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55|回复: 8

教育专家谈教育:没有不成功的孩子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4 21: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3年8月17日,家住鄂西北十堰市的库金会被中央电视台作为主嘉宾邀到北京,与正在北京读书的大儿子库博飞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和北京市部分师生、家长一块,探讨有关家教的话题,在观众和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
  库金会出生于1959年。1966年至1972年读了7年书,出校门时写信都不会,半文盲一个。小时候,他家十分贫困,吃米糠和野菜长大。后参军入伍,在部队勤奋好学,凭着抄字典、背诵《铁道兵报》上的文章,练习写通讯报道等顽强的毅力,逐渐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水平。从部队转业后,通过自学,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家教实践,他不但将自己两个调皮平凡的孩子培养成了十分出色的优秀学生,而且著书立说,写出了畅销家教书《没有不成功的孩子》。
  两个智商平平的孩子成功跳级
  人们习惯地认为,孩子读书成绩好就是聪明。反之,成绩不好,就是愚笨。那么,在读书的过程中,能跳级的孩子,传统看法就是天才。只有极聪明的孩子才能跳级。可是,库金会不那么看。他说,他的孩子智商平平,绝不是天才,可他却要培养孩子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03年1月24日,《十堰日报》在一篇报道库金会家教事迹的稿件中加编者按说:“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成功地跳了一级,这在十堰地区是少见的,甚至在全国也不多见。库金会先生的两个孩子都成功地跳了一级。他说,他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早知跳级那么容易,他一定让儿子们跳三级!”
  库金会两个儿子跳级,说起来简直像“神话”,使人难以置信。他的大儿子库博飞在小学1至5年级成绩不错,但在全班、年级、在他们单位五十多个同年的孩子中,不是最好的,他却让儿子跳了一级,由小学五年级直接升到初中,到十堰市六中读初一。而他的小儿子库稳飞,在小学则是一个差生,差到什么程度?一个差生又是怎么能跳级?我们不妨看看库稳飞小学时的班主任、十堰市武当路小学刘策明老师写的文章,从中能得到一些答案。
  成绩平平的学生跳了级
  (湖北省十堰市武当路小学教师 刘策明)
  1998年9月1日下午18时左右,我作为当时六班班主任,在清点新学年开学报名人数时,发现少了一名学生。尚没报名的这位同学名叫库稳飞。他爸爸是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教育科科长,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时,正好孔校长和教导主任到我们年级办公室来了。我对孔校长说:“我班只差库稳飞同学未来报名。”孔校长说:“暑假你回家休假去了,库稳飞的老爸拿着市六中陈桂厚校长签发的录取通知书找我,取走了他儿子的学籍档案,跳级上初一去了。”
  听了孔校长的话,我一时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简直不可思议,库稳飞居然可以跳级!他爸单位的十几个孩子都是我班学生,哪一个的学习成绩不比库稳飞强?库稳飞都能跳级,我们班岂不是90 %的学生都可以跳级?
  一晃已是五六年前的事了。但库稳飞跳级的事情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脑子里。记得当年库稳飞在全班个子最矮,坐在第一排,学习成绩太一般了,从未考过90分,平时测试只有六七十分,八十多分是最好成绩。这样的学生在我班55名同学中只有八九人。我们学校学生得满分很普遍,而考不及格的学生只是凤毛麟角。但库稳飞有时就能给你弄个不及格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11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650
发表于 2016-7-24 22: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第二章
  库稳飞的爸爸是教育科科长,对教育当然是十分重视,几乎天天都要到学校来一趟。可他儿子除了作文写得较好外,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智商也就是和大家一样,普通极了。上课时,表面上看他坐着不动在认真听讲,但经我多次观察发现,他是“人在曹营心在汉”,根本没听老师讲课。他的心思在想着别的,一问答非所问,不过老师布置的作业倒是能完成,但潦草、马虎,很难辨认,错的也不少,明显的应付差事罢了。可就是这样一个学习成绩平平的学生,却不声不响地跳级上了三年制的初中。
  后来我时常记着这个学生。听市六中的老师讲,在库稳飞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却奇迹般地一下子上去了,在初一时就进入了前列,一直排在全班前十名。
  听他爸爸说,库稳飞2004年6月份要参加高考,上一类重点大学没问题,目前在高三学习成绩很优秀。自从听了库稳飞爸爸的家教报告会后,才解开埋在我心里六年之久的库稳飞跳级之谜。
  库金会让这样的差生儿子跳级,堪称一个奇迹!以库稳飞小学那样差的成绩,只有留级才正常,可库金会却反其道而行之,偏偏让儿子跳级。难怪当时他们单位不少人说库金会有神经病,脑子不正常,会毁了儿子的一生。他的兄弟和亲戚也极力反对这样做,但库金会谁的话也没有听,走自己的路,大胆做他的家教实验,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刘策明老师的文章只是一个旁证,证明智商平平、成绩中下的库稳飞奇迹般跳了级,证明智商平平、成绩普通的孩子的确能跳级。但怎样才能保证跳级成功呢?库金会在他的家教实验中,摸着石头过河,以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以一种马拉松长跑的坚韧毅力,将这一“神话”变成现实。
  他创造了家教马拉松纪录
  库金会说:“让孩子跳级容易,从这个年级弄到那个年级就是了,但要使跳级成功,就必须把学习成绩搞上去,最终考上一类名牌大学,这才算跳级成功!”
  为了实现他心目中的梦想,孩子进入初中后,他就多年如一日,每天到孩子的学校去一至二次。他家离学校有3华里,他几乎每天都是利用休息时间步行去学校。1999年秋,大儿子考上了市一中,学校离他家更是远达12华里,下了公交车,还要爬一个500米远的山坡才能到达学校。尽管如此,每天中午,他仍坚持利用午休时间给儿子送一餐饭。可小儿子初中的学校与大儿子高中的学校方向正好相反,中间相隔15华里,17个公交站点。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怕苦累,雷打不动地来回奔跑于两个儿子所在的学校,常常一身泥一身汗,让学校的不少老师和同学都为之感动。2001年,小儿子也以较好成绩考入了大儿子所在的同一所高中,这才减轻了他两头跑的艰辛,每天可以将两份午餐一块送到学校给孩子们吃。
  很多人不理解库金会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做一是很累,多年如一日,不能午休,家长太辛苦;二是算经济账,也根本就划不来,因为两个儿子买一餐饭只要6元就足够了,住校每人一年才50元,平均每天才几角钱的住宿费,他却让儿子都走读。当时全市住这么远的路走读,仅此一家(如今,根据库金会的教子经验,已有不少人也让孩子远距离走读了)。库金会说,他们单位男职工,人人都打麻将、斗地主,就他一人不参与,因为他没有时间娱乐。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为什么要把自己和孩子都搞得这样累呢?库金会的回答让我们茅塞顿开。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第三章
  他说,这样做有以下几个目的:  一是锻炼自己的意志、毅力和恒心。一个人干事业最起码的功底就是吃苦、耐心、毅力和意志。
  二是给儿子作表率。他说自己平时坚持到学校送饭,这看似教条、形式,实际上是磨练一个人的意志、锻炼其坚强毅力的得力方法,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无形中也感染了儿子们。
  三是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以便针对问题有目的地施教,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库金会说,现在许多家长都苦于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这样就给一些受不良影响的孩子在家长面前说谎、蒙骗创造了条件。由于家长对孩子的情况不了解,孩子一次次说谎得逞,慢慢养成了坏习惯,有些甚至走上邪路,这类例子很多。出现这种现象,很多家长不是检讨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够不够,了解够不够,尽没尽到一个家长的职责,反而一味抱怨孩子不听话,学坏了,抱怨学校风气不好,管理不严。其实孩子学坏,一大半责任在家长,要是家长经常到学校去,观察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的成长,发现问题及时施教,孩子就不容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也就说不上学坏了。
