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9|回复: 0

201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5 17: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list_1033_1.html (71.41 KB, 下载次数: 88)

                                        list_1029_1.html (67.05 KB, 下载次数: 94)

                                        list_1028_1.html (70.32 KB, 下载次数: 114)

                                        list_1030_1.html (66.4 KB, 下载次数: 92)

                                        list_1031_1.html (66 KB, 下载次数: 105)

                                        list_1032_1.html (66.27 KB, 下载次数: 98)

                                        list_1035_1.html (69.03 KB, 下载次数: 78)

                                        list_1036_1.html (65.94 KB, 下载次数: 90)

                                        list_1037_1.html (66.58 KB, 下载次数: 100)

                                        list_1173_1.html (64.49 KB, 下载次数: 95)

                                        list_1022_1.html (75.31 KB, 下载次数: 100)

                                        list_1023_1.html (73.62 KB, 下载次数: 90)

                                        list_1021_1.html (68.81 KB, 下载次数: 94)

                                        list_1025_1.html (80.41 KB, 下载次数: 83)

                                        list_1542_1.html (127.96 KB, 下载次数: 81)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
       
       
                  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国家开始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根据总路线精神,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一化”,即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三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 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特点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成就: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工矿业的建设成就尤其突出,建成了飞机、汽车、重型机械、精密仪器等近六百个重要项目。分布:主要项目都集中在适合重工业发展的东北地区。
       
       
                  评价:这些成就的取得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2)三大改造(1953—1956)
       
       
                  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针是积极发展、稳步前进,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实行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道路;(农业合作化)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针是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实行和平赎买政策,走统购包销、加工定货、公私合营道路。
       
       
                  意义: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完。基本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实现了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即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阶级关系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国内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共八大的路线方针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大跃进的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如:工业上掀起大炼钢铁、农业上虚报产量等。
       
       
                  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越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快求纯。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脱离我国国情,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广大群众与干部的觉悟程度,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后果:“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党在探索中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1959~1961年,出现了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严重经济困难。
       
       

                                        9011147.html (55.76 KB, 下载次数: 87)

                                        5_1.html (25.66 KB, 下载次数: 102)

                                        9015789.html (99.47 KB, 下载次数: 102)

                                        9009972.html (99.3 KB, 下载次数: 81)

                                        9014485.html (102.32 KB, 下载次数: 102)

                                        中国富豪学历也不高 个人素养最重要
                               

            更多高考资讯及备考资料在》 》新东方网高考频道
            更多新东方学校高考课程在》 》报班通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4 15:16 , Processed in 0.069578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