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7|回复: 0

2012届高考政治第一轮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单元课时复习题(有答案)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5 22: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10年6月1日,一列火车从杭州火车站出发,沿着汉使张骞的脚印,重新踏上古老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交融古代人类四大文明,把黄河流域文化、恒河流域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融合贯通。据此回答1~2题。
  1.对比古代人类四大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大约在公元初年,古老的两河流域文明最终湮灭了 ②印度文化因外族入侵而外族化 ③埃及文化融入了其他文明 ④古老的中华文化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答案: D
  2.虽然在近代中国古老的文明遭遇了衰微的过程,但随着祖国六十多年的建设,古丝绸之路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中华文化焕发了新的生机。这告诉我们
  A.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特的辉煌历程
  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C.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D.只有中华文化才能和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
  解析: A与材料无关,B、D说法不科学。
  答案: C
  3.经历了日本殖民者推行“奴化教育”和“皇民化运动”,又经历了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期间20年的“去中国化”和“台独”教育,导致台湾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认同下降、对国家概念模糊。此次活动就是要向台湾民众特别是青少年诠释两岸不可分割的历史和文化渊源。这说明
  A.只有保持中华文化的血脉不断才能增强民族凝聚力
  B.只要能保持相同的中华文化两岸就能实现统一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魅力
  D.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实现两岸和平与发展的前提
  解析: 向台湾民众诠释两岸不可分割的历史文化渊源有利于保证台湾与中华文化的血脉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
  答案: A
  4.从明代万历十年算起,相继在河南境内产生、存在和流行过的各类剧种有近80个之多,其中戏曲剧种约65个,属本土产生的占三分之二。四百多年来几经兴衰,几多蜕变,目前仅剩37个剧种,其余均已消亡或退出河南。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推进中华文化繁荣必须多发展地方戏剧 ③必须弘扬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④“封闭主义”不利于中华文化的发展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 ②对推进中华文化繁荣的理解错误,“封闭主义”是指拒绝外来文化,④不为材料所体现。
  答案: A
  5.2010年5月22日,青岛首届写字节正式拉开帷幕,期间有数万人提笔写汉字,回味中国传统文化,目的是增强大中小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之所以重视汉字传承,是因为汉字
  ①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③见证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④为今天中华各民族所通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②错误,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答案: C
  6.现在书法已经成为了一门艺术,一门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乐趣,我们可以把书法当做一门学问去研究、去学习,同时也可以通过书写汉字增强孩子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开展汉字书写教育活动的原因是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健全人格 ③汉字的发明使得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④可以增强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包括汉字在内的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答案: D
  7.2010年5月27日,由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等单位发起的大型采访报道活动“东南西北风——中华文化之旅”,在河南省郑州市正式启动。西南北风——中华文化之旅”的命名,就是取中华文化包罗万象、海纳百川之义,引领大家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之中进行一次神圣的巡礼。包罗万象、海纳百川体现了中华文化
  ①博大精深 ②源远流长 ③包容性 ④地域特色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 包罗万象、海纳百川既能显示中华文化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又能显示其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答案: C
  8.中华文化之旅活动选择中原城市郑州为起点,是因为中原是中华民族最早的聚居地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轩辕黄帝在此掀开了中华文化五千年文明史的第一页,同时也造就了影响深远的中原文化,而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或远或近、或多或少、或隐或显都与中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原文化与中华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体现了
  ①中原文化是其他民族文化之根 ②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具有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 ③中原文化既有自己的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④中原文化对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解析: ①②不符合设问“中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联系”的指向。
  答案: D
  9.2010年7月30日,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在上海为“三钱”画了一个完美而绝唱的句号。以“三钱国魂”“三钱力量”“三钱榜样”为内涵的“三钱精神”
  ①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②是自强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③是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的体现 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中华民族精神是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的体现,③不选。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④不选。
  答案: A
  10.法国政府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定为遗产日,用各种方式对自己的文化遗产进行纪念,但绝不涉及商业。后来,欧洲的很多国家如德国、荷兰、比利时等纷纷效仿。我国也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还新增了中秋等法定假日。上述材料告诉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
  A.发挥共同理想的引领作用
  B.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C.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D.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和欧洲一些国家都十分重视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故B符合题意。
  答案: B
  11.当前,我们必须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使各族人民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①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②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③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④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12.加拿大时间2010年2月26日,中国选手王濛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的决赛中摘得金牌,成绩是1分29秒213。至此,中国短道速滑女队包揽了本届冬奥会女子全部四个项目的金牌,成为第一个囊括女子短道速滑全部4枚金牌的队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体育离不开发达的经济和先进的文化 ②体育文化事业与国运密切相关,国运昌则体育兴 ③中国体育健儿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④成绩的取得会激发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①②③④说法都正确。
  答案: A
  13.在冠军们的背后,还有一批无名英雄——陪练。他们选择了牺牲,选择了寂寞和奉献,对他们而言,“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这表明
  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②只有拿冠军为国争光,才是真正的爱国 ③爱国与在本职岗位上踏实工作是一致的 ④中华民族精神渗透于具体工作当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②说法太绝对。
  答案: D
  14.(2010 会昌模拟)2010年3月4日,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舰编队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护航行动是维护国家利益、保护远海运输线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重大军事任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表明中国人民具有
  A.伟大的民族凝聚力 B.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C.反对霸权的斗争精神 D.勤劳自强的高尚品格
  答案: B
  15.“心心融合为大心,手手坚持成坚障。”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特大地震,党中央发出了“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的全国总动员令。“三年重建任务争取两年完成!”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的庄严承诺掷地有声。这反映了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B.团结统一精神在中华民族面临危难之时迸发出巨大力量
  C.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D.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综合国力竞争的最高尺度
  解析: 全国支援灾区重建体现了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6.2010年4月23日,我国拉开“中国古代书籍史”展览的序幕。展览以展板和实物相结合的形式,展现光辉灿烂的中国书籍历史。从商代的“四方风”甲骨到清乾隆年间木活字印本《红楼梦》,多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典籍尽收其中。独具中国特色的古籍制作技术和古籍装订形式,如传拓、雕版、活字,卷轴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形象展示中国书籍形制的变迁。
  (1)“中国古代书籍史”的辉煌历史说明了什么?(8分)
  (2)怎样理解“多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典籍尽收其中”。(12分)
  答案:(1)“中国古代书籍史”的辉煌历史说明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我国历史上编纂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仅有。(8分)
  (2)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12分)
  17.2010年4月27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2900多名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以赤诚之心、辛劳之力、创造之功,为企业、为社会、为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一代又一代先进模范人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
  (1)为什么要对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进行表彰?(10分)
  (2)为什么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10分)
  答案: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通过对各行各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表彰,可以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10分)
  (2)劳模精神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正是这种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精神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大力弘扬劳模精神,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勇往直前,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0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8-7 15:38 , Processed in 0.07072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