  正因为明白这一点,库金会自孩子上小学起,就坚持每天去一次学校。在小学阶段,他主要是到学校观察孩子活动的情况,研究孩子的心理活动。他不但观察自己的孩子,还观察别人的孩子,同时找老师了解情况,观察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和成绩差的孩子在课余时间有哪些区别。他还用很大精力研究放学后各种类型孩子的活动情况。他发现,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一般都能径直回家,不在路上疯玩;反之,家庭教养不严,学习成绩差,孩子就会利用放学回家的点滴时间,或去游戏机室玩一会儿游戏,或在小玩具摊点上瞎看,有些甚至到处疯跑着追打。在初中和高中阶段,他敏锐地观察到早恋和青春期叛逆是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的主要“杀手”。他就每天对孩子施以正面的感化教育,以情感人,一日至少进行三次教育,他还形象地把这比喻成“ 孩子天天掉进染缸,家长就要每天从染缸里将孩子捞起来洗一洗”。因为孩子们在一起,都处在青春期,平时在一块儿吹侃的内容都极“ 前卫”,孩子稍不注意就会“中毒”,影响一天的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受到影响,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家长如果偶尔管一次,打骂一两次,不但收不到好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孩子不但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和幼稚,还一肚子委屈,认为和家长无法沟通,有些再也提不起学习劲头。
  他掌握了与孩子沟通的秘诀
  现在,家长们普遍反映与孩子沟通难,家长的话孩子一点也听不进,你还未开口,他就捂起了耳朵,还叫你闭嘴!有的甚至与父母动起了拳头,令家长们伤心不已。库金会说,他天天接到不少家长的电话,许多家长谈到这些都失声痛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而库金会的孩子是典型不听话的孩子,他又如何与孩子沟通呢?他坦言,在与孩子的沟通中,也有过失败,也经常被儿子“训斥”,至少每周要被孩子“训”一至两次。
  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不听话呢?为什么对家长那样反感排斥呢?库金会经过反复的长时间观察研究,再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发现这种排斥是普遍现象,即使对那些非常听话型的孩子来说,青春期也常常会出现逆反心理。他回忆自己在14岁那年,突然发现自己长大了,对父母的打骂斥责产生了抵触情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7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178
发表于 2016-7-24 23: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第四章
  而小时候,库金会是典型的听话型孩子,父母说一不二,村里人都说库金会像个姑娘伢,很乖,弟弟们小时的屎片尿布都是库金会拿到小塘里去洗,全村人都夸他懂事听话,是父母的福气。可到了14岁那年,他就变了,有时自己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常常认为父母说得不对,做得不对,不如自己聪明,一个一向听话的孩子一下子就变得不听话了,对父母再也不是言听计从了。
  回忆自己成长的过程,库金会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现状,认为如今的孩子懂事更早,不听话的年龄大大提前。到了初中阶段,父母再想要孩子听话,做个乖乖娃就更是难于上青天了!
  明白了这一点,家长就要想办法找到与他们沟通的方法。
  库金会的孩子虽然也经常“瞧不起”父亲,但却能够与父母沟通,能听进父母的话。这里面有什么诀窍吗?库金会说有。
  一是在与孩子的交往中,要诚信为本。打小时起,他就教孩子说话做事不骗人、不食言。现在的孩子都有一个通病————撒谎。要改掉这个毛病,只有一条路,就是家长以身作则,诚信为本。库金会在孩子面前说话,从来一是一、二是二,许下的诺言一定兑现,要么就不轻许诺言。现在许多影视剧中表现的英雄人物,特别是一些领导人物,在孩子面前常常承诺星期六星期日带孩子去公园玩,但总兑不了现,直到在与坏人拼搏负伤临死之前才想起此事。库金会认为,英雄人物这样的情节不值得宣扬。首先他们不讲诚信,在孩子面前说谎,要知道,孩子也是人啊!只要是人,人格是平等的,家长怎么能把孩子的事不当事呢?要么你不承诺表态,承诺了就一定要兑现。
  二是与孩子交朋友。与孩子交朋友,说说容易,做起来就难。许多家长始终放不下架子,特别是一些当领导的家长,在外面是领导,人家见了唯唯诺诺,点头哈腰。回到家里他也处处盛气凌人,以领导自居。其实,孩子们却不这么看,你是他(她)父亲或母亲,你的水平、品德,孩子们一清二楚,你在家中摆什么架子显什么谱?
  库金会与孩子交朋友很特别,有时就不像父子关系,他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两个儿子搂肩搭臂说话,还不时与孩子们开开玩笑。周末,与孩子们在家中客厅里打打乒乓球,做做健身活动。家中的家务事也与孩子们经常交流,甚至家中的财产积蓄都如实地告诉孩子们,社会上的一些阴暗面也讲给孩子们听。这样,孩子们对父母就有一种信任感,认为父母把他们当大人一样看待,孩子们也就很容易和大人交心,把他们在学校里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学习上、思想上的一些问题,如实告诉父母,与父母沟通,使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平等的朋友关系,沟通起来一点也不困难。
  三是沟通要有技巧。库金会虽然与孩子是朋友关系,沟通并不困难,但小秘密人人都会有,有时在有的问题上是并不好沟通的,比如早恋问题,性教育问题等。还有一些父母与子女之间不好启齿的问题,都需要有沟通的技巧。
  大家知道,谈判需要艺术,谈判高手胜过百万雄兵。有时通过谈判能赢得百万千万的财富。同理,在与孩子沟通时,技巧非常重要。比如,读书能升官、能发财,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即使一个智商不高的人,也懂得这个道理,孩子们也知道这个道理。明白了上述这个道理,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孩子们都知道读书重要,一些孩子又为什么不愿用心去读书的原因。而我们做家长的,就是要“厚着脸皮”使孩子把心思都用在读书上,这就要有说服教育沟通的技巧。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第五章
  因为孩子们明白的道理,你再去原话照说,苦口婆心地告诫孩子:孩子呀,读书很重要,考上了名牌大学,今后就有个好前途,能享福一辈子。说这些有什么用呢?孩子比咱们更清楚,他已明白的道理,家长再去重复,孩子只能是逆反,家长还未开口,他就捂起耳朵叫你走人。要知道孩子之所以不去努力,都是怕苦、怕累、年幼贪玩,图一时快活和青春期叛逆造成的。家长平时的说服教育和沟通就应该围绕这些进行。
  比如,面对让千千万万家长头痛的孩子早恋问题,库金会早在孩子读初二时就开始预防了。他并不是直白白地叫孩子不去谈恋爱,也不讲谈恋爱的坏处,因为如果那样去讲,孩子肯定逆反。他的方法可以说独出心裁,他把北宋真宗皇帝写的一首诗抄下来,贴在家中卫生间的门上,放在儿子的桌子玻璃板下,还一句一句把这首诗用白话文翻译给儿子们听。这首诗就是家喻户晓的: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家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这首诗虽是对“学而优则仕”的太直白、太世俗的注解,但它对正值青春骚动期、受外界各种诱惑而影响了学习的孩子,却有一种独特的规劝和警醒作用。库金会的孩子们在家中天天能看到这首诗,自然入耳入脑,扎根下去。这对于孩子平时的早恋思想产生了很大的抑制作用,孩子即使想早恋,但一看这首诗就明白,“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如果读不好书,爸爸也说得很明白,那就什么都没有,只有出去打工的份儿,一辈子都得为生计奔波。
  有时,库金会还会突然在饭桌上和儿子们开开玩笑说:“博飞、稳飞,爸爸多么想你们兄弟俩都能给我找一个清秀漂亮的儿媳妇回来啊!”这些话表面上有挑逗的意味,但骨子里却是在警告儿子,只有考上全国一类重点大学才行!你们自己都考不上重点大学,还想找有出息、有姿色的姑娘,只能是痴心妄想!自己不成才,没有做人的本钱,出色的姑娘怎么会下嫁给你呢?那永远都是白日做梦!
