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81|回复: 3

高中地理知识总结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6 12: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的地形〗
  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中国的气候〗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京杭运河概况。
  知识要点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
  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阶梯 界线 主要地形 海拔
  一 昆、祁、横 高原、盆地 4000米以上
  二 ↓ 三大高原、三大盆地 1000-2000米
  三 雪、巫、太、大 三大平原、三大丘陵 500米以下
  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 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 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
  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
  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
  总结: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
  ⒋ 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
  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⑶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多在我国西部。
  ⑷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注意]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它们由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
  ⑹山脉构成地形骨架(用简单示意图表示)
  山脉名称 两侧地形区名称
  西侧 东侧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东北高原
  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巫山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雪峰山 云贵高原 江南丘陵
  横断山脉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贺兰山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南侧 北侧
  天山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昆仑山 青藏高原 塔里木盆地
  阴山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秦岭 汉中谷地 黄土高原
  南岭 两广丘陵 江南丘陵
  祁连山 柴达木盆地 河西走廊
  ⒌ 主要地形:
  (1)四大高原:(落实到地图上)
  名称 位置和省、区范围 海拔 主 要 特 征
  青藏高原 位于西南部,介于昆仑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青海西藏全部、四川省西部 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世界最高大高原,高寒、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内蒙古高原 位于北部,大兴安岭以西,向西延伸到祁连山麓;内蒙古大部、冀甘宁一部分 1000米左右 我国第二大高原,最平坦的高原,风力作用强烈,西部风蚀地貌典型
  黄土高原 西起祁连山东端,东到太行山麓,北邻内蒙古高原,以长城为界,南到秦岭;山西省全部、陕甘宁一部分 1000-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世界黄土分布最广,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 云南省东部、贵州省大部分 1000-2000米 地势西高东低,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蚀作用强烈,多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不平,有许多“坝子”
  [补充]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地质时期强劲的偏北风从北方干旱地区吹来的,是风力沉积作用的产物。黄土层土质疏松,加上地面植被破坏,长期以来,地表受雨水冲刷,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状态。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水旱灾害频繁,农业落后,许多地方人民生活贫困。但这里又是我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煤、铁、有色金属等储量丰富。这里的人民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和气候较为干旱的特点,开凿窑洞。窑洞冬暖夏凉,是很好的居住场所。
  云贵高原上广泛分布的石灰岩长期受流水的溶解侵蚀,形成峰林,溶洞、石林等奇异的喀斯特地形,云南的路南石林、广西桂林山水等都是著名的喀斯特景观旅游区。但是云贵高原峰岭众多,地面崎岖,土壤瘠簿,不利于农耕。只有一些小的山间盆地,被当地人称为“坝子”,比较平坦,是当地主要的耕作业区。地面有漏斗,地下多溶洞、地下河等,地质条件复杂,地表水易渗漏,并给修建水库,工程建设增加了很大难度。
  (2)四大盆地
  名 称 位置与范围 海拔 主 要 特 征
  塔里木盆地 昆仑山与天山之间;新疆境内 1000米 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世界最大的流动沙丘区)和最大内流河,封闭严密、干燥
  准噶尔盆地 阿尔泰山、天山之间;新疆境内 500米 面积第二大盆地,西北有缺口,相对湿润,沙漠、戈壁面积较小,北部有一条外流河,多为固定沙丘
  柴达木盆地 昆仑山、祁连山之间;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 3000米左右,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高原盆地 我国地势最高盆地,大部分为沙漠、戈壁,东南部多盐湖和沼泽地,有“聚宝盆”之称,石油、有色金属矿、盐矿资源丰富。
  四川盆地 东是巫山,西是横断山,北是大巴山,南是云贵高原;四川和重庆境内 500米以下 也称“紫色盆地”,最湿润的外流盆地,多低山丘陵,西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
  [补充]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边缘的高山山麓地带,许多地方受高山冰雪融水的滋润,形成一连串小块绿洲,是新疆主要的农牧业区。其中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处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是沟通亚欧大陆的一段“绿色通道”。
  四川盆地在地质史上是一个大湖盆,后来由于湖水外泄、下切,形成了三峡。
  成都平原,是岷江的冲积扇平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物产富饶,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3)三大平原
  名 称 范围 主 要 特 征
  东北平原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 我国面积最大、地势最高(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深广,多沼泽低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我国商品粮率较高的商品粮基地。
  华北平原 北是燕山,南到准河,西起太行山,东至渤海。 我国最完整的平原,由黄淮海冲积而成。地势低平(多在50米以下),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 巫山以东到海滨,沿江分布呈狭长形 我国最低平的平原(多在50米以下,下游长江三角洲则海拔在10米以下),河湖密布,为著名水乡
  (4)三大丘陵
  位置 风景旅游区
  辽东丘陵 辽东半岛上 千山
  山东丘陵 山东半岛上 泰山
  东南丘陵 我国东南部,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等,面积最大 黄山、庐山、武夷山、“桂林山水”
  [注意]利用:①缓坡开辟梯田果园或栽培经济林木;②发展旅游业;③发展林业、畜牧业
  (5)地震、火山、泥石流
  名称 分布
  地震 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西部青藏高原和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4、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火山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南部、东北山区、台湾、海南岛等地
  泥石流 多产生在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替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5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160
发表于 2016-7-26 12:45: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1、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季节 分布特点 形成原因
  冬季1月 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漠河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0℃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秦岭-淮河一线 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低,因而北方获得热量大大小于南方,气温低得多;
  ②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深受冬季风影响,更加剧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去,冬季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和频度都大为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可与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进行对比)
  夏季7月 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 ① 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我国南方正午太阳高度仍大于北方,但北方的白昼却比南方长。太阳照射时间和获得太阳光热量南北相差不大。
  ② 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青藏高原等山地气温低,原因:地势高
  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原因: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②沙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
  2、 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
  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 范围 ≧1000℃积温 作物熟制
  热带 琼全部和台南部、粤南部(雷州半岛)、滇南部(西双版纳) >8000℃ 一年三熟,我国热带作物和热带经济林的重要产区
  亚热带 秦淮一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青藏高原以东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两熟或双季稻。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我国水稻、油菜及亚热带水果、经济林的重要产区。
  暖温带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即鲁全部和陕、晋、冀大部分和南疆 3400-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我国冬小表、玉米、谷子及温带水果(苹果、梨、葡萄等)的主产区。
  中温带 吉全部和黑、辽、内蒙古大部,北疆 1600-3400℃ 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甜菜、玉米、谷子、高粱
  寒温带 黑、内蒙古的最北部 <1600℃ 一年一熟。生长期较短的早熟作物为主: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高原气候区 青海、西藏大部和四川西部 <2000℃ 一年一熟。青稞等
  3、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基本特点(规律) 原因 影响
  名称 内容
  空间分布规律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渐少 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是夏季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 东南部湿润,愈向西北部内陆越干燥
  时间变化 季节变化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月到9月的夏秋季节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少 使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或来的早,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南涝北旱
  年际变化 各地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干旱地区最大 夏季风进退的规律反常所造成的
  降水的南北差异 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长 由夏季风形成锋面雨带进退规律决定的。 形成北方的春旱、夏涝;江淮地区的梅雨和伏旱
