思维定式,题目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他们却选成了正确的,这样由于没有仔细审题,结果本来是得心应手的题却白白失分了,很可惜。
  分析实验
  要准确描述
  “在以前的考题中,是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考知识,而2009年高考大纲则是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要求明显提高。”韩瑞雪说,一些考生由于平时训练不够,答题时感到力不从心。
  韩瑞雪告诉记者,今年高考对实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考生必须能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结论的能力;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或评价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平时学生要对实验具备语言描述、现场观察、动手能力。而在高考中,则需要考生对自己知识提取、分析并准确地描述,尤其是现象的描述,如描述实验中颜色的出现、变化等。”韩瑞雪说,分析的准确性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另外,要具备实验仪器的重组能力。“把仪器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要知道它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中所起的不同作用,了解实验仪器重组能力,具备设计实验的能力。”
  “不仅如此,还会考查学生对实验的评价及评价标准。”韩瑞雪说,“如制取一种物质有好几个方法,哪个更好些,说明理由。”说话间,韩瑞雪拿出笔为《山西青年报》记者列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CU→CU(NO3)2,这个制取的方法有三种,CU可以和浓HNO3制取,也可以和稀HNO3制取,还可以先通过O2,再与稀HNO3混合制取。“这三个方法都可以得到CU(NO3)2,让学生评价哪个最好,来考查他们对实验中安全性、可操作性、环保性、原料使用等知识的运用。”
  建立资源库
  进行问题重组
  “思维能力在化学中最重要,这是综合能力的考验。”韩瑞雪说。
  “一道题,可能会给你一段文字,而这段文字是你没有见过的,怎么运用化学方式解答问题?首先找到问题的关键字,然后在大脑中建立的‘资源库’中提取知识,进行分解、迁移转换、问题重组。”韩瑞雪说,要能将化学信息(含实际事物、实验现象、数据和各种信息、提示、暗示),按题设情境抽象归纳、并能运用此规律,进行推理(收敛和发散)的创造能力。
  同时,思维能力中计算能力也很重要,要将化学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工具,通过计算和推理(结合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2009年高考大纲计算能力要求提高,虽然难度不大,但一些考生感到答题时间不够。另外,考题中出现用‘字母代替未知元素,然后进行推理和计算’这类题,有的考生平时未接触过,答题时感到不适,从而出现失分。”韩瑞雪介绍。
  复习紧扣课本
  夯实基础
  复习备考一定要降低重心,淡化“热点”,立足基础,回归教材,抓主干知识,对考纲规定的每个知识点都要认真落实,把握相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形成坚实的知识体系。这是韩瑞雪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
  “考生复习时,还要活学活用,及时总结,发散到位。不要死记知识点,要把性质和方程式连接起来。”韩瑞雪说。化学很强调实验和逻辑,复习时对于实验的设计、操作及思路要弄懂并类比。现在考试的侧重点越来越倾向分析创造力,而实验最能体现这点,做题时要多想原因,不能疏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22 09:46 , Processed in 0.06736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