  用爱心和汗水创造家教“神话”
  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库金会十分有野心,想从孩子幼教着手,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天才。在孩子尚没出世之时,他就计划孩子将来考清华大学,为此,他专门到清华大学参观了两次。他在幼教方面作了不少尝试,可都收效甚微。孩子读小学、初中后,对孩子的成才,他一度丧失了信心。儿子在初中排名30多名,全市城区23所初中,儿子的名次不就在600多名吗?600多名的位置,连大专也考不上啊!他当时真是绝望了。
  但是,这种绝望他没有告诉儿子,还一个劲地鼓励孩子,目标是清华,最差也要考到北京去,上北京的大学!他当时想的,就是凭自己的一腔热血去做实验,尽最大的努力,看普通智商的孩子能否考上重点大学。
  由于他矢志不渝地追求和孩子们一道去努力,奇迹终于出现了。大儿子1999年8月如愿考上了市一中,排名189名;2001年小儿子交80 00元也上了市一中(与免费上市一中录取成绩差5分),排名302名。这些个名次不要说上清华,即使上国家一类重点大学差距也不小啊,但他仍决心要创造奇迹!根据他多年来调查研究分析中学生的心理状况,果断决定,让孩子远距离走读(学校离家6公里),自己每天中午利用午休时间为孩子们送一餐饭,并在吃饭时,适当对孩子进行一次教育。他决心用真情、用爱心、用汗水激励儿子们去创造神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2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078
发表于 2016-7-25 00: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第六章
  他说,当年和大儿子在市一中新生开学典礼上,看到全市中考状元的发言,那种意气风发的样子,我们父子羡慕极了,用的是仰视的目光看状元,并认为这就是天才!
  说来也巧,全市的中考状元和城区的中考状元和大儿子库博飞竟分到了同一个班————8班。班主任名叫张水松,是国家级优秀数学教师。
  库金会和大儿子当时制定的目标是考国防科技大学,力求每次考试比状元们缩小一点差距就心满意足了,因为他们认为常人哪能跟天才比呢!  没想到第一次期中考试库博飞在9个科目中,有两个科目超过了状元们,虽然总分比状元少得多,虽然只是文科科目超过了状元,但也足以说明状元、天才不可怕!天才也是可以战胜的!于是他鼓励儿子,向状元看齐,向天才看齐,努力学习,奋力拼搏!在父子俩的同心协力下,经过两年努力,终于在高二期末考试时,一举超过了两名状元天才,全班考第一,全年级第四!到了高三,还一举夺得全年级应届生第一名!在此期间,大儿子还自修了部分大学课程,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并创下一人拿三个奥赛奖的全校历史纪录,只可惜当时保送上清华时,省里没有将库博飞上报进入教育部保送生网,从而失去了破格上清华的机会。为此,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还通过市一中教务处,给库博飞回了一封信,鼓励库博飞报考清华。令人惋惜的是 2002年库博飞高考时发挥失常,只考了635分,第一志愿填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后被北航录取。
  库博飞上大学后,库金会就全力投入到培养小儿子的实验中去。目前,小儿子库稳飞已由年级300多名上升至60名,已有把握考上一类重点大学了。亲爱的读者,当你看到这些时,你还会再迷信天才,再认为你的孩子笨吗?当你看到这些时,你还会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不听话的,自己的孩子已经没法教育成材了吗?
  “出格”的家教“定理”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这是库金会家教实验所总结出来的核心 “定理”。有人可能会对这一“定理”产生怀疑,认为太绝对,库金会则作了如下解释:
  在所有孩子的总数中,有大约百分之四的孩子是不需要家长用心去培养,就能成才考上名牌大学的,这其中包括一部分身处逆境发愤学习的孩子。有百分之五左右的孩子属于弱智,是难以培养上名牌大学的。但这部分孩子却可以通过其他关爱方式,培养他们在其他方面成功,如弱智者周舟在人们的关爱呵护下成为出色的音乐指挥家。剩下百分之九十一的孩子,则必须要在良好的家教条件下才能成才。而这百分之九十一的孩子,其智商和潜质只要得到充分挖掘,受到家庭和学校的精心呵护,几乎人人都能考上清华、北大、北航、复旦等一类名校。
  佐证这一观点的,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1976年,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在美国选择了一所小学作心理学实验。他们对该校学生进行了一次所谓的“发展预测”,然后煞有介事地挑选出一批“具有优质发展可能”的学生,将他们的名单提供给老师,并且特别叮嘱老师一定要“保密”。其实这份名单只是罗森塔尔他们随意拟定的,并没作特别调查和分类。说白了,他们只是简单地将一群孩子划分出了两个类型。但奇迹发生了,几个月后,凡列入名单的学生,成绩有了相当迅速地提高,而且变得开朗、活泼、自信,求知欲旺盛。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这是作为一个老师的基本教育原则。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第七章
  尽管罗森塔尔那份名单是随意拟定的,但它却使不明真相的教师对这些学生产生了偏爱,从而更尽心地对他们施教。在这种深情厚爱下,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平平的,都充满了自信、自强的心理,奋发学习,努力进取,潜质得到极大挖掘,学习成绩也就随之跟了上去。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可能、也不应该把自己的学生人为地划出等级,偏一个向一个地进行施教(这在后面的“零理论”中还要具体讨论),但家长却可以做“罗森塔尔”,把自己的孩子划入“具有优质发展可能”的行列,进行严格的管理,给以充分的关心、呵护、鼓励、润泽,使孩子充满信心地去学习、拼搏,从而走向成功的行列,跨进名牌大学的校门。库金会的家教实验,就有力地证实了这一点。他两个智商平平又调皮的孩子的成功,可以说代表了千千万万个普通孩子的成功。
  让孩子跳级去
  为巩固提高孩子的成绩,一些家长采用的最常见的办法就是让孩子留级,为此不惜托熟人,找教委,磨嘴皮,编各种理由,想千方百计,真是煞费苦心。家长望子成才心切,生怕孩子在学习中有一点闪失,巴不得孩子留一级,学习成绩稳定一点,将来考个名牌大学。
  库金会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不仅不去找人帮自己成绩平平的孩子留级,反而大胆鼓励孩子跳级。为孩子能跳级成功,他倒是去找了一些熟人帮忙。关于他孩子跳级的事,前面已经详细介绍过,不少人说他是神经病。神经病就神经病,任人说去,他就是让两个儿子都跳了级!
  他大胆在孩子身上做实验,并十分难得地为全国千千万万个家长总结出了成功的经验:别怕,让孩子跳级去!