  [注意]关于降水分布,有三条界线比较重要:a.800mm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温润区。是我国主要的水田作业区,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以旱作农业为主;b:400mm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此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也是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c: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此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年降水量200mm以下的地区,多为荒漠地区,除有灌溉水源的绿洲以外,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十分荒凉。
  4、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
  ⑴锋面雨带的形成: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
  ⑵锋面雨带的移动:五月,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
  注图中阴影与非阴影的分界线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注意]除了夏季风进退及由此而形成的锋面雨以外,地形和台风也是影响我国降水的因素。例如: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火烧寮,就位于正对东南季风的山谷迎风坡地带;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吐鲁番——托克逊,则位于深居内陆的盆地中,地形闭塞,降水极少。另外,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也往往带来大量降水。
  5、干湿地区划分及分布
  我国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自东南向西北分布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和植被
  湿润区 >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东南大部、东北的东北部 气候湿润,森林
  半湿润区 400-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气候较湿润,草原和森林
  半干旱区 200-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份 气候较干燥,主要为草原
  干旱区
       







  中国人文地理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地理位置。国土构成。行政区划。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中国的人口增长和分布。中国的人口政策。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中国的农业和工业〗
  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
  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条件。
  〖中国的交通、商业和旅游〗
  中国主要交通运输线、铁路枢纽和港口。
  中国主要商业中心,主要进出口商品,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
  中国的旅游资源。
  〖中国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知识要点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
  这部分知识具有量大、难度低的特点,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在高考中这部分知识直接出现的概率很小。但是它却是学习整个中国地理的纲、基础、知识的落脚点。
  1、中国的位置:
  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大部分在温带,南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2、中国的疆域:
  ⑴ 面积广大,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还有37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300万平方千米专属经济区)。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国。
  ⑵ 领土四至
  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多)
  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附近)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多)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附近)
  南北跨纬度近,约5500千米,东西跨经度多、约5000千米,是一个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度。
  3、疆界和邻国
  ⑴ 陆界和邻国:
  我国陆上国界长达2万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从鸭绿江口开始到北仑河口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参照地图册)。
  [注意]我国已于2004年3月承认锡金是印度的一个邦。
  邻国名称 所属区域  与中国相邻的省 地理特征
  朝鲜 东亚  辽宁、吉林 半岛国
  俄罗斯 相邻部分属北亚 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蒙古 东亚  内蒙古、甘肃、新疆 内陆国
  哈萨克斯坦 中亚  新疆  均为内陆国,哈萨克斯坦为世界最大的内陆国
  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阿富汗 西亚  新疆  内陆国(目前世界热点)
  巴基斯坦 南亚  新疆  临海国、与我国相邻的是克什米尔的巴控区
  印度 南亚  新疆、西藏 临海国(重点国家)
  尼泊尔 南亚  西藏 内陆山国,以喜马拉雅山与中国分界,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尼边界
  不丹
  缅甸  东南亚  西藏、云南 临海国,怒江流入缅甸后为萨尔温江
  老挝  东南亚  云南 内陆国,澜沧江流入缅甸、老挝后为湄公河
  越南  东南亚  云南、广西 临海国
  ⑵ 海上疆界和隔海相望国家:
  我国有18000千米长的海岸线,对于我国的海上疆界同学们应了解如下几个概念:
  临海:和大陆直接相临的海域。我国的临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太平洋、南海。这里应注意我国台湾岛的东部与太平洋直接相临。(广阔的太平洋给我国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对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及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产生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领海:国家领土在海中的延伸,属于国家领土的一部分。领海的范围是从大陆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12海里。国家对领海行使主权。
  内海:如果边缘海或海峡完全属于我国领海,则为我国内海。我国的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专属经济区:从大陆海岸基线向海中延伸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所属国家具有勘探、开发、使用、养护、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自然资源的权利,对人工设施的建造使用、科研、环保等的权利。其它国家仍然享有航行和飞越的自由,以及与这些自由有关的其他符合国际法的用途(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等)。
  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渤海海峡
  半岛:我国的半岛自北向南有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岛屿:我国是世界上岛屿众多的国家之一。我国90%的岛屿分布在东海和南海。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分别是我国第一、第二、第三大岛。舟山群岛、庙岛群岛、澎湖列岛、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四大群岛。浙江省是我国岛屿分布最多的省。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注意]关注“海岛争端”
  在东海、黄海地区,我国与朝鲜、韩国、日本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我国的钓鱼岛则仍被日本占据着。
  南海地区的形势更为复杂。目前,在南海地区,各国的专属经济区相互重叠交叉,我国的海洋权益受损最严重。
  目前,日本不但在东海钓鱼岛问题上态度蛮横,而且其海上自卫队走出国门,南下与东盟国家在马六甲海峡开展联合巡逻和联合军演,插手南海地区事务。
  近年来,印度的军事战略有所调整,以“控制印度洋”为中心,同时开始执行“向东看”政策。印度加紧建设远洋海军,并已经“东进”南海海域,与越南等国进行联合军事演习,颇令周边感到不安。
  4、我国的行政区划
  三级行政区: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注意]这是我们学习的难点,建议同学们通过经常看电视(天气预报)、报刊、多看地图、多做填图练习和拼图游戏等方式,熟练掌握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位置、大小、轮廓特征等以及他们的简称、省会所在地城市等。
  第二节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1、中国的人口
  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中国人口(2000年)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在135人/平方千米以上,人口密度远大于俄、加、美、巴等国家。
  [注意]2005年1月6日“中国13亿人口日”
  我国人口(包括人口增长、人口分布、人口问题、人口迁移)是高考试卷经常涉及的内容。
  ⑴人口分布:(掌握腾冲-黑河一线):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城乡分布: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我国约有三千多万华侨和华人生活在国外。侨胞的原藉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
  ⑵人口增长: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加快,庞大的人口数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所以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主要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其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⑶人口问题: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目前,人口已成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有:①人口增长过快。每年国家所产生的新增财富很大一部分为新增人口所抵消。国家、社会、家庭面临沉重的负担,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资源、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②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目前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大约占1/3,仍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城镇人口最多的国家。今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还将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我们又要防止城市人口膨胀所带来的城市问题。所以,国家对城市发展的方针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有特色的新型乡镇。使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城乡人口合理布局。③人口迁移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目前,我国每年都有数千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形成了特殊的“民工潮”。民工流动一方面使城乡差别缩小,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同时也使农村过剩劳动力部分得到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也给城市就业、交通、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社会治安等带来很大压力。④人口老化。近年来,我国人口老化、老年人口增加的趋势发展很快。人口老化将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同时,如何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娱乐、社会福利、医疗保障等问题,使老年人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补充]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有六个方面的特点:①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②城市化发展较快。③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④老龄化进程加快。⑤少数民族人口有较快增长。⑥家庭户规模继续减小。
  2、中国的民族
  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各民族的地区分状况: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多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民族政策:我国实行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的政策。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加快发展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
