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4|回复: 0

2012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文化与生活单元课时复习题(附答案)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5 22: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针灸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时,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是砭石,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针灸。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事实说明
  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②自然界的物质都是文化 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是物质世界的一种自然现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②④观点错误。
  答案: C
  2.针灸属于文化中的
  ①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②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③自然科学和技术 ④语言和文字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D
  3.文化对社会有教育教化作用,但是目前“发展文化产业的口号”,似乎过分强调了文化的经济价值,掩盖了文化的教化作用。文化产业重经济利益,轻视社会价值和精神内涵的做法
  A.是错误的,因为文化产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不可兼得
  B.是正确的,因为经济建设是中心,文化是为经济服务的
  C.是错误的,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D.是正确的,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解析: A表述不科学,B、D说法错误。
  答案: C
  4.2010年4月10日至11日,“中国手机动漫产业发展与合作高峰论坛”在西安举办。在本届手机动漫论坛项目签约仪式上,3家动漫企业签订了项目目标责任书,共获得300万元财政扶持资金。这将有力推动动漫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这一事实体现了
  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C.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D.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解析: 政府及基金的扶持,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答案: C
  5.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这是因为
  ①特定的文化决定着社会发展 ②不同文化影响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③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④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①观点错误。
  答案: D
  6.2010年1月5日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在京闭幕。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在讲话中强调,新的一年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为促进改革发展,维护和谐稳定,提供思想保证、舆论环境、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③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④文化总是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 ①④观点错误。
  答案: B
  7.移居英国的李先生向英国人介绍自己的姓名时,称“中信 李”。这是因为英国人的名字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这一现象说明,不同文化影响人们
  A.知识素养的差异 B.人生观的差异
  C.价值观的差异 D.思维方式的差异
  答案: D
  8.2010年10月9日,随着采火“圣女”康辰晨通过凹面镜点燃手中的采火棒,广州亚运会圣火在北京居庸关长城的一号烽火台成功采集。此次活动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开展有益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B.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实现文明健康交往
  C.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典文化发展
  答案: A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各地志愿者纷纷前往灾区,参加救援行动。他们不计名利,不图回报,有的只是与灾区共患难的心。正是这颗心,促使他们义无反顾,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根据相关知识,回答9~10题。
  9.上述材料表明
  A.知识素养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
  B.文化环境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
  C.价值观念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D.思维方式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解析: A、B、D不为材料所体现。
  答案: C
  10.在玉树地震中为救人捐躯的香港义工黄福荣,生活并不富裕,但多年来却热心公益,足迹遍及大江南北。2002年至今,阿福消瘦的身影不断出现在为公益事业奔忙的途中。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他毅然赶往灾区,往返多次为灾区运送赈灾物资,为灾区重建竭尽全力。2010年4月8日,他才刚刚抵达玉树,到当地的孤儿院担任义工工作,正好碰上了地震,为救孩子英勇献身。从他的事迹中我们看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B.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C.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D.其形成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解析: A、B、D不合题意。
  答案: C
  11.世界少儿读物联盟有句话叫“阅读的人,他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优秀文化作品使人的体力和智力倍增
  C.读书多的人对社会的贡献就大 D.人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在科学文化素质上
  解析: B、C、D说法不正确。
  答案: A
  12.当前,我们必须坚决制止和打击破坏农村和谐环境的赌博、暴力等不良行为。同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关注和支持力度,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在农村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这样做有利于
  ①为农民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②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③发挥先进文化对农民创造幸福生活的激励作用 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①②③④都是材料中做法的意义。
  答案: D
  13.2010年4月18日,清华大学第七届学生社团文化节开幕。其中社团协会系列活动包括“服务社会,奉献爱心”、“传承文化,弘扬国粹”、“弦牵校园,舞动青春”、“携手青年,共创明天”、“挑战自我,享受拼搏”、“国际视野,本土情怀”、“创新思维,放飞理想”等七个系列活动。参加上述文化活动可以
  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塑造健全人格 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使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同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④说法错误。
  答案: A
  14.“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燃烧一代人激情与雄心的《黄河大合唱》,2010年9月19日再次在中国黄河流域九省区及其诞生地上海,由数万人同时唱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主要可以
  A.丰富精神世界 B.增强精神力量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答案: B
  15.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致,挥笔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这种诗句之所以代代相传,是因为
  A.文化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文化能影响经济政治
  D.凡是文化,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 A、C不为材料所反映,D说法错误。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6.万进培,一位退伍军人,在他的名片上,除了印有他的工作单位外,还用不同的字体印着这样一行字:原解放军黄继光连连长。“黄继光的精神对我一生都有影响”,老万说,不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每次遇到不顺心的时候,我都会想到黄继光。只要一想到他,什么想不通的事情都能想通了。要想对得起这份荣誉,就得吃别人受不了的苦,能受别人受不了的累。凡在黄继光连当过兵的,到哪儿都是好样的。“我把黄继光的名字印在名片上是为了做生意方便。不管到哪儿,只要一说当过黄继光连的连长,人家都愿意和我做生意,他们说,能当这个连的连长,证明你的品德没有问题,你不会骗我们,所以敢和你做生意。我想,这个时候我代表的已经不是我个人了,我代表的是黄继光连,代表的是军人啊。”老万将黄继光名字印在名片上的行为,以及那些因此愿意和他做生意的人的行为,是不是说明今天的人们并没有忘记战争年代的英雄,那些昔日英雄的精神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今天的我们,以及今后我们的子孙。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说明。(20分)
  答案: (1)万进培作为一位退伍军人,部队的文化氛围深深影响了他。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也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7分)
  (2)“黄继光的精神对我一生都有影响”,“凡在黄继光连当过兵的,到哪儿都是好样的”,这说明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也说明各种文化影响的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7分)
  (3)那些昔日英雄的精神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今天的我们,以及今后我们的子孙,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和深远持久的特点。(6分)
  17.2010年4月28日,第二十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四川成都闭幕,本届书博会上设立了数字出版及动漫游戏体验专馆,有近70家数字出版相关企业参展。近年来,中国数字出版业渐入佳境。新闻出版总署的数据显示,上年,数字出版的产值已经超过了传统出版业的产值,增幅达到50%。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中国的出版界得到广泛应用,催生了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新的形态,代表了今后出版业发展的方向。预计2010年中国市场将有超过500万台的电子书等移动阅读的终端售出,再加上3亿7千万学生的电子书包,数字出版业面临很大的发展机遇。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现象?(10分)
  (2)材料中反映的现象有何意义?(10分)
  答案: (1)数字出版业的快速发展及数字出版产值的增加,文化产业迅速崛起,使人们的文化消费更加丰富。这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10分)
  (2)数字出版业的快速发展及数字出版产值的增加,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有助于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10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2 18:45 , Processed in 0.06441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