  他说:“每个智商平平的孩子,只要在家长的指导下,都可以成功跳级,有些还可以跳二到三级。”“有些知识是可以跳跃的,尤其小学时的一些知识。”(他的两个孩子跳级都是在小学时期。)他说: “跳级,能使孩子增加紧迫感,要想把成绩赶上去,跟上新班级的其他同学,就必须更加努力。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将来迎接高考,进入名校将打下牢固的基础。”
  让孩子成功跳级,库金会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认为必须把握好两点。一是孩子上学年龄必须是6周岁或6周岁以上。孩子上学年龄太小,本身智力发育没跟上,接受正常教育都有一定困难,再让他(她)跳级,就勉为其难了。二是跳级后家教一定要跟上,要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引导和生活服务。特别到了高中,更要每日实施教育,使孩子尽快适应跳级后的新环境、新学业,把成绩赶上去,巩固下来。不然,跳级虽然跳成了,但成绩上不去,等于白跳,有的不仅考不上全国名牌大学,甚至考个三类大学都危险。
  高中才是学习真正的冲刺阶段
  库金会的家教理论不仅大胆否定了传统的幼教理论,否定了“小学阶段重要”论观点,否定了“高中阶段自由发展”论,而且还明确提出了“高中才是学习真正的冲刺阶段”,并且把它作为他多年家教实验的核心主题来进行。
  库金会认为,“十年寒窗”,为的就是最终的高考。在12年中小学读书生涯中,前面9年的义务教育,小学只能算为高考服务的第一阶梯,初中是第二阶梯,冲刺则在高中三年。即使前面9年的基础牢固,成绩再好,但若高中三年不努力,一切也白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86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408
发表于 2016-7-25 01: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第八章
  库金会根据近年来的统计对我说,近年全国每年近三千万初中生,能升入高中学习的,可以说绝大多数是其中的佼佼者,但三年高中下来,却有六成多的学子在高考中总成绩不及格。这是一个多么严酷和可怕的数字!一点人情味也没有,竞争的法则就是如此残酷!高中三年不努力,不去奋力拼搏,最终即使天赋再高,也难逃被淘汰的残酷竞争法则。所以,全国广大的家长们,无论你们觉得多么辛苦,高中三年的家教也一定要跟上,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要舍得付出。因为你已经付出了九年(一些家长加上幼儿园时就开始对子女进行家教,付出的就更多)辛勤的汗水,孩子就要摘取丰硕成果的三年,你不强化管理,放弃,那会有多可惜!你不仅放弃的是前些年的辛勤付出和汗水,更放弃了孩子一生的前途,这个损失可是用什么数字都无法来衡量的了。
  可怕的“玩学习”:
  12年=3个月=0
  前段时间,一些经典时髦书籍兜售的“玩学习”,曾经使不少学生和家长痴迷于其中,总盼望找个什么捷径,“玩”到名牌大学去, “玩”出个硕士、博士来。可天上能掉馅儿饼吗?自古没有!期望出门就捡个金元宝,在家就攀上珠穆朗玛峰,那都是痴人说梦。  对于“玩学习”,库金会感慨万千地说:“这是在麻痹正在苦读的孩子,是标准的误人子弟!十二年寒窗啊,大家都在进行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只要谁一玩,必然被淘汰。所以我不赞成‘玩学习'!尤其高中阶段的‘玩学习',后果更加可怕。为此,我还给‘玩学习'列了一道公式:玩学习=12年=3个月=0。”
  为证明自己的公式,库金会给我讲了他多年来的一些见闻。他说,在我观察到的孩子中,只要一贪玩,就是智商再高,成绩也绝对上不去,而一些智商平平的孩子,如果明确学习目的,勤奋好学,成绩肯定拔尖。
  特别是高三的学生压力很大,稍稍松懈一下,成绩就会下滑,这就使得各地各个学校不得不采取缩短假期、延长课时等不得已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训练,巩固所学的知识,迎接面临的大考。为使学生的知识掌握得更全面,大考中更有把握,许多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加强家教力度,为什么这样?道理大家都懂,就是不能“玩学习”。一旦 “玩学习”,图舒服省劲,想方设法去找“捷径”,其结果,无论你智商有多高,在高三只要“玩”上三个月,高考成绩肯定是“不及格” ,十二年寒窗也就白白地付诸东流了。库金会在讲解他的观点的同时,又反复强调他的公式:“所以我说‘玩学习'=12年=3个月=0。这不是独出心裁,危言耸听,吓唬人。当然,我的话可能有些偏激,我就是不想让‘玩学习'把孩子给害了。十二年寒窗苦读,高中是收获季节,同时更是冲刺阶段。这个时候,家长、学校、孩子三位一体,全力配合,向名校进击就胜利在望。”
  库金会说到这儿,显得有些忧心,他说,这些年我接触到不少家长,谈起孩子的高中学业,有种糊涂认识,认为孩子上了高中,人长大了,知识上也辅导不了他们,便放松了对孩子的管教。其实这个时候,孩子学习紧张,又处于青春期的烦躁时期,更需要家长的关爱呵护,需要家长的管理教育,为他们服务,为他们加油,帮助他们克服一些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做最后的拼搏。老库说,我大儿子库博飞就是个最典型的例子,虽然高中期间他能认真学习,但一度也有过波动,没能逃过青春期异性的诱惑。如果不是我天天到学校,及时从老师那得知这一消息,并采取措施断然制止了儿子,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不要说考北航,恐怕连个一般大学也难考上。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第九章
  我有个朋友的孩子就是这样,中考时成绩排年级前50名,是上重点大学的料儿,不料高中三年,家长对孩子弃之不管了,孩子不但谈恋爱,还进网吧,掉进了两个难以自拔的泥潭,高考自然可想而知,一个绝对聪明的孩子,最后只吃力地考上了一个三类学校。学生和家长现在后悔已来不及了。这个沉痛的教训值得广大家长和辛辛苦苦读了十二年书的学子们汲取。“玩学习”,即使天才也白搭啊!  名牌大学也只录取高分学生
  强调素质教育,方针是对的,是教育的大方向,但素质教育的基点还是要培养出成绩优秀、各方面能力强的孩子。学生以学为主,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成败的最主要尺度,也是各个高校录取学生的最主要标准。
  库金会说,从我的家教实验看,有人会对我的观点产生怀疑,认为我是在大力鼓吹应试教育,思想陈旧落后。可我们的高考录取制度,是以分录取,当今的国内外名牌大学,没有听说哪所学校不是择优录取高分学生的,连著名的美国哈佛大学也只录取高分学生。
  总之,库金会认为只要有考试,就必然有竞争,学生就必须围绕应试的科目去学习,学校就必然要围绕应试的科目去施教,这是市场法则,是客观存在,谁也改变不了的。所以,作为学校也好,作为家长也好,作为学生也好,都要客观认识这一现实,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尤其学子要以良好的心态去进行学习。谁的心态好,方法好,有动力,勤奋苦学,谁就一定是未来名牌大学的料儿。
  亲爱的家长,你也一定想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名校吧,那你就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为他(她)制订一个实在可行的学习方案,让他(她)通过努力,考出高分,一步一个脚印地冲向名校。
  备受争议的“零理论”
  库金会“零理论”的提出,让我吃了一大惊。恐怕吃惊的不仅仅是我,还会有许多家长和教师。因为他“零理论”的核心是否定了教师对单个孩子学习成绩的作用。他明确提出:“对于个别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教师的作用等于零!”