  第三节  中国的农业和工业    
  1、中国的农业
  主要内容见已发的农业相关内容补充
  ⑴ 种植业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耕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在我国,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种植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它一方面要求有适宜耕作的土地,一般要求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丰富,灌溉便利;另一方面要有足够的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光照、热量和水分,世界上农业发展较早、农业发达的地区多分布在降水适中的热带、温带平原地区。我国的种植业区也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区。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在耕作制度、农作物种类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分布 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成因 这些平原地区,属于我国季风区,温度和降水条件好,属湿润和湿润地区,同时平原广阔,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地区差异 北方 南方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主要是旱地,灌溉多采用水浇形式。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甜菜等。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主要是水田,广泛种植水稻。此外,棉花、油菜、甘蔗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也较广。大部分地区一年两熟至三熟
  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的需要量大米,人口增长快,人均粮食产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对粮食产量影响很大
  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 ①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②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我国的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是多种多样的,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因此,要积极发展多种经营。我国的农业生产是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相应地建成立了九大商品粮基地,和商品糖、油、棉等基地,以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同时,还要贯彻"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方针。
  B.我国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的比较
  基地类型 分布地区
  商品粮基地 九大基地:①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②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江淮地区;③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商品棉基地 五大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平原;南疆
  油料作物基地 花生 重要性居于首位;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山东产量最多
  油菜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有“北移南迁”的趋向,如黄淮海平原,辽、黑及华南地区
  芝麻 主要在河南
  胡麻 西北内陆地区
  糖料作物 甘蔗 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台湾、广东、福建、四川、云南、海南是主要产区(热带、亚热带)
  甜菜 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四个省区(中温带)
  出口商品基地 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太湖平原、闽南三角洲地带、珠江三角洲;种植花卉、蔬菜、水果,发展塘鱼禽畜生产。
  C.中国的粮食问题和主要的解决途径
  粮食生产是我国种植业的主体,在整个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粮食是我国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我国有近13亿人口,粮食需求量大。目前,我国粮食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粮食产量还只有400千克,刚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自然灾害频繁。因此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也是实现农业生产合理布局的关键。
  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是:①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②要实施科学种田,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③在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面向市场,调整农作物品种和农业结构,一方面满足人民生活的丰富多样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广大农民的收入真正得以提高。④要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量。例如:使用优良种子,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等。
  ⑵ 林业
  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多种原材料、食品、饲料,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历史上,我国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长期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战争及自然灾害等因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的少林国家。近年来,我国在植树造林和保护天然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实行“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的政策、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政策等。加快实施“141”绿色工程建设。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①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②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③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例如:温带的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辽宁等省);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亚热带的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南部沿海各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海南还出产椰子。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是我国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
  ⑶ 牧业
  我国畜牧业可以分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类。
  我国的牧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半干旱、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是我国四大牧区。著名的优良畜种有内蒙的三河牛、三河马;新疆细毛羊、宁夏滩羊、藏绵羊、牦牛等。
  农耕区畜牧业主要是指农民家庭饲养的猪、牛、羊以及鸡、鸭、鹅等家禽。目前,我国农耕区畜牧业在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位,我国的猪、牛、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⑷ 水产业
  水产业包括淡水水产业和海洋水产。根据生产方式又可分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两大类。我国的水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发展水产的水域条件优越,陆地上河湖面积广大,养殖历史悠久;海洋方面,自北而南,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广阔水域。
  [注意]影响我国东南部水产业分布的因素:
  水产业分布受自然条件(主要是水域面积)、人口、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①自然条件:东南部临海,水域宽广,大陆水域的3/4在东南部。
  ②人口:东南部人口稠密,居民有食鱼的爱好。
  ③社会经济条件:城市多,交通便利,消费市场广阔。
  ④技术:水产捕捞、加工的技术水平较高。
  ⑸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人均农产品占有量尚比较低;b“靠天收”“靠天养畜”的局面尚没有根本扭转。农业综合生产力尚比较低,抗灾能力,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还不高,农业生产波动较大。c农业结构尚不合理,种植业比重太大,林、牧、渔业比重太小。d农业“新,特,优”产品尚比较少,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e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如耕地减少、土壤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沙化;森林面积减少等,使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日趋频繁。
  [补充]中国农业地理的综合分析
  一、东北区(黑、吉、辽)
  1、自然条件分析
  (1)长冬严寒但夏季温暖,日照时间较长,一年一熟;年降水量平均达400—600mm,属湿润半湿润区,灌溉水源充足。
  (2)东北平原地势低平,土层深厚,遍布肥力较高的黑土,对农业机械化耕作极为有利。
  (3)冻土广布,保证了土壤有较好的墒情。
  (4)沼泽地面积很大,也已通过排干水分来开发利用,但在开发中也引起了气候变干,所以沼泽地开发不宜过量。
  (5)本区纬度较高,热量资源不足,农作物在秋季降霜早或春季温度低时会受到低温冷害,农作物大幅减产。
  2、农业特色
  (1)以玉米、春小麦为主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
  (2)以大豆、甜菜为主要经济作物,大豆产量占全国的1/3以上,出口量占全国90%以上,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大豆产区。甜菜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以松嫩平原为最多。
  (3)其它经济作物有亚麻、柞树(柞蚕)、苹果、烤烟等。
  二、黄河中下游区(陕、晋、豫、鲁、京、津)
  1、自然条件分析:
  (1)多数地方属于暖温带,夏季气温相当高,农作物多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大部分地区雨季短,降水集中在七、八两月,春旱(春季和初夏干旱)威胁农业生产是个普遍问题。由于气候比较干燥,多数地方灌溉水源不足。
  (2)华北平原、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的许多地方,盐碱危害很严重。
  (3)黄土高原的黄土由较细的粉沙颗粒组成,便于耕作,黄土含有不少氮磷钾等养分,比较肥沃。但土质疏松,地表无植被保护,水土流失严重。
  2、农业特色:
  (1)冬小麦、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其次是渭河平原、汾河谷地。黄土高原谷子种植较多,山东丘陵和低山甘薯种植较多。
  (2)棉花是本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冀、鲁、豫三省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和商品棉基地,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也是重要的产棉区。本区植棉的有利条件:夏季气温高,对棉花生长有利;秋季晴天多,对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也有利;再加上粉沙性的土壤适宜棉花根系的生长发育。
  三、长江中下游区(湘、鄂、赣、皖、苏、浙、沪)
  1、自然条件分析:
  (1)淮河以北是暖温带,其余都属亚热带,夏季气温很高,江汉、洞庭湖、鄱阳湖等平原,周围山岭环抱,不易散热,都以炎热著称。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淮河以北是半湿润区,其余都是湿润地区。春末夏初,梅雨适时适量,对水稻生长更为有利,如果梅雨过短或过长,就会出现旱灾和涝灾。进入7月,梅雨结束,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天气晴燥,形成伏旱,此时,热量充足,蒸发量大,农作物生长旺盛,必须保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所以抗旱任务很重。
  (2)平原广阔,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
  (3)江南丘陵红壤广布,红壤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重,我国南方主要低产土壤之一。
  2、农业特色:
  (1)淮河以北以种植旱粮为主(江淮地区),以南以水田为主,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都是著名的水稻产区,本区水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全国占第一位。小麦也是本区的重要粮食作物。
