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6|回复: 0

2012届高考政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一轮单元课时复习题(含答案)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5 22: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面漫画启示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要避免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危害文化生活 ②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③应提供以流行文化为主的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 ④要发展先进、健康有益的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①②④均为漫画所带来的启示,③“应提供以流行文化为主的”说法不对。
  答案: D
  2.(2011 南京模拟)一家网站就山寨文化作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38.7%的人认为复制是山寨文化的核心内容或代名词,此外,冒牌(33.7%)、剽窃(30.0%)、劣质(24.9%)等词也成为公众对山寨文化核心内容的理解。与此同时,40.8%的人认为山寨文化是一种创新,它迫使庙堂文化、庙堂产品更加注意自己产品的平民化。这说明
  ①流行文化是经典文化的基础 ②草根文化与精英文化是相对立的 ③多元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 ④人们的文化需求是多层次、多样性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对“山寨文化”的不同看法,反映出人们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多样性,③④正确,C当选。
  答案: C
  近年来,风水术又在社会上流行起来。在一些学者的论述中,把风水说成是“时空力学与宇宙科学”;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也以“风水”作发财文章。据此回答3~4题。
  3.考察历史和现实,风水术从来都不是科学,它只是一种迷信。这说明
  A.风水术并不是自古就有的
  B.风水术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
  C.风水术是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落后文化
  D.风水术在传统文化中一直是不入主流的边缘巫术文化
  解析: 风水术是一种迷信,是落后文化的表现,故选C项。A、D两项观点错误,B项材料未体现,均应排除。
  答案: C
  4.面对一些学者把风水术说成是“时空力学与宇宙科学”的观点,我们应
  A.继承传统习俗,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B.进行文化创造,实现文化创新
  C.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D.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
  解析: A、B、C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
  答案: D
  5. 2010年4月,广东江门“7 01”网络涉黄案、上海“5 22”手机网站涉黄案、江西九江“11 16”手机网站涉黄案先后审结宣判,9名案犯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至2年。我国坚持开展“扫黄打非”,是因为
  A.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B.文化市场活跃、产品日益丰富
  C.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D.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解析: A、B不是原因,材料不显示先进、健康文化,故不选C。
  答案: D
  6. 财政部2010年工作要点指出,要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国家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①是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②有利于为人民大众提供喜闻乐见的文化 ③有利于活跃人们的文化思想 ④能够激发人们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答案: D
  据报道,昔日曾活跃在村头乡间的歌声、戏曲声、锣鼓声、电影声已越来越多地被麻将声、猜拳声所替代。农村一些地方出现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报难。群众喜爱的乡村文化站也因经费短缺、设备简陋而形同虚设。据此回答7~8题。
  7.最能概括上述材料中的现象的是
  A.农村文化事业与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相适应
  B.农村居民素质低下
  C.文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小
  D.农民物质生活落后
  解析: 注意把握材料主旨。
  答案: A
  8.上述农村文化生活中的现象
  ①反映了我国农村封建思想的残余根深蒂固 ②不利于弘扬农村新风,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③启示我们应大力发展农村先进文化 ④告诉我们应繁荣农村文化市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①和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 B
  从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底,全国“扫黄打非”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九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运用相关知识,完成9~10题。
  9.国家有关部门开展的上述专项行动
  ①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客观要求 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③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有利于创造培养“四有”新人的文化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故②排除。
  答案: D
  10. 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会严重危害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为避免网络低俗文化的影响,我们青少年应
  ①倡导经典文化,抵制和拒绝流行文化 ②拒绝网络文化,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 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④提高辨别和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 ①②做法错误。
  答案: D
  11. 2010年4月27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2 985名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劳动者身上蕴藏的劳模精神,始终是时代和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必将使伟大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拥有更强大的引擎。这体现了
  A.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临多种选择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C.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才是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
  D.我国人民越来越渴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解析: 劳模精神,必将使伟大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拥有更强大的引擎,体现了B。A、C、D不能为材料体现。
  答案: B
  12.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文化以“拿来主义”的胸怀汲取了创新、开放、改革……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因子并自我更新、自我超越,成功地实现凤凰涅槃,融铸成一种恢宏磅礴的新文化。中华文化重新虎啸龙腾,雄风磅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让中华文化重新虎啸龙腾,雄风磅礴,主要在于中国共产党
  ①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②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以人民革命实践为基础 ④以人民群众为创造主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C
  2010年4月23日是第十五个世界读书日,我国政府倡导全民阅读活动进入第五年。国家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全民学习。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运用相关知识,完成13~14题。
  13. 倡导全民阅读的意义在于
  ①有助于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②有助于从根本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 ④有助于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②错在“根本”上。
  答案: C
  14.从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上看,倡导全民阅读有助于人民群众
  ①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②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③获得一定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  ④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③不符合题目的要求。
  答案: B
  15.温家宝总理曾指出,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这是因为
  A.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B.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C.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相互决定
  D.科学文化修养越高,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就越高
  解析: B不是材料反映的内容。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决定的关系,故C不选。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并不是说,一个人的科学文化修养越高,其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也就越高,故D观点错误。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6.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先进文化力量,使中华民族充满生机与活力。
  (1)说明上述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12分)
  (2)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指出我们应如何发展先进文化。(8分)
  答案: (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因此,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4分)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4分)③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能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鼓舞斗志。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先进文化力量,使中华民族充满生机与活力,是上述道理的体现。(4分)
  (2)①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2分)②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2分)③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2分)④要动员全体人民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分)
  17.材料一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强国必先强教。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系着民族素质和国家未来。教育不普及不提高,国家不可能强盛。这个道理我们要永远铭记。
  材料二 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纲要》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确定了到2020年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把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按照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明确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6大发展任务,同时还部署了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发展任务。
  (1)结合材料一,指出我们要优先发展教育的文化生活依据。(12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指出我们应如何更好地发展教育事业。(8分)
  答案: (1)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发展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需要,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4分)②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4分)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4分)
  (2)①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教育事业中的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指导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4分)②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4 06:23 , Processed in 0.06556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