  这观点也许太过于出新,不少人提出了质疑。他回答说:“我之所以提出这一观点,是经过长期观察和分析得出的。因为同一个班级,如果学生的智商差不多,老师用同样的方法施教,学生的成绩却参差不齐,出现了不同的结果,那么老师的作用体现在哪里呢?特别是在十堰市六中和一中,学校一般是安排同样的教师带两至三个班的课,但考试的结果是有的班成绩始终是好一些,有的班一直差一些。老师的作用又体现在哪里呢?当然,在一个班,如果所有的老师都能对一个学生倾注大量的爱,经常给以特殊的指导和培养,这个学生就一定能进步,这就体现出老师的作用了。显然,所有的老师对一个学生倾注大量的爱,几乎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老师的职业道德。所以我说 ‘老师的作用是零'。”
  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老师的作用是零。这一观点初听,准让人吓一跳,甚至感觉荒谬。为此有人与库金会争辩:“老师的作用既然是零,那就不让孩子上学算了!”库金会说:“这是偷换概念。我说老师的作用是零,只是指从单个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方面去理解。如果认为孩子不用上学,放在家中由家长去教文化,或是请家庭教师教文化,那就不是这样的了,如果单单从教孩子的文化上看,那老师的作用就大得没边了。因为所有的文化知识都是在学校里学的,都是老师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7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178
发表于 2016-7-25 01: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第十章
  库金会为什么要提出“零理论”呢?他的目的还是要告诉家长们,孩子进了学校以后,不要光指望学校去管孩子,老师去管孩子,重要的是家长要积极配合老师,加强对自己孩子的管理和督促。因为一般情况,一个老师要教两三个班的课,面对一百多个孩子,老师的精力也有限,不可能对每一个孩子都面面俱到地进行辅导关爱,他(她)只能对所有的孩子尽自己的心,施以同样的教育、同样的关爱。再者,老师也有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事,自己的社交活动,也有种种烦心的事,能够较好地把教学任务完成就非常不容易了。家长没有必要对老师苛求,要老师处处对孩子都关照到,实际上这也是不可能的。面对一百多个孩子,每一个人的精力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正是基于这一考虑,经过细心的观察,库金会才提出“零理论”的观点,才促使他工作之余,投入全部的精力,培养教育自己的孩子,使孩子在平平之中逐渐变得优秀起来。
  由于“零理论”的提法太出格,容易让一些不明真相的老师产生误解,库金会还特意诚恳地表白:“敬请全国从事教育职业的老师们谅解我的‘零理论'。其实我从心底是最敬佩老师的,老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你们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你们为每一个求知者点亮了智慧的航灯。所以,在文化知识方面,我从不担心,老师会尽自己的职责教好孩子,家长没必要在这方面操心,也没必要请家教为孩子补习功课,闹不好常常是画蛇添足。我觉得作为一个家长,要尽心做好的,就是协助学校管好孩子的思想品德,培养他们怎样正确做人,同时照顾好孩子的生活,使他们能自觉地、努力地去搞好学习。”
  “群羊效应”
  中国有句俗话:跟着好的学好的,跟着坏的学坏的。还有句俗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都是说外界环境对人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孩子上了中学,大多数学校都有学生集体宿舍。一个宿舍住五六个人或七八个人,总有那么一两个孩子管不住自己,贪玩好动,不爱学习。这些孩子别看不多,但其影响力特大,在宿舍里经常散布些社会新闻、小道消息,说些荤段子、“前卫”的话,甚至有些抽烟、喝酒。孩子们正值青春骚动期,极易受外界影响,一些“前卫”的话题,荤段子诱惑,使一些孩子很难把握住自己,常常不自觉地就受到不良影响,一个传一个,很快就会影响一片。库金会把这称作“群羊效应” ,吁请家长朋友们高度重视。
  库金会通过自己多年来对十堰市一中的观察调研,发现该校凡是成绩拔尖的学生,特别是进入全年级排名前10名的学生,几乎都是走读生。个别家离学校特别远的,就自己花钱在学校附近租房子走读,否则就别想进入前10名。
  走读的孩子为什么学习成绩普遍好于住校生呢?库金会通过观察了解,发现在每晚10:50左右学校熄灯后,宿舍里的住校生总有人不断说闲话,而且其内容大多是谈情说爱。身体正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孩子,往往经不起这些闲话的诱惑,稍一不慎便会跌入早恋的祸水之中,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此外,孩子们受互联网影响、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在一起交流传播一些社会上的阴暗东西,常常喋喋不休一说就是半夜,孩子的思想搞乱了不说,还直接影响第二天的学习精力,孩子的成绩又怎么不下滑?到了高二高三,孩子如果还在这种环境中,那可以说,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将会产生致命的影响。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第十一章
  “群羊效应”,可怕的是它对孩子的影响常常不是单个的,而是带起一群,危害极大。还以十堰市一中为例。这个学校校风校纪在十堰市是最好的,学校每天都有师生值日查学生的出操和守纪情况,每晚都有值班人员通宵在校区值班,凡违纪者,都要给以严肃批评。尽管如此,该校2002年12月6日晚,高一年级仍有7名同学乘学校老师和保安不备,于23时之后偷偷溜出校门,到一公里外的一个网吧玩了一个通宵。学校查出之后,出示公告,严肃批评,给这7名同学各记大过一次,并取消其住校资格,勒令走读。要说这种处分够严厉了,应起到相当的警戒作用。但仅仅20天后,又有高二年级一个班同宿舍的 8名女同学结伴相约,于23点之后溜出校园,到两公里外的电影院看电影玩了一个通宵。学校又严厉通报处分。为什么会接连发生这种事情,同学们为什么不汲取教训呢?这就是“群羊效应”在作怪,互相影响的结果。
  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要把孩子培养成才,必须要有正确的方法。要有正确的方法,则必须了解自己的孩子。
  怎样了解自己的孩子呢?库金会认为:必须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和孩子交朋友,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经常到学校和老师、同学们交流。和老师交流,既能及时了解到孩子的学习表现和思想素质,又能积极主动配合老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及时施教,能有效制止孩子不良行为的发展。和同学们交流,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都交了哪些朋友,可以知道孩子在处理和同学交往中,存在哪些问题,并给予及时指导。这对培养孩子将来的社会交往能力会有很大好处。此外,经常到学校,还可以有效阻止孩子的说谎。如果家长长期不到学校,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仅靠孩子回家后的“ 汇报”,是很难得到真正的答案的。因为不少孩子在学校做了错事或表现不好,如实说了,肯定会受到家长的批评和责骂,有的甚至要挨打,他们当然就会想办法说谎骗大人。长此下去,就会养成孩子很多不良习惯。
  二是从言行中观察了解孩子。每个人的言行常常都会表现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这就是为什么心理学在当代越来越受到重视。孩子小,其心理表现就更加容易流露在他们的言行之中。我们只要经常认真观察孩子的言行举动,留意其中的细微变化,就可以揣摩出他们的心理变化,分析出孩子的一些为家长所不理解的行为根源。尤其孩子的言行反常时,家长就更要对孩子密切注意,细心观察,一旦发现孩子存在不良行为,就要及时耐心开导教育,校正孩子健康成才的轨迹。
  三是从孩子的作文和日记中了解孩子。不少时候,孩子的一些话、一些想法并不愿意坦坦率率与家长交流,甚至也不愿意和相好的同学们交流,而这些想法他又想有个载体流露,于是作文和日记便成了他们心灵窗口的一个栖息地。当然,看孩子的作文和日记,尤其是孩子的日记,一定要征求孩子的同意,因为日记毕竟是孩子并不多的一点隐私,暴露出来是需要有勇气的。孩子如果不是和家长特别交心,他们也不会轻易让家长看到自己隐私的。这一点家长一定要理解。
  四是与孩子“零距离”接触,要和孩子多交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只有与孩子密切接触,消除距离感,成为“没有辈分”的知心朋友,他们才有可能主动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做法告诉家长。像库金会那样,他的两个儿子就经常不把他当爸爸,而是当一个可交心换心的好朋友,因此,孩子们有了什么想法往往会主动对他说,孩子们的日记对他也从不保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5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160
发表于 2016-7-25 03: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第十二章
  有人可能会担心,这样一来,家长是不是就没有尊严?库金会说: “这种担心是没必要的。你只要真心对孩子好,孩子们会感受到的,做家长的不但有尊严,而且会更加受到孩子的尊重。”的确,库金会在和儿子们“零距离”接触时,就有很高的家长威望。凡接触过他们父子的,都说库金会的儿子十分尊重自己的爸爸。
  水滴石穿的“每日感动法”
  调皮、不听话、贪玩,不是那种优秀的“学习型”孩子。这是库金会对两个儿子的评价。把这样的孩子培养成能够主动学习的优秀的孩子,库金会说,我的“法宝”之一就是运用了水滴石穿的“每日感动法”。人是感情动物,孩子也绝不例外。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只要你付出真情,再调皮的孩子也终有被你感动的一天。
  库金会坚持每天中午雷打不动地为两个儿子送饭,有不少人对这一举动产生质疑,问他到底有多大作用,能促使孩子发愤学习吗?库金会肯定地回答:“能!水滴石穿,每日感动!坚持每天为孩子送饭,不仅表明了家长对承诺的遵守,培养了孩子诚信为本的观念,还使孩子天天在父母的影响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品德素质提高,学习自觉性也会提高。”   库金会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一般人都能被感化,《悲惨世界》中的窃贼冉阿让能被一个普通神父的宽容和善心所感化,最后成为一个十分优秀的人,我自己善良的孩子,我的亲骨肉难道就不能被父母的艰辛付出所感染?我相信我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尽管一开始,孩子对我这样做不以为然,我的付出对他们的学习也没产生明显影响,但我还是坚持下去,持之以恒地感动,再配以其他家教方法,相信一定会水滴石穿的。
  库金会的水滴石穿不仅年深日久,而且感人肺腑。如2001年11月 3日中午,他给孩子送饭途中,在公共汽车上被一歹徒寻衅殴打,竟昏倒在血泊中。不久,当他苏醒过来,围观的人见他满脸血污,便要他赶紧到医院包扎。可他首先想到的是给孩子们送的饭泼没泼。还好,孩子们的饭盒完好地躺在一边。他便慢慢挣扎起来,不顾脸上的伤痛,一把抓过饭盒说:“中午吃饭时间了,我得赶紧给孩子送饭去。”围观的人有的不理解,觉得他有神经病;有的则为他的精神和行为所深深感动,说他是天下第一好父亲。当库金会满脸血污把饭给孩子们送去时,孩子们了解到真实情况,感动得哭了,说:“爸,你的苦心我们知道了,你就不要再苦自己给我们送饭了,我们一定好好学习,不让你失望!”