  (2)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桑蚕等。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和杭州湾沿岸是我国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之一。(植棉条件:热量充足,土层深厚、肥沃,植棉历史悠久,技术条件好,商品率高。不利条件是春夏有梅雨,夏季常有台风袭击,秋季有连阴雨)油菜播种面积广,成为稻田的越冬作物,浙江、江苏两省的太湖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桑蚕基地,是著名的“丝绸之府”。
  (3)江南丘陵的红壤区,适宜茶叶、油菜、杉木生长,产量很大。
  四、南部沿海地区(闽、台、粤、桂、琼及香港、澳门特区)
  1、自然条件分析:
  (1)我国纬度最低的一个区,北回归线横穿台湾和两广;濒临海洋,夏季风从太平洋、印度洋带来大量的水汽,造成这里丰沛的降水,雨季从4、5月份开始,延续到9、10月份。本区气候炎热多雨,无霜期长,作物几乎可以全年生长,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至三熟。
  (2)台风活动频繁,侵入我国的台风约80%在本区登陆。台风形成狂风暴雨,带来一定灾害,有时也可缓解沿海地区的旱情。
  (3)地形大部分为丘陵山地,平原面积不大,珠江三角洲和台湾的西部平原是本区最大的两个冲积平原。
  2、农业特色
  (1)水稻在本区普遍种植,珠江三角洲和台西平原是重要的稻米产区。甘蔗是本区最重要的经济作物,粤、闽、桂成为全国重要的蔗糖供应地,珠江三角洲的产量更占重要地位。
  (2)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在低洼易涝区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堤上栽植桑树、甘蔗、果树和花卉,以塘泥作桑、蔗、果树的肥料,桑叶养蚕,蚕粪、桑叶、蔗叶又可作鱼饵,塘基互养,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水陆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据基上种植的作物不同,有“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等种类。
  (3)有橡胶、剑麻、油棕、椰子、咖啡、可可、胡椒等热带作物,海南岛的橡胶种植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4)有香蕉、柑橘、菠萝、荔枝等热带、亚热带果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8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208
发表于 2016-7-26 13: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5)台湾的樟树颇为著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五、西南区(川、黔、滇、渝)
  1、西南三省一市在北纬35°以南,云南省南部还伸入到北回归线以南。四川、贵州、重庆和云南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云南南部属热带。川滇西部的高原山地海拔很高,气候显著降低,形成高山气候。
  2、四川盆地终年湿润,雨量充沛,霜雪少见,可生长甘蔗,柑橘,柚子。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养分,比较肥沃。
  3、成都平原为冲击扇平原,气候温暖,土壤肥沃,开发较早,人口稠密,灌溉便利,农业生产一向发达,早有“天府之国”美誉。平原上有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成都平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盛产稻米、小麦、油菜籽等,生猪、桑蚕的生长也很有名。
  4、云贵高原上的河谷盆地,当地称为“坝子”是重要的水稻产区,高原上的喀斯特地貌区,因溶洞、地下河漏水严重,地表水缺乏,要注意兴修水利,以保证农业生产的用水。
  5、滇南谷地(包括西双版纳),属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全年可以生长,且冬季不受寒潮侵袭,夏季又无台风危害,具有发展热带作物的良好环境,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橡胶生产基地。
  六、青藏区(藏、青)
  1、本区纬度同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地区相当,但因地势很高,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其特点是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温低,日较差大,年较差小,迎风坡降水多,高原面上降水少,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地势高,空气稀薄)。
  2、农业受气候限制,适于喜凉的青稞、小麦生长。牦牛、绵羊、山羊是高原上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草场主要分布于高原湖泊周围和河源地区。
  3、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比较宽阔,降水较多,土地肥沃,是主要农业区。柴达木盆地,由于祁连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和山麓地带的地下水较为丰富,不少地方可以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盆地低部地势平坦,宜耕荒地连片,便于机械化开垦和耕作。
  4、雅鲁藏布江谷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使这里的降水较多,冬季不受寒潮影响,比较温暖。西藏的重要粮食作物——青稞,主要分布于此。
  5、“西藏的江南”——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这里降下大量的地形雨,呈现浓郁的亚热带和热带风光,特别是察隅一带。在肥沃的河谷地带,橘子树枝青叶茂,香蕉园终年翠绿,水稻田随处可见,新辟的茶园散布在缓坡山岗上,人们称之为“西藏的江南”
  七、西北内陆区(内蒙、宁、甘、新)
  1、本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周围高山、高原的阻挡,海洋水汽难以送到,水循环很不活跃,是我国气候最为干旱的地区。气候表现为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降水少,多风沙,气候干燥;晴天多,云量少,日照丰富;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大。
  2、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是这里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水源。西北区光热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对植物来说,白天气温高、光照强,加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夜间气温低,减弱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了养分的消耗,因此,本区所产瓜果品质十分优良。
  3、富有特色的灌溉农业。本区农耕必须依靠灌溉,有河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小麦、水稻、棉花、油菜、甜菜等都生长良好。
  (1)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这里利用黄河流向微微倾斜的自然坡度,开挖引水渠,引黄河水自流灌溉。宁夏平原至今保存有秦渠、汉渠等著名渠道。平原上沟渠纵横,阡陌相连,稻田密布,村舍向望,被人誉为“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发展成为“塞上米粮川”。
  (2)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的灌溉农业仅限于高山山麓的冲积平原上,这里土质较好,山地降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等水源充足,利用这些有利的自然条件,开荒垦殖,引水灌溉,把荒漠变成了肥沃的绿洲。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盆地是我国长绒绵的主要产区,这里无霜期较长,夏季气温高,积温量大,日照充分。新疆吐鲁番盆地,有引地下水灌溉的特殊工程—坎儿井。
  4、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内蒙古草原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因降水较丰而成为我国水草最丰美的牧场和打草场,三河一带出产的三河牛、三河马,闻名全国;宁夏所产的滩羊是稀有的优质裘皮羊品种;新疆境内的天山、阿尔泰山,地形雨较多,山腰以云衫林为主的山地针叶林,以上以下生长牧草,以上为夏季牧场,以下为冬季牧场,天山山地是新疆的主要牧区,所产细毛羊是优良畜种。
  5、本区由于不合理开垦,过度放牧,任意樵采,造成严重的沙漠化危害。防风固沙,减少风沙危害,防止沙漠蔓延和草场退化,是本区环境治理和改造的重要任务。
  2、中国的工业
  主要内容见已发的工业相关内容补充
  新中国工业的主要成就:①增长速度快:近50年来,我国的工业增长速度居世界首位,一些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例如:原煤、钢铁、水泥、布匹的产量居世界第1位。原油、发电量、化肥等也列世界前茅。②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轻重工业比较协调,一些新的工业部门,如汽车、飞机、航天、核工业、电子、石油化学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填补了我国工业的许多空缺。③工业布局日趋合理。一方面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得到加强;另一方面,在资源或原料丰富的内地新建了一大批工业城市或工业基地。例如,山西能源基地、兰州的石油化学工业、四川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钢铁工业基地西昌和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等。④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北京、上海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珠江三角洲、沪宁杭、京津石(石家庄)因具备工业基础、科技力量雄厚、高层次知识性人才集聚、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等有利因素,已开始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带,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中西部的武汉、重庆、西安、兰州等地正日益成为中西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第四节  中国的交通、商业和旅游
  1、交通
  ⑴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目前除西藏以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铁路,初步形成了“五纵三横”的全国性铁路网。“九五”期间新修的南昆铁路,使我国资源丰富的大西南有了出海通道。青藏铁路已开工建设。主要铁路枢纽有:北京、沈阳、兰州、郑州、徐州、株洲、南昌、上海等。(详见已发的资料)
  南北干线:
  ①京广线  ②京哈线  ③京沪线  ④京九线  ⑤同蒲线
  ⑥太焦线  ⑦焦柳线  ⑧宝成线  ⑨成昆线
  东西干线:
  A、京包线  B、包兰线  C、陇海线  D、兰新线
  E、沪杭线  F、浙赣线  G、湘黔线  H、贵昆线
  “五纵”与陇海线、长江干流交汇处的城市
  “五纵”名称 京沪线 京九线 京广线 焦柳线 宝成-成昆线
  与陇海线交汇处的城市“ 徐州 商丘 郑州 洛阳 宝鸡
  与长江干流交汇处的城市“ 南京 九江 武汉 枝城 攀枝花
  ⑵公路发展很快,在交通运输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形成覆盖全国全部2000多个县市和绝大多数乡、镇的庞大公路网,1992年通车里程达105.7万千米,通往西藏的有新藏公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滇藏公路。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近年)以来,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如北京一天津一塘沽线、沈阳一大连线、京沪高速公路等。
  ⑶内河航道有11万千米。航运比较发达的航道有长江、京杭运河、珠江、松花江。长江是我国内河航道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是沿岸重要港口。
  ⑷海洋运输,我国海上航运分为沿海航运和远洋航运。沿海航运可以分为以大连、上海为中心的北方航区和以广州为中心的南方航区;主要通航: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湛江、北海等主要海港,远洋航线可通达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远洋运输总载重吨位居世界第2位。
  ⑸航空运输,已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航空运输网,600多条航线联系亚、欧、非、美和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及国内重要城市。北京、上海、广州、乌鲁木齐是重要的国际航空港。
  2、中国的商业:
  ⑴商业中心及其形成:商业中心的形成,应具备两个主要条件:一是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及销售区,也就是服务区;二是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出条件,便于商品集散。所以,我国的商业中心大多分布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和交能便利的东部地区。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北京次之。
  ⑵中国的对外贸易
  我国外贸出口商品构成的变化:①历史上:以出口丝绸、瓷器、茶叶为主。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介绍。②建国初期:以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为主 ;③现在: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占80%以上)
  对外贸易的主要对象:美国、日本、韩国、西欧和东南亚各国
  主要外贸口岸有:沿海的上海、广州、天津、大连等,以及边境城镇
  中国加入“世贸WTO”(2001年11月10日,卡塔尔首都多哈)的主要意义:①当前全球经济成为一个相互依赖,不可分的“地球村经济”,中国要发展不能游离于这种联系之外;②加入“世贸WTO”,使中国在世贸组织中具有发言权,有利于改革国际经济的旧秩序,提高中国在世贸格局中的地位;③可以增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提高中国企业现代化和管理水平,增强出口产品竞争,改善出口商品构成等。
