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9|回复: 0

2012届高考政治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单元复习题(有答案)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5 22: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从2010年2月15日开始,“文化中国 四海同春”艺术团分赴北美、南美、欧洲、亚洲和大洋洲有关国家演出,通过展示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与海外侨胞及外国友人共贺新年。据此回答1~2题。
  1.海内外华人共贺新年、欢度春节
  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是中华民族文化成就的标志 ④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财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答案: A
  2.中国春节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正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关注、参与。由此可以看出
  A.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B.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可能具有世界的意义
  C.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
  D.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解析: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答案: C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据此回答3~4题。
  3.我国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A.是为了扬中华民族之名 B.是为了保护本民族独享独有的文化财富
  C.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D.是为了展示世界文化的魅力
  解析: A、B两种说法不正确,D不为材料所反映。
  答案: C
  4.目前,我国有38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文化遗产
  ①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有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主要被用来开发旅游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 ②是指庆祝民族节日与题干主旨不符。文化遗产的作用中,经济效益不是主要的,故④错误。
  答案: C
  5.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下列属于文化传播途径的是
  ①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 ②通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传播文化 ③通过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进行文化传播 ④通过展销图书的文化活动进行文化传播
  A.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①②③④都属于文化传播的途径。
  答案: D
  6.目前,上海所有轨道交通线路的站台和部分列车已经开通地铁电视。地铁电视的节目以新闻资讯为主,辅以公众服务类节目,为世博会提供了很好的宣传氛围。这说明
  A.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B.现代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文化的区域性
  C.文化传播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D.各种文化传播方式具有各自的特点
  解析: 地铁电视属于大众传媒。
  答案: A
  7.2010年春,“G族”异军突起。G族,泛指3G时代常使用手机上网、阅读、音乐视频等功能的人群。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手机网等,都通过手机网络,实现了中国两会传播的全球落地。这表明
  ①大众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②大众传媒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③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大众传媒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答案: C
  8.2010年4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时建议,全面深化中俄人文合作。精心办好“汉语年”各项活动,同时进一步探讨推进中俄人文合作的新举措新方式。上述建议
  ①是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②遵循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④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解析: ①②③④都与上述建议密切相关。
  答案: B
  9.2010年10月7日,在庆祝中意建交40周年和“中国文化年”开幕音乐会上,“东西方在歌剧中相遇”是第一个节目。京剧与西方歌剧咏叹调的选粹“联袂登场”。中国三位著名京剧演员和三位优秀歌剧演员分别以风格迥异的精彩演唱,以及对照鲜明的服饰与化妆,为全场观众演绎了一场中西文化合璧的精品节目,获得观众经久的掌声。这表明
  ①中国文化已成为世界主流文化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中意文化已经消除了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有关知识。①④明显错误;京剧和歌剧是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它们“联袂登场”表明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中西合璧的演出获得意大利观众的掌声,表明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故选B。
  答案: B
  10.2010年10月9日,温总理在伊斯坦布尔参观了闻名于世的蓝色清真寺和圣索菲亚教堂。在参观中,温总理认真听取有关情况介绍,赞扬这两个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体现了土耳其灿烂的文化和人民的聪明才智。文化遗产
  A.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B.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C.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D.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遗产的地位,考查考生的识记和辨别能力,属于容易题。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故选C。
  答案: C
  11.2010年6月11日,南非世界杯开幕式在约翰内斯堡足球城体育场正式拉开帷幕。在现场,人们感受到10万人欢乐起舞,大声高唱的热闹气氛。非洲歌声彰显了原汁原味的天籁之音,向人们展现独特的非洲风情,同时开幕式也突出了参加本届世界杯的六支非洲球队所在国家的元素。这说明
  A.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B.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精粹
  C.保持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举办体育活动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解析: B、C、D观点均错误。
  答案: A
  12.世界杯的南非成为多元文化的交汇点,人们在友好的气氛中欣赏美妙的音乐,感受文化的多样性。这说明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能够和睦相处、相互交融 ②民族文化起着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③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得到各国认同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②与题意不符,③的说法不符合实际。
  答案: C
  13.2010年6月12日是我国的第五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题为“文化遗产在我身边”。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保护文化遗产是政府应该履行的文化职能 ③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②是从政治生活角度。
  答案: B
  14.通知要求,各地要组织好博物馆、纪念馆的免费开放,并举办相关讲座和特别展览,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这一做法
  ①体现了我国重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②能够提高人民群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③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 ④说明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④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答案: A
  15.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是“一只火凤凰顶着一个火红的太阳”,核心理念是“五羊圣火”,会徽设计融入了中国文化特色和岭南文化元素,为广州、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贡献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这表明
  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要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异和个性
  C.不同区域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 D.世界各国的文化逐渐趋同
  解析: D错在“趋同”,B、C不为材料所反映。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6.材料一 2009年12月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南亚文化论坛”上,中印文化交流是核心议题。参加此次论坛的两国学者认为,中印文化底蕴深厚,古老而有生命力,又各具特色。两国应该通过文化交流推动人民的相互学习,促进文化的相互借鉴,为维护世界的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材料二 作为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纪念活动之一的“中国节”,2010年4月20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古城堡拉开序幕。在中印两国2000多年的交往史中,文化交流成为柱石。印度佛教、音乐、文学等相继传入中国;中国的蚕丝、瓷器、音乐等也传入印度。文化上的交流和学习促进了友谊的传播与加深。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
  (1)如何看待中印文化的特色。(10分)
  (2)如何加强中印间的文化交流。(10分)
  答案: (1)①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没有中印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②中印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中印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各具特色。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在当今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情况下,面对中印文化的各具特色,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10分)
  (2)①教育、商业贸易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发展经贸关系、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等方式加强中印间的文化交流。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中国和印度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③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印度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印度。(10分)
  17.上海世博会各参展国与国际组织在展馆设计和建筑上,创意独特,并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表达了中华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尼泊尔馆则截取了其首都加德满都在两千余年历史中,作为建筑、艺术、文化中心的几个辉煌时刻,通过建筑形式的演变来展现城市的发展与扩张;非洲联合馆带您进入充满神秘色彩的新奇而陌生的非洲大陆……这些展馆又不约而同地凸显了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经济理念,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上海世博会各展馆设计理念反映的道理。(10分)
  (2)有同学欣赏了上海世博会各国展馆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唯有中华文化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请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这一观点。(10分)
  答案: (1)①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上海世博会各展馆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②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上海世博会各参展国与国际组织在展馆设计和建筑上,创意独特,体现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10分)
  (2)①上海世博会中国展馆的设计和建筑展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们应当认同和尊重本民族文化,为中华文化而自豪。②各国展馆的设计和建筑集中展示了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我们也应该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题目中观点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10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6 03:07 , Processed in 0.06419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