  库金会说:“孩子理解了家长的苦心,家长就更不应该食言。我要坚持做好表率,为孩子们送饭,坚持我的每日感动法,直到把孩子们都送入名牌大学,成为对社会、对自己、对家庭都有用的人才。” 漫漫五年时间,无论盛夏烈日当空还是严冬寒风凛冽,库金会始终坚持为孩子们送饭,深深感动了自己的孩子,也感动了周围的人。
  老库独特的做法,也许我们大多数家长无法做到,但他的精神,他对孩子恪守诺言的诚信,则是我们每个家长都可以借鉴和做到的。给孩子以诚信和感动,每个家庭都有各自不同的方式,不提倡“克隆” ,但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措施实实在在落到实处,用诚信感染孩子,用行动感染孩子,水滴石穿,重在坚持。
  当了一回“私人侦探”
  再好的孩子在成长中都难免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不犯错误的孩子几乎没有。面对孩子的错误,家长一定要有正确的态度,既不可一味指责,让孩子无所适从,对一些原则性错误,也绝不能姑息纵容,让其久而久之,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患,到时“蚁溃大堤”,后果不堪设想。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第十三章
  库金会两个儿子平时大错不多,小错不断。面对调皮的儿子,他不在一些细枝末节上斤斤计较,但对原则问题则牢牢把住关,不使儿子往邪路上滑。为此他与儿子之间还曾演绎过一场“猫抓老鼠”、斗智斗勇的游戏,与儿子的带课老师紧密配合,成功当了一回“私人侦探”。
  1993年底,库金会才上小学一年级不久的小儿子,就伙同哥哥从他钱包里拿走了50元钱。当他发现钱包里钱少了之后,就问妻子,妻子说没拿,又问两个孩子,孩子们也一口咬定没拿。钱没了,妻子没拿,他又没外出,钱能不翼而飞?经他反复观察和分析,初步判断钱是大儿子拿了。因小儿子太小,还没那个胆量。可无论他怎样盘问、诱导甚至威吓,儿子们硬说没拿,一副“坚贞不屈”的样子。后来又搜查书包、抽屉、被褥和枕头下,均无结果。两个儿子见状,“委屈” 得要哭,大声向他抗议,说侵犯了他们的“人权”,差点没把他告上法庭。
  一般家长到了这一步,也许就会放弃。但经他反复分析,还是认定儿子们“作了案”。平时的小错无所谓,50元钱也不是个大数,但涉及到孩子的品德问题,可就是个天大的事了。孩子今天敢偷拿父母的钱,明天就敢到学校去偷,如再发展下去还会到社会上去犯罪,那家长的失职可就太大了。因此,他决定要把这件事盘查到底。但下一步的追查必须偷偷进行,不能让孩子们有所发现,不但要查出50元钱的下落,还要看看这哥俩是怎样花这笔钱的,以便对孩子强化教育。
  那些天,他十分注重观察孩子们的一举一动,注意他们的神情。为加强“破案”的力度,他还将“家丑外扬”,把这事告诉了班主任,请求老师协同“侦破此案”。果然,他和妻子发现这段时间两个儿子饭量减少,学校老师也反映说小儿子库稳飞最近上课老吃零食。掌握了确凿证据,他心里有了底,便到学校把儿子们叫到老师面前,摆上老师课堂收缴的零食当面对质。儿子们这下再抗不过去了,只好如实 “交代”拿钱经过,并“交代”钱是放在学校门口的副食店里,与店主说好实行“记账式”消费。随后,孩子们带他和老师到校门口的副食店去查看,已花去了35元,还剩15元余额。这种消费方式发生在两个小学生身上,足可看出孩子们有多精,家长怎么可能搜到“赃款赃物”呢?难怪面对家长的“拷问”,孩子们“理直气壮”、“坚贞不屈”了。试想,如果家长稍一马虎或不负责,孩子们的“手脚”不就得逞了吗?一次得逞事小,若从此鼓舞了孩子们“作案”的勇气,再接着做下去,哪还得了,不就把孩子们给毁了,也把家庭给毁了吗?