  3、中国的旅游业: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服务行业,具有投资少、收效快、利润高等特点,被称为"无烟工业",成为各国重要的经济部门。旅游业不仅能增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收和创汇,而且能带动工业、农业、建筑、商业、邮电、运输、文化等行业的发展。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⑴自然风光: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安徽黄山、四川的九寨沟、湖南张家界、台湾日月潭、杭州西湖、吉林白头山、福建武夷山等。
  ⑵古代文化艺术宝藏:万里长城、西安的秦陵兵马俑、北京故宫、承德的避暑山庄、洛阳龙门石窟、敦煌古窟的壁画、拉萨的布达拉宫等。
  ⑶革命纪念地:湖南韶山毛泽东故居、井冈山、延安等
  ⑷民族风情:壮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
  其余内容见已发的资料
  [注意]通过读图、画图将主要旅游景点特别是十大旅游胜地的位置落实到地图上,注意观察各旅游景点之间与其他重要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在重要经纬度附近的旅游景点的经纬度位置也要掌握。
  能够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和发现、预测旅游区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选二中所学的“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思路去评价某区域发展旅游业的条件,能评价“假日经济”的好处和可能带来的问题,注意旅游区生态环境保护。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考点搜索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
  〖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
  〖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地理位置和范围。经济发展的特点。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知识要点
  第一节  中国区域地理
  1、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揽
  北方地区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
  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主导因素: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大。
  南方地区
  范围: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地形特征:地势东西差异大,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平原,河汊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江南丘陵是我国最大的丘陵,大多由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和河谷盆地相间分布,“南岳”衡山、庐山、井冈山等众多名山分布其中,南岭地区岩浆岩分布广泛,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的集中分布区;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素有“紫色盆地”和“天府之国”之称;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区,山间“坝子”是当地主要的耕作区;横贯山脉和南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台湾玉山主峰为我国东南沿海最高峰。
  主要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洞庭湖、鄱阳湖、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南岭、武夷山脉、秦巴山地、台湾山脉。
  气候特征: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积温4500℃-8000℃,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一月份均温在0°C以上,冬温夏热,四季分明(南部沿海和滇南地区一月均温大于15°C,长夏无冬)。年降水大于800毫米(台湾东北部火烧寮年均降水6489毫米,为我国“雨极”),主要集中在夏半年,雨季由南向北变短。横断山区气候垂直变化大,云贵高原为源于太平洋和源于印度洋的两类季风交汇处,冬季昆明静止锋以东阴雨冷湿,以西晴朗温暖。长江中下游地区(宜昌以东,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每年6-7月间受江淮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7-8月在夏威夷高压脊控制下形成伏旱。冬季寒潮和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是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水文特征:水量丰富,汛期长,水位季节变化小(南部沿海河流有明显台风汛);江南丘陵、南部沿海、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河流落差大,水力丰;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运河航运价值高;河流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主要湖泊:长江流域为我国淡水湖主要分布区,鄱阳湖(我国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日月潭。
  主要河流:长江及其支流汉江、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四川盆地向心水系(岷江、雅垄江、乌江、嘉陵江);珠江及其支流西江、东江、北江;钱塘江;淮河;闽江;横断山区水系澜沧江、怒江;浊水溪。
  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土壤:地带性土壤为红、黄壤和砖红壤性红壤,非地带性土壤有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和农田区的水稻土。
  主导因素:东部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加,西部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西北地区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北的非季风区
  地形特征: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内蒙古高原(包括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平坦开阔,东部为典型温带草原,中西部多沙漠、戈壁;新疆地形“三山夹两盆”,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都是亚洲中部重要的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山麓草场广大。其中天山山脉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山间多陷落盆地和谷地(吐鲁番盆地、伊犁河谷等)艾丁湖海拔-156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点。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地表景观呈环状分布,“绿洲”是当地主要的农业区,中部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分布其间;天山以北是我国第二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的第二大沙漠。
  气候特征:深居内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吐鲁番盆地是我国的“热极”);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气候干燥(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是我国的“干极”)。
  水文特征:水量小,汛期短,河流含沙量大,多内流河,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有大片无流区。黄河上游落差大,水力丰。
  主要河流:黄河、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河流)、塔里木河、伊犁河。
  主要湖泊:罗布泊
  植被:内蒙古高原东部是典型的温带草原,内蒙古高原中部以西地区为温带荒漠。
  土壤:以漠钙土和灰钙土为主。
  主导因素: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
  青藏地区
  范围: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以南。
  地形特征:以高原为主,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大高原,雪峰连绵、冰川广布,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几乎都在该地区。藏南地壳活跃,为两大板块碰撞处,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世界之最;藏北海拔超过4500米,地表波状起伏;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农牧业主要集中在湖盆、河谷地区。
  气候特征: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地区差异大;太阳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水文特征:冰川融水补给多,冈底斯山脉以南受来自印度洋季风影响,水量较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尤其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水能开发潜力巨大。
  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等大河的发源地,雅鲁藏布江。
  主要湖泊:我国内陆湖泊主要分布区之一, 青海湖为我国第一大湖,纳木错,色林错。
  植被:主要以高山草甸为主,藏北有大片寒荒漠分布。边缘地区垂直分带明显。
  土壤:主要为寒漠土和山地草甸土。
  主导因素:地势高
  2、我国四大区域农业生产一览
  北方地区
  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厚,夏季日照长;黄河中下游地区秋季晴天多,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②平原广阔,土层深厚。东北地区,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丰富。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不利条件:①东北地区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西部风沙威胁大。②黄河中下游地区春旱、夏涝突出;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严重。
  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以旱作为主。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东北林区面积广大。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①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棉麦产区;黄泛区为全国最大水果带。②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黄淮海平原;棉花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小麦(东北春小麦)、玉米、高粱(东北、黄土高原)、谷子(黄土高原)大豆、甜菜、亚麻(东北);棉花、花生、烤烟(华北)
  林业-用材林:红松、落叶松(东北);经济林:苹果、梨、柿、桃、枣、板栗(黄河中下游)
  畜牧业-黄牛、马、驴、骡、绵羊、鸡。
  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海带、对虾、贝类。
  南方地区
  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台湾、海南、滇南西双版纳是全国水热条件最好的地区)。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②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③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不利条件:①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②长江以南地区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粘重,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③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
  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之一,以水田为主。长江以北一年两熟,长江以南一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淡水养殖发展很快。南部(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海洋渔业发达,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沈家门港是我国最大的渔港。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①重要的商品粮、桑蚕、糖料作物、油料作物、棉花、黄麻、亚热带热带作物和淡水渔业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誉。②商品粮基地: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棉花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三角洲。热带经济作物基地:海南岛、西双版纳。糖料作物基地: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川。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淡水渔业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桑蚕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用材林基地:横断山区、东南林区。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水稻(最大产区)、小麦、棉花、油菜籽(长江流域)、甘蔗。
  林业-用材林:杉、马尾松、竹。经济林:茶叶、油茶、油桐、橡胶、剑麻、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蚕桑。
  畜牧业-水牛、山羊、猪、鸭、鹅、鸡。
  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带鱼、大黄鱼、小黄鱼、墨鱼、贝类。谈水养殖:青、草、鲢、鳙、蟹、虾等。
  西北地区
  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夏季气温高,运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②牧场广大,宜农荒地多。③新疆、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
  不利条件:①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②降水少,蒸发强,农业需灌溉,灌溉水源不足。③地表植被差,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盐碱化严重。
  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牧业区。种植业以旱作为主,灌溉农业突出(新疆为绿洲农业)。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南疆)。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全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新疆、内蒙古),最大的长绒棉基地,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新疆、宁夏、河套),重要的温带水果产地(新疆),重要的糖料作物基地(内蒙古、新疆)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小麦、甜菜、瓜果、棉花、胡麻(内蒙古)。
  畜牧业-三河马、伊犁马、三河牛、骆驼、内蒙古细毛羊、新疆细毛羊、阿尔泰大尾羊、宁夏滩羊。
  青藏地区
  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河谷地带(黄河、湟水、雅鲁藏布江)积温较高,有水灌溉。②草场广阔,柴达木盆地宜农荒地多。
  不利条件: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短。
  农业活动特点:著名的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我国重要的畜牧基地(青海、西藏)。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青稞(春小麦)、小麦、豌豆。
  畜牧业-牦牛、藏山羊、藏绵羊
  3、我国四大区域工业生产一览
  北方地区
  工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甜菜、大豆、亚麻生产基地,黄河流域棉区是我国最大的棉区。
  交通运输-东北地区铁路网最稠密,以沈阳和哈尔滨为中心,滨洲、滨绥、哈大、京沈、沈丹五条铁路呈“不”字型分布;黄河中下游地区铁路以北京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主要干线有:京哈、京九、京沪、京广、京包、京通、京秦,以及石太、石德、太焦、焦柳、胶济、陇海、包兰、同蒲、大秦、神黄、焦石等。著名海港:大连、秦皇岛、青岛、烟台、天津,新建黄骅港。河港:哈尔滨。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能源资源极其丰富。著名的矿产地:煤矿:抚顺、阜新、鸡西、鹤岗、开滦、大同、峰峰、阳泉、平顶山、焦作、兖州、平朔、神府。油田:大庆、辽河、吉林、胜利、华北、中原。海盐:长芦。铁矿:鞍山、本溪、迁安、磁山。②松花江上游、黄河中上游水能资源丰富,著名的水电站:白山、丰满、三门峡、小浪底、青铜峡、刘家峡。③长白山地和兴安山地森林资源丰富。资源主要缺陷为水资源不足,尤其是辽中南和京津唐两大工业区。
  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基础好,重工业突出。钢铁、石油、化工、电机、能源、造船、煤炭、机械、汽车、电子、纺织、制糖等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沈阳(东北最大工业中心、多种机械制造)、大连(造船、化工)、鞍山(钢铁)、长春(汽车)、吉林(化工)、哈尔滨(电机、制糖、麻纺)、齐齐哈尔(机械)、大庆(石油、化工)、北京(钢铁、机械、化工、汽车、电子、家电、纺织)、天津(钢铁、化工、造船、电子、纺织)、石家庄(棉纺)、唐山(钢铁、煤炭、陶瓷)、青岛(棉纺、机械)、郑州(棉纺)、洛阳(拖拉机、棉纺)、西安(电子、棉纺、电机)、兰州(能源、化工、机械)、太原(钢铁、化工、能源)工业区:辽中南、京津唐、陇海-兰新线工业带东段、沿海工业带北段。
  南方地区
  工业发展条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2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078
发表于 2016-7-26 14: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农业基础-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地,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桑蚕产区。
  交通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内河航运、沿海运输密切配合,水陆联运条件好。铁路:主要铁路干线构成“六纵三横”铁路网。“三横”:北是陇海线,中是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北是黎湛-南昆线;“六纵”:京沪、京九、京广、焦柳、襄渝-川黔、宝成-成昆线。内河航线:京杭运河(港口:杭州、苏州、无锡、扬州)淮河(港口:蚌埠)、长江干支流(港口:上海、南通、镇江、南京、芜湖、安庆、九江、武汉、宜昌、重庆、宜宾)、珠江干支流(广州、肇庆、梧州)。沿海港口: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福州、泉州、厦门、汕头、深圳、广州、香港、湛江、北海。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南岭和横断山区的有色金属矿产最有特色,滇、苏北、皖北的煤、大陆架石油、四川盆地的天然气等矿物能源资源也较丰富,四川盆地的井盐,四川是我国铁矿比较丰富的省。著名的矿产地:煤矿:徐州、“两淮”六盘水、天府;海盐:莺歌海、布袋;铁矿:海南、马鞍山、大冶、綦江、攀枝花。有色金属:铜(德兴、东川)、钨(大余)、锑(锡矿山)、铅锌(水口山)、锡(个旧)、汞(铜仁)、铝(修文)。②水能资源极其丰富,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上游及其支流、横断山区、珠江上游、东部沿海各河流。著名水电站有:长江流域:丹江口、安康、五强溪、葛洲坝、三峡、隔河岩、宝珠寺、乌江渡、二滩;珠江流域:天生桥、岩滩、西津、大化。钱塘江:新安江、乌溪江。闽江:水口。③江南丘陵盛产毛竹、茶、油茶、油桐等多种用材林和经济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木材基地、海南、滇南盛产各种热带经济作物。东南沿海地区缺乏煤等能源矿产。
  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基础好,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钢铁、有色冶金、化工、能源、造船、机械、汽车、电子、纺织、制糖等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工业布局由沿海向内地发展。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上海(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中心)、南京(化工、电子)、徐州(煤炭)、无锡(纺织)、杭州(丝纺、麻纺、电子、化工)、马鞍山(钢铁)、景德镇(陶瓷、飞机)、武汉(钢铁、棉纺、造船)、十堰(汽车)、宜昌(能源)、长沙(有色冶金)、重庆(能源、钢铁、机械、纺织)、成都(机械、纺织、仪表)、贵州(有色冶金)昆明(有色冶金、机械、仪表、化工)、广州(综合性工业中心)、南宁(制糖、罐头)、柳州(机械)工业区:沪宁杭工业区、长江沿岸工业地带、珠江三角洲工业区、沿海工业地带南段。
  西北地区
  工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我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和新疆的绿洲地区通过引水灌溉发展种植业,是我国重要的甜菜产区,新疆是著名的优质棉花产地。
  交通运输-陆地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有兰新-北疆铁路、南疆铁路。
  资源配置-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能源资源和以稀土和镍为代表的有色金属极其丰富,进一步开发潜力很大,内陆湖泊盛产多种盐类。著名的矿产地:油田:克拉玛依、玉门、南疆。稀土:白云鄂博。有色金属:镍(金昌)。资源主要缺陷为水资源不足。
  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初具规模,稀土工业、石油工业、有色冶金、纺织工业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包头(钢铁、稀土、纺织)、金昌(有色冶金)、呼和浩特(毛纺、制糖)、银川(毛纺)、乌鲁木齐(化工、纺织、制糖)酒泉(航天)。工业区:陇海-兰新工业区西段。
  青藏地区
  工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交通运输-陆地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主要干线有川藏、滇藏、青藏、新藏。铁路运输在青海较为重要。主要有兰青、青藏铁路。交通不便严重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
  资源配置-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柴达木盆地拥有铅锌、钾盐、池盐、煤、石油等多种矿产,素有“聚宝盆”之称。主要矿产地有:油田:冷湖。铅锌:锡铁山。钾盐:察尔汗盐湖。盐池:茶卡盐湖。②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藏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青海黄河上游,目前黄河上游已实现梯级开发,建有龙羊峡等大型电站。③藏南雅鲁藏布江谷地区地热资源丰富,目前建有国内最大的羊八井地热电站。
  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畜产品加工业和采矿业在国内占有一定地位。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西宁(毛纺)、拉萨(皮革、毛毯)、林芝(毛纺)
  5、台湾省、香港和澳门
  台湾省
  ⑴ 地理位置与范围:本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面积共3.6万平方千米。台湾岛是全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⑵ 台湾岛约有2/3面积为山地。山地主要分布在台湾岛中部和东部。几条平行山脉作东北--西南走向,纵贯全岛。西部平原宽广。岛上多火山、地震。岛上河流短急,水能蕴藏量大。最长河流浊水溪仅186千米。最大湖泊日月潭。
  ⑶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主要农产品:①森林:山地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区之一,也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其中樟树最著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伴。②农产品:以水稻、甘蔗、茶叶和水果中的香蕉、菠萝驰名。台湾的海域鱼产丰富,台湾海峡为优良渔场。③矿产资源:山区多金、铜等金属矿产;西部为煤、石油分布区;北部火山有丰富的天然硫磺;西海岸盛产海盐;浅海地区蕴藏有石油和天然气。
  ⑷ 工业和旅游业:以"进口-加工-出口"型为主的经济,出口商品中纺织、电子电器、食品、石油化工产品占重要地位。旅游业是台湾重要经济来源。
  ⑸ 人口与主要城市:台湾全省人口2000多万,97%是汉族。他们的祖先绝大部分是很早以前从福建、广东迁移过去的,少数民族主要为高山族。台湾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全省人口绝大多数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台北市是台湾最大的城市,高雄是最大的海港。
  香港
  香港位于广东省珠江中东侧,毗邻广东省深圳市。它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份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人口约600万,其中中国血统居民占98%,祖藉广东省的最多。香港重要转口港,居国际贸易有利位置。香港是世界上进出口船舶最多的商港之一,也是世界信息和金融中心之一。香港人多地狭,工业原料、燃料、副食品、淡水、建筑材料等大部分依靠进口,工业多属加工工业。香港是一个自由港。香港的旅游业也很发达。1997年7月1日香港已回归祖国,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
  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岸,毗邻广东省珠海市,东隔珠江口同香港相望,它由澳门半岛和凼仔、路环两岛组成。人口40多万,其中中国血统居民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祖籍也以广东省最多。旅游业是澳门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1999年12月30日,我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第二节  区域差异
  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界限:东部季风区——400mm等降水量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东部季风区——3000m等高线——青藏高寒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青藏高寒区
  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范围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一线以北 青藏高原
  自然因素 地貌 二、三级阶梯上,三大平原、两大高原,低地、丘陵、盆地海拔较低 海拔较高,差别显著,二级阶梯,高原、山地盆地 海拔高,一级阶梯,有世界高大山地
  气候 季风影响显著,降水多,集中在5-9月 干旱半干旱气候,降水少,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大风天气多 高寒,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风力大