  “破了案”,库金会并没就此“结案”,他在想,孩子们为什么要偷钱,就是因为想买小吃解馋。小孩子嘴馋是很正常的事,自己小时候不也嘴馋得不得了吗?不仅小孩子嘴馋,就是不少大人也常常嘴馋。因此,这个漏洞光靠“破案”去抓去堵不行,还要正大光明地满足孩子们嘴馋的需求。但是前提是他们必须好好学习,必须明白,想吃东西,想达到某一个目的,必须用正当的手法、通过正当的渠道去达到。12年来,无论外界怎样影响,他的两个孩子从没到游戏厅和网吧去过一次,也从没和别的同学打过架,而且每个学期都被所在学校评为三好学生。
  巧用“罗森塔尔效应”
  善意的欺骗法,大概每个家长在孩子身上都用过。你说孩子聪明,孩子当然高兴;你说孩子学习用功,不少孩子可能会因之学习更用功。当然也有例外,如有些孩子经不起表扬,本来就自满,一表扬就更是飘飘然,对这样的孩子,家长的表扬就应该谨慎些,但仍然可以用其他的善意欺骗法来促使孩子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5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160
发表于 2016-7-25 04: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第十四章
  库金会在孩子面前“说谎”,巧用“罗森塔尔效应”成了他激励孩子上进苦学的一副催化剂。
  自从他的两个儿子上小学开始,他就一直使用这一方法,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几乎每个月他都要使用两三次,对孩子的上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前面说了,“罗森塔尔效应”,来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的一次教育实验。库金会深悟了“罗森塔尔效应”的奥秘,把它巧妙创新,挪为己用,不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使两个智商平平的孩子经常认为自己智力超常,学习的劲头大大提高。  孩子小的时候,只要有客人到他家,客人一走,他便很认真地对孩子说:“知道吗?刚才某某某到咱家,说你们哥儿俩很机灵,是个聪明相,将来好好读书,一定是个考大学的料儿!”孩子听后激动地问:“这是真的吗?”“当然真的!”他肯定地告诉孩子,然后再叫孩子学习,孩子兴趣就很大。
  他两个儿子读初中时,初一初二学习都不怎么样,怎么也看不出是考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料儿,可他仍信心十足地常常对儿子们说: “我今天又和英语老师谈了,他说你的英语基础很好,只要你改掉贪玩的习性,准会在班上拔尖!”过段时间他又会对儿子们说:“我最近和语文老师交换了意见,他认为你们很有写作天赋,将来无论是当文学家或当科学家写科研论文,都一定很棒!老师还说你们哥儿俩的智商在班里是一流的,只要一努力,跃到班上前三名没问题。”哥儿俩听了,本来成绩很一般,却明显增强了信心,到了初三,哥儿俩学习劲头大增,成绩明显大幅度提高,终于都以较好成绩考取了市一中。
  进入高中,他仍然用这种善意说谎的方式,今天他对大儿子说: “我与你们班主任交谈,他告诉我说,在你们班里,只有你和某某才有希望考上清华、北大。说你的智商就是和别人不一样,能够找到正确方法巧用力,还有就是你明白了学习的目的,你一定是清华的后备生!”儿子大了,再听这话当然会产生疑虑,可见父亲说得有根有据,一本正经的样,多半也就信了。只要儿子还肯上他这种“当”,他的心里就会和儿子一样也增强了不少信心。小儿子上了高中,成绩比哥哥略差些,但他依然充满信心地“欺骗”儿子:“老师说了,你和你哥哥一样,也是上清华、北航的料儿,你们哥儿俩的智商都很高,只要你和你哥哥一样用功,你也一定能在班上考第一!”在他的不断“ 欺骗”和鼓励下,小儿子的成绩也是一路上升,不断进步。
  库金会通过自己切身的感受说:“我多年巧用‘罗森塔尔效应',对孩子善意‘说谎',的确增强了孩子战胜困难、奋发进取、争取第一的信心,从中尝到了不少甜头。此外,应用‘罗森塔尔效应',有时要运用‘说谎'方式,有时则可针对孩子的优点和优势直接表扬,多鼓励、多打气,使孩子的优势更好发挥出来,会收到与‘说谎'异曲同工甚至更好的效果。”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第十五章
  给孩子检讨的艺术
  给孩子写检讨,而且几乎每个月一次,这在一般家长看来,不是天方夜谭,就是家长当得太窝囊。可库金会就是这样一个“窝囊父亲” ,他差不多每个月都要给儿子们写一封检讨信。熟悉库金会的人都知道,他是把给儿子们写检讨当做了家教实验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他认为写检讨还得讲究艺术。
  为什么要给孩子写检讨呢?
  库金会认为,家长与孩子从辈分和责任上看,属“上下级关系”,处于领导与被领导地位,但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不应该存在哪一方是“特权阶层”。父母有了错,就应该老老实实认错。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应该像朋友与朋友之间的关系。父母对孩子有教育抚养义务,不能因为你尽了这方面的义务,就认为孩子是你的“私有品”了,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这是极端错误的。
  所以,库金会认为,家长有了错,就应该坦诚向孩子认错,这样才能真正树立自己的威信。
  向儿子检讨,库金会还有自己的另一番心思,即并非真向儿子检讨,而是利用“检讨”这种形式,来达到自己家教的目的。应该说,这也是库金会家教的“秘诀”之一。比如,有时他对孩子进行“说教” ,孩子心烦,不想听,把耳朵捂住,还对他直嚷:“住嘴!真烦!” 这时,他并不是像有些家长那样对孩子训斥吵骂,而是悄悄离开孩子,自己到一边去静静思索自己的“过错”。这一思索还真找出了原因,可不,孩子学习紧,心里正烦,这个时候家长去“说教”,孩子不持逆反心理才怪。如果“说教”的艺术不高,孩子就更不买账,对家长吼几声也很正常。原因找到了,他就主动诚恳地向孩子“认错”,对孩子检讨说:“刚才是爸爸不对,你们正在学习,爸爸在一边 里 嗦,影响了你们的学习,对不起,爸爸一定改正。”这样一检讨,两个儿子反而不好意思了,这时他再乘机进行“说教”,孩子们反而能认真听了。还有的时候,的确是孩子做错了事,但考虑到用一般的批评方式已不起作用,还可能影响学习,产生消极效果。这时,他就干脆把“错”揽到自己身上,对孩子们“检讨”说:“虽然你们做得不对,但错在爸身上,是爸平时没有关照、教育好你们,是家长失职。要怪只能怪爸的水平不高,没有尽责,你们就安心学习吧!”孩子们都不是笨蛋,还能听不出父母的意思?见父母的态度诚恳,便也从心里检讨自己的错误。这种方式有时比直接批评效果更好。
  下面,我们将库金会平时写给儿子的检讨信收集几篇,看看他的 “检讨”艺术,或许能给大家一点启发和借鉴。
  博飞:
  今天的话题前提是:假如一切都是我的错。爸爸在与你的争论中,假如都错了。
  但是你和你弟在十堰家中分别只有100多天和二年多一点。也就是说,你们马上就要离开父母走向世界了!你们目前严格来说,是在做十堰的客人!你们是客人呀!你作为一位客人,也是父母身边的客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2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078
发表于 2016-7-25 05: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第十六章
  他说,当年和大儿子在市一中新生开学典礼上,看到全市中考状元的发言,那种意气风发的样子,我们父子羡慕极了,用的是仰视的目光看状元,并认为这就是天才!
  说来也巧,全市的中考状元和城区的中考状元和大儿子库博飞竟分到了同一个班————8班。班主任名叫张水松,是国家级优秀数学教师。
  库金会和大儿子当时制定的目标是考国防科技大学,力求每次考试比状元们缩小一点差距就心满意足了,因为他们认为常人哪能跟天才比呢!  没想到第一次期中考试库博飞在9个科目中,有两个科目超过了状元们,虽然总分比状元少得多,虽然只是文科科目超过了状元,但也足以说明状元、天才不可怕!天才也是可以战胜的!于是他鼓励儿子,向状元看齐,向天才看齐,努力学习,奋力拼搏!在父子俩的同心协力下,经过两年努力,终于在高二期末考试时,一举超过了两名状元天才,全班考第一,全年级第四!到了高三,还一举夺得全年级应届生第一名!在此期间,大儿子还自修了部分大学课程,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并创下一人拿三个奥赛奖的全校历史纪录,只可惜当时保送上清华时,省里没有将库博飞上报进入教育部保送生网,从而失去了破格上清华的机会。为此,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还通过市一中教务处,给库博飞回了一封信,鼓励库博飞报考清华。令人惋惜的是 2002年库博飞高考时发挥失常,只考了635分,第一志愿填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后被北航录取。
  库博飞上大学后,库金会就全力投入到培养小儿子的实验中去。目前,小儿子库稳飞已由年级300多名上升至60名,已有把握考上一类重点大学了。亲爱的读者,当你看到这些时,你还会再迷信天才,再认为你的孩子笨吗?当你看到这些时,你还会再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不听话的,自己的孩子已经没法教育成材了吗?