  植被 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 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
  土壤 多为林下发育,淋溶作用强 有机质含量低,可溶性盐分含量高 土层薄,发育差
  河流 多外流河、多大河,以雨水补给为主 多内流河,短小,雨水、冰雪融水补给 多为内流河,东南部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人类
  影响 广泛、深刻,主要农耕区 影响小,只在有水的地方有人类活动,有绿洲农业、牧场 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较完整,以畜牧业为主
  2、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地区 分界(活动积温) 地形 温度带 景观 土壤 农作物 耕作制度
  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区
  3200
  4500
  7500 山环水绕
  平原广布 寒温带
  中温带 针叶林、针阔混交林 肥沃黑土 春小麦、大豆、甜菜 一年一熟
  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大平原
  大高原 暖温带 落叶阔叶林 黄土广布 冬小麦、棉花、花生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旱地)
  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  山地丘陵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 贫瘠红壤 水稻、油菜 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田)
  华南热带湿润地区  低山丘陵 热带 季雨林 砖红壤 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 一年三熟
  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
  地区 分界 地形 气候带 河流 景观 农业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东部) 贺兰山,相当于200mm年等降水量线 宽阔平坦的高原 温带半干旱区 多内流河 旱生草原 旱作农业
  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西部)  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 温带、暖温带干旱区 多季节性河流 荒漠草原 绿洲农业
  4、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表现 原因
  水平分异 东南温暖湿润、西北寒冷干旱;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出现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 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北部和南部是呈东西走向的山脉,西北部是较完整的高原,东南部是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夏半年有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水汽进入。
  垂直分异 随海拔升高自然景观发生明显变化;从高原边缘至内部,垂直变化由繁及简 高原边缘相对高度大,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化大;
  高原内部相对高度小,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化小
  5、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地带 范围 地位 优势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东部 12个沿海的省级行政单位 基础设施最好,城市化、科技水平最高 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尤其海运便利,经济国际化程度高 能源、原材料不足,北方缺水,江河下游洪涝多 发挥沿海的区位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中部 9个省级行政区 位于中国腹地,担负承东启西的作用 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农林牧产品重要产区,有色金属和重工业发达,交通运输以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主 山西煤炭外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东北林区过度砍伐,黄河下游的地上河危害、长江中游的洪涝问题,长城沿线的风沙问题 发挥能源优势,建设全国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建设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加工基地,加强东西交通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西部 10个省级行政区 位于西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 有70%国境线,利于边境贸易,能源、矿产和旅游资源前景可观,西南水力资源丰富 工农业基础薄弱,交通落后,科技文化不发达,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生态恶化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开发能源、矿产成为中国动力基地
  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
  考点搜索
  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
  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综合治理。
  山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开发途径。
  农业低产区存在的原因及综合治理。
  商品农业发展的条件、问题及发展趋势。
  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
  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第一节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1、地理背景:
  ⑴特征:①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②千沟万壑,支流破碎
  ⑵脆弱的生态系统: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a.地理位置特殊,多处过渡地带b.人类的不合理开发:毁林开荒、陡坡垦耕、草地垦耕)②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
  ⑶尖锐的人地矛盾:恶性循环
  2、问题和解决措施:
  ⑴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①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②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
  ③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④土壤:由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
  人为原因:①毁林开荒  ②过度樵采  ③轮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④开矿
  ⑵整治措施:
  ①退耕还林、还草: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因地制宜营造防护林、
  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
  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③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平整土地,修筑梯田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农业技术措施—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
  ④开矿时要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发复垦工作
  3、发展农业自然条件评价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利:位于暖温带,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不利:①位于半干旱区,降水稀少②低温时间长③春季气温回升快,春旱④土壤贫瘠⑤沟壑纵横,不利于连片耕作
  可持续发展:①控制人口  ②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  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④加大科技投入,倡导绿色、生态农业  ⑤调整农业结构,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谷子、小麦、优质苹果
  第二节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治理
  1、背景:
  ⑴位置和范围: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以北。行政区划跨新、宁、甘、内蒙古及吉、辽、冀、陕等省区的一小部分。
  ⑵地形地貌:以高原、盆地为主,洞中部为辽阔坦荡、波状起伏的内蒙古高原;西部是(新疆境内)三山夹两盆。
  ⑶自然特征:①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原因:自然—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地形-高原面积广大、高山环绕盆地、青藏高原隆起)②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以贺兰山为界
  2、分布:
  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土地荒漠化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放牧造成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
  干旱的绿洲边缘,过度樵采,造成沙丘活化
  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和樵柴破坏固定沙丘导致荒漠化发生和发展
  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重视环保,荒漠化呈点、线状,面积小而分散,但危害大
  3、西北荒漠化的原因:
  ⑴自然原因:①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海洋水汽来源少,气候异常干旱
  ②地表松散物质(物质基础)     ③大风吹杨
  ⑵人为原因:①过渡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渡农垦  ④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4、治理:
  ⑴干旱农牧过渡区和旱农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措施相结合;扩大林草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好的丘间低地;营造防护林;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
  ⑵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发展节水农业;建草方格沙障和障内固沙植物相结合;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
  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恢复自然植被
  第三节  长江三峡的综合治理
  1、长江三峡和长江三峡地区:
  长江三峡:长江干流自重庆奉节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之间200千米左右的河段。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长江三峡地区:从宜昌到重庆的三峡淹没区及周围地区,包括20多个县(市、区)。实际就是三峡库区。
  2、长江三峡工程的意义和作用:
  ⑴防洪: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频繁,尤以中下游洪水灾害最为严重
  自然原因:①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汛期长、支流多、水量大;②泄洪能力不足
  ③降水的年际变化大;④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和蓄洪场所;
  人为原因:①上游滥伐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②中游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⑵发电: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社会经济效益:主要供应华中、华东地区,少量供应重庆和川东。对缓解华中、华东、重庆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煤炭供应和运输的压力有重要意义。
  环境效益:以水电代替火电,大幅度减少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
  ⑶航运:从根本上改善川江航运条件,对宜昌以下航道也有改善作用。
  3、百万移民的安置:
  ⑴移民安置任务的艰巨性:范围广、人数多、补偿资金巨大;库区的移民环境容量不足(最大困难);受人文因素的影响巨大
  ⑵移民安置条件:就地后靠、就近安置是三峡移民的一大特色;因三峡工程周期长,因此安置的时间较充裕;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国的支援
  ⑶开发性移民:(优势)保证移民的生产生活不低于原有水平,同时为库区经济持续发展和移民致富创造条件;把移民安置和库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两者相互促进,有利于移民安置的长治久安。
  4、生态效益:
  正面:主要发生在长江的中下游地区(①有效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改善中下游平原湖区人民的生存环境;②有利于中下游地区血吸虫病的防治;③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④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⑤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的危害)