  “出格”的家教“定理”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这是库金会家教实验所总结出来的核心 “定理”。有人可能会对这一“定理”产生怀疑,认为太绝对,库金会则作了如下解释:
  在所有孩子的总数中,有大约百分之四的孩子是不需要家长用心去培养,就能成才考上名牌大学的,这其中包括一部分身处逆境发愤学习的孩子。有百分之五左右的孩子属于弱智,是难以培养上名牌大学的。但这部分孩子却可以通过其他关爱方式,培养他们在其他方面成功,如弱智者周舟在人们的关爱呵护下成为出色的音乐指挥家。剩下百分之九十一的孩子,则必须要在良好的家教条件下才能成才。而这百分之九十一的孩子,其智商和潜质只要得到充分挖掘,受到家庭和学校的精心呵护,几乎人人都能考上清华、北大、北航、复旦等一类名校。
  佐证这一观点的,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1976年,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在美国选择了一所小学作心理学实验。他们对该校学生进行了一次所谓的“发展预测”,然后煞有介事地挑选出一批“具有优质发展可能”的学生,将他们的名单提供给老师,并且特别叮嘱老师一定要“保密”。其实这份名单只是罗森塔尔他们随意拟定的,并没作特别调查和分类。说白了,他们只是简单地将一群孩子划分出了两个类型。但奇迹发生了,几个月后,凡列入名单的学生,成绩有了相当迅速地提高,而且变得开朗、活泼、自信,求知欲旺盛。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这是作为一个老师的基本教育原则。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第十七章
  库金会点点头,他知道自己不论在儿子们就读的小学、初中和高中,都已是“名人”了,老师学生几乎都认识他。
  姑娘长得很漂亮,高高的个,清秀苗条。姑娘说:“库叔叔,库博飞现在哪儿?”
  库金会告诉她说,库博飞2002年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哎呀,真的吗?”姑娘脸上现出了瞬间的羡慕和灿烂,随即便暗自神伤,一脸失落。她告诉库金会:“我和库博飞同班,初中毕业成绩不好,后来上了十堰市财贸学校(中专),去年毕业后好不容易托熟人找了这份工作,可收入很低,每个月只有400元工资。”她还坦诚地告诉库金会,每个月400元钱的工资,乘车60元,交给家里50 元,还剩290元是她每个月生活、日用费等的全部开支,月月都很紧张。她懊悔地说:“库叔叔,我现在真后悔当时没好好读书。”
  库金会很同情这位姑娘的遭遇,但后悔已迟了。好在姑娘还年轻,他鼓励她工作之余,想学习还可以努力拼搏,争取成人高考。
  晚上,库金会把姑娘的事给小儿子库稳飞说了。库金会说,你哥哥读北航,我每个月给他寄500元用于他的生活费、买书和日用杂费等,衣服还全部由家中寄去。你自己每天喝牛奶、生活费和零食,再加上买书、交学费等,加起来每个月平均也是七八百元。你再看看那位姐姐,辛辛苦苦站一个月柜台,只有290元供自己支配。稳飞,你如果考不上一类重点大学,毕业后说不定还找不上那份工作,将来怎么生活呢?
  儿子听后陷入了深思。库金会知道儿子在深思,自己“说教”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库金会认为,对高中阶段的孩子进行“说教”,简直就像干一件极其复杂的大工程。没有耐心是不行的,耐心不够也是不行的。他说,他几乎每天早、中、晚都要抓住合适的机会对儿子们进行一番教育,这种教育必须见缝插针,找准机会,十分不容易。搞不好,要么是在孩子们情绪不好的时候“说教”,要么是用些老掉牙的题材和话题,都会受到儿子们的拒绝甚至嘲笑。这就迫使他在对儿子们进行教育时,要不断地多观察,同时还要不断地学一些新知识,给自己“充电”,以便在对儿子们“说教”时有新鲜素材,好引起儿子们的兴趣。为此他订阅了大量报刊,经常观看电视教育新闻和专题,把自己“培养” 成为一个知识“万金油”和业余教育通。
  库金会说,我的家教素材,几乎都是真实的,可我也为孩子们编造过一个故事,而且深深打动了他们。我说,有甲乙两个同学,在读高中时,两人都很傲气。可10年以后,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的甲同学到国外留学,顶着哈佛博士的学位回国,乙同学却因学习不努力,没考上大学,进工厂后又下了岗,只好在机场候机厅给人擦皮鞋。下了飞机的甲给乙20美元,让乙给自己擦皮鞋。乙还一再感激老同学的关照,因为20美元相当于乙擦好多天皮鞋的收入啊!乙过去的傲气,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跌得一点也没有了。
  库金会的故事,不但他儿子听后受到震动,就连库金会小儿子班上的同学听后,也受到了很大震动。不少同学明白,这个故事虽是编的,但对有些同学来说,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就会变成现实。这种可能变成现实的残酷故事,促使许多同学明白只有现在勤奋吃苦,努力考上好的大学,将来才会有实现自己理想的资本。
  家长的“自我教育”
  高考是孩子的事,对孩子加强呵护和教育,家长就算尽了应尽的责任。但库金会的家教还包括家长经常和不断的“自我教育”。提起这事,首先还得从库金会一个“残酷”的家教理论说起。
  没有不成功的孩子第十八章
  库金会认为,高中阶段对孩子的教育,其最深体会之一就是,以 “高超的家教艺术”,对孩子的所谓兴趣和爱好进行毫不留情的、残酷的、“灭绝人性”的“毁灭和打击”,家长要采取一切手段把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全部转到“用心读书”上来,使孩子一门心思围绕考试转。
  为确保孩子围着高考转,库金会为儿子提出了“不后悔”的三字名言。他说:“我们成年人在一起聊天时,一些生活不如意的人,常常爱说‘后悔'两字,尤其爱说‘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之类的话,导致今天要文凭没文凭,要好工作没好工作。还有些成年人不仅后悔自己的一生,也为孩子的一生后悔。有不少家长为子女没考上大学或考了个末流大学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后悔不已,伤心地说自己当初为什么没好好培养孩子。但世上的后悔药是买不到的!从这些家长的伤心泪、成年人的万分懊恼中,我受到了深深的教育和启示。我告诉孩子们:我们一定要做到不后悔!为自己的前途不后悔!为自己的拼搏不后悔!为一生的幸福不后悔!”
  “不后悔”成了他“说教”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大儿子库博飞高考那一阵子,几乎每天都有考试,月月都有联考,并进行“英雄排座次”,儿子的压力很大。他便经常拉着儿子的手,天天用“不后悔” 来鼓励儿子。每天中午吃完饭,他把儿子送到房东马兆华奶奶家去自学,告别时,他总要对儿子说:“咱父子今天不后悔!”
  当大儿子走进高考考场那一刻,他和儿子相互击掌,仍送给儿子一句:“无论考题难与否,只要做到不后悔!”
  2002年7月11日11点半,大儿子库博飞结束语文考试走出考场后,见到老爸的第一句话就是:“爸,我一点也不紧张,我心中装着不后悔!”
  实际上,库金会夫妇也常常为孩子的家教闹一些小矛盾。如2003 年2月13日,库金会妻子因工作忙,与库金会商量说中午不给孩子做饭炒菜,让孩子在学校买一顿吃算了。库金会不同意,坚持让妻子为儿子做饭炒菜。妻子气呼呼地说:“让孩子吃一顿学生食堂有什么不行?一天不去学校对儿子教育,儿子就能变坏吗?”库金会耐心地说: “你讲得虽然没错,一天不给孩子送饭事小,但咱们在孩子面前说过每天送饭,今天不送,咱们今天不就是失去了诚信吗?凡事一定要有恒心,做到持之以恒,才能给孩子们做好榜样。”在库金会的反复劝说下,妻子消了气,两口子紧紧张张为孩子们做好了饭菜送到学校。  库金会说:“孩子高中阶段,我们夫妻除了搞好工作,其它一切都得为家教让路。”
  我们衷心地祝愿普天下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祝愿每一个家长都是成功的家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5 07:35 , Processed in 0.09803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