  负面:主要发生在库区(①水库蓄水淹没土地、耕地和部分文物古迹;②移民、城市迁建可能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③水库蓄水可能诱发地震,使库区滑坡的可能性增强;④库区、库尾泥沙淤积加重;⑤三峡地区的自然景观受到一定的影响;⑥对水中生物中的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产生一定影响;⑦水库蓄水可能加剧蚊虫孽生,影响人群健康)
  第四节  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
  中低产田——涝洼地、盐碱地、风沙干旱地、水土流失地、红壤贫瘠地
  1、背景:
  ⑴辽阔的冲积平原——宏观平坦,微观起伏不平
  山麓 缓斜平原     高         山前冲积扇    土地质量高
  冲积低平原              主体
  海滨 滨海平原     低        地势极低       中低产田集中区
  ⑵严重的旱涝、盐碱、危害
  干旱:春旱4~6月,春泛回升快,蒸发上升,夏季风未到
  洪涝:7~8月,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
  盐碱:水盐运动 春秋反盐,夏积盐 冬稳定
  原因——气候(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地形(地势低平,洼地排水不畅)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不合理开垦
  干旱缺水地、低洼易涝地、盐碱地所占的比重较大,对这些土地的整治,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的关键所在。
  2、问题和措施:
  ⑴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A低湿地的治理与开发——地势低平,洪涝严重,成土母质质地较好,水资源丰富
  指导思想:因洼制宜;效果:鱼塘—台田模式   相互促进,立体开发,综合利用
  B盐碱地的冶理与开发:
  水盐运动:春秋返盐(积盐),夏(淋盐),冬稳定
  冶理:调控水盐运动(引淡淋盐—灌溉,降低作物根区土壤含盐量;井排井灌—抽取盐水,补充淡水;农田覆盖—用地膜、作物桔杆覆盖,抑制蒸发;农业生物措施—营造防护林带,果与椿棉间作、培肥、改良品种)
  ⑵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华北河流径流量小
  水资源时间变化大,冬春缺少严重,年际变化大
  浪费、污染
  要求量大
  ⑶风沙危害---沙尘天气
  沙尘来源:干旱内陆,施工工地   动力:盛行风   影响地区:下风向地区
  形成原因   自然  ①气候干旱     ②植被稀少    ③地表疏松
  人为  ①滥垦滥伐     ②过度放牧   ③违章施工    ㈣过度开采
  治理措施:①退耕还草、林   ②合理放牧   ③文明施工   ④植树种草
  第五节  南方低山丘陵的整治与开发
  1、背景:
  ⑴回归带上的绿洲:
  位置范围:在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的广大低山丘陵地区。
  区位优势:与世界同纬度亚热带地区相比具有温暖湿润的自然环境;开发潜力巨大。
  人地关系:人多地少、经济发展缓慢
  ⑵资源优势与问题:
  气候资源:优-丰富的光热水资源,且配合好  缺-春季低温阴雨,盛夏干热少雨
  生物资源:优-品种多,更新快    缺-资源优势没有发挥:品种单一,经营粗放
  土地资源:优-多种经营,分层布局
  缺-生态脆弱,易产生生态问题,地表切割,地形复杂
  土壤是红壤其特点是:瘦——有机质少、肥力低;酸;粘(土质粘重)。我国南方主要的低产土壤之一。
  水资源:优-丰富,利于水电、农业  缺-地形多样,开发难度大
  2、农业面临的问题: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恶化        a人多地少,毁林开荒 b能源短缺,砍林取薪
  对经济发展影响:措施     推广生活用煤、炉灶技术革新、推广使用沼气、营造薪炭林
  3、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调整山区农业结构
  ⑴走立体农业之路:       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
  ⑵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山区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第六节  东北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
  1、土地资源
  优势:①耕地面积大(总面积大,占全国1/5;人均面积大,是全国2倍;每个劳力负担面积是全国5倍;地势平坦,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②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肥沃;黑土、黑钙土土地生产力水平高)
  问题:①黑土流失—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原因:过度开垦黑土,破坏自然环境;降水集中,多暴雨
  措施: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草肥;种植绿肥化物、牧草;秸秆还田(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培肥的最有效措施)
  水土保持——坡面治理、沟壑整治、植树造林
  ②湿地破坏—沼泽地     禁止开垦,保护湿地
  沼泽土:富含有机质,生产潜力大,此处地势平坦
  沼泽:是东北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
  开发沼泽,要注意有计划地保护沼泽,协调好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沼泽作用(蓄水池,水源地;调节气候,保护环境;丹顶鹤,天鹅栖息地;沼泽植物资源)——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负面效应(盐渍化土地面积扩大;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动植物资源减少)——气候变迁
  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在继续发展种植业,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升值
  2、森林资源
  优势:①全国最大林区(36%,是全国3倍,人均林地是全国8倍,林地占全区42%)
  ②全国最主要的采伐基地(林木畜积量1/3)③宜林地区广
  问题:森林资源破坏严重。表现为:①采育失调;②森林覆盖率下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③森林采伐以皆伐(不分树龄全部砍伐)为主,资源浪费严重。
  措施:坚持合理采伐;积极营造人工林;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综合开发措施:挖掘森林工业发展潜力;提高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深度;发展果园林业和柞蚕生产,加强林业基地建设
  第七节  西南交通运输建设
  1、背景:
  资源优势:①丰富的矿产资源、丰富的能源资源—有色金属矿、四川天然气储量全国首位、水能70%、贵州南方第一煤炭大省、广西北部湾油气;②丰富的旅游资源—喀斯特地貌、少数民族风情;③漫长国境线,发展边境贸易;④丰富的农林资源—四川盆地“天府之国”、云南“动植物王国”等
  大西南交通建设障碍:①地势起伏大(三级),跨山跃河;②喀斯特地区,地表崎岖不平;③地壳活动强烈,多地震;④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
  交通建设的重要性:西南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地处内陆边疆,少数民族分布集中,发展交通意义重大。
  2、解决措施——交通建设:
  ①出海公路:成都—贵阳—南宁—北海(过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两广丘陵)
  ②泛亚铁路:昆明—新加坡
  使云南和东盟各国拥有一条贸易通道,缩短我国内陆省分南下印度洋的距离。
  ③南昆铁路:南宁—昆明
  a、? 连接西南内陆与南部沿海,实现优势互补,带动经济发展。
  b、? 利于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c、? 加快西南地区的对外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d、? 促进当地第三产业(商业、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对人、财、物、信息、资金的吸引和集聚作用。
  3、农业发展:
  条件:利      光热充足,降水丰沛    不利     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
  发展:①立体农业 ②特色农业——彩色农业:花卉、蔬菜、水果、优质烤烟等。
  第八节  海岛和海域的开发
  1、背景
  地理区位优势:
  ①海陆位置:位于华南和西南陆地国土与海洋国土的结合部        大西南走向世界的前沿;开发利用南海资源的基地
  ②相互位置:近港、澳、台;内靠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外临亚太经济圈中最活跃的东南亚既有广大的内陆腹地,又能受到华南经济圈、亚太经济圈的辐射作用。
  ③交通位置:位于西太平洋环形带上,处在日本到新加坡航线的中段,直接面向东南亚,靠近国际深水航道。连接两洲(亚洲、大洋洲)和两洋(太平洋、印度洋),南海是我国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的海上通道     有利于依托港口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
  热带资源优势:
  ①气候资源:光照充足、热量、降水丰沛     一年三熟,适宜发展热带高效农业
  ②生物资源:药用植物、用材植物、珍禽异兽      我国最大的热带物种基因库,有利于发展成为热带作物的基地和旅游业基地。
  ③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是环带产业布局的自然基础。
  海洋资源优势:我国最大的海洋省,(拥有岛屿)600多个,管辖海域200万平方千米),是其最突出的资源优势。
  ①生物资源:生物种类多      适宜发展海洋捕捞和养殖业
  海洋生态系统      提供食品资源,又可作为旅游观赏区
  ②渔业资源:渔场面积大,浅海、滩涂面广大,港湾众多      适宜远洋捕捞业和发展人工养殖业,是我国热带海洋渔业基地。
  ③油气资源:沉积盆地广(北部湾、珠江口、莺歌海、琼东南、西沙海槽盆地等)是我国未来油气基地。
  ④旅游资源:海岸热带景观、红树林、热带雨林、热带作物园、自然保护区
  ⑤空间资源:可开发成海上渔业补给、贸易、旅游、热带海洋科研基地
  2、自然环境特点:
  地形地势:全岛近似椭圆形,中高四周低
  受地势高低和离海远近的影响,自然环境具有环带状分布的特点
  环带名称 地貌类型 海拔高度 资源特色 产业布局
  海
  陆 海岸带 平原 低于100米 经济基础和运输条件好 港口建设,发展外向型加工工业
  丘陵、台地环带 台地、丘陵 100~200米 面积大,地形平坦,土壤较好 热带农业生产基地
  山地、丘陵带 丘陵、山地- 500~1100米 物种丰富,水源区,少数民族聚居区 林业、旅游业
  3、开发与保护:
  合理布局产业:环带开发布局是海南岛资源开发和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基本特征,即适应了海南岛自然环境的环带状分布特征,又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客观要求。
  特色经济:
  特色工业:支柱工业——培育和发展支柱工业,建设现代大工业体系;建设西部工业走廊,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生态型工业和高技术产业
  热带高效农业:瓜菜生产基地、热带水果生产基地、热带作物生产基地、育种基地、水产业。
  特色旅游:度假休闲旅游胜地
  第九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背景:
  天然气的利用:优点:①干净、清洁、使用方便;②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
  地位:我国将天然气开发和利用作为21世纪初能源结构优化和石油工业产业升级的重点
  天然气的分布(陆上):特点: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分布地区:四川、陕甘宁、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
  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开发利用格局:①东部油气田(东北、华北)产量递减;②西部地区是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③西部地区油气开发的限制条件(a勘探开发资金短缺日益严重b西部地区对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c现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外运需要);④东部地区对天然气需求市场巨大(a人口稠密、经济增长快,但能源短缺现状长期未改变;b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使得大气环境恶化、酸雨大面积发生;c煤炭发电和运输占用大量土地、港口和水资源)——我国天然气产品的最大短缺地区
  2、西气东输:
  能源输送大动脉   资源保证:塔里木气区、鄂尔多斯气区
  技术保证:石油化工基地、现代工业体系
  市场前景广阔:长江三角洲
  深远影响: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经济格局(轻重工业的调整)
  西部地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动综合利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
  [注意]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第十节  城市新区的发展-以上海浦东为例
  1、背景:
  上海市的发展:①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广阔的腹地;高素质的劳动力;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②城市规模的扩大
  上海市面临的城市问题:①道路狭窄、交通拥堵;②居住拥挤;③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④用地紧张
  2、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开发:
  开发条件:①解决上海市发展所面临的城市问题;
  ②以浦东开发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城市规划:①浦东新区分为城市化区和非城市化区两部分;②浦东新区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团相结合的布局形态;③通过多种交通工程,把浦西和浦东联系起来;④把浦东建成花园式城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4 11:18 , Processed in 0.10299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