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5|回复: 1

那些被“狼爸”有意遮掩的爱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9 23: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位父亲,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他叫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爸”。11月14日,萧百佑做客一家电视台,虽然现场遭到南京众多专家、学者的尖锐质疑,不过“狼爸”毫不示弱,坚称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扬子晚报》11月15日)
       
          一个父亲是否天下最好,自己说了不算,专家说了不算,子女说了才算。有的时候,子女说了也不一定正确,比如说,在父亲的强权下面,子女不敢说;为了照顾父亲的面子,子女不愿说。其实一个父亲是否天下最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子女感觉到好。
       
          探讨“狼爸”萧百佑的教育方式,必须厘清两个问题,其一,是否培养出了北大学生,那就是成功的教育?如果说成功的教育等于培养名校生,那不啻于是一种教育的悲剧。即使从最狭隘的成功学分析,北大毕业的学生也有不少沉淀在社会的基层,他们中甚至有一些人走上了另外一条路,这又如何解释呢?
       
          其二,萧百佑的教育方式里是否只有体罚?或许这是最值得关心的。在萧百佑“狼爸”教育中,体罚是最大的卖点。对于一个父亲来说,以“狼爸”的面目出现本来就是一个悲剧,不知道狼性教育之下,哪里有一丝对于子女的尊重,对于子女心灵的抚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7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178
发表于 2016-7-29 23: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吊诡的是,萧百佑以体罚为卖点,但他又称自己并非是公众眼中的“野蛮父亲”,用暴力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意志。萧百佑有一句话,“‘打孩子’ 不是像说得那么简单。根据我的经验,要打得科学,打出艺术并不容易”。当一种“打”贴上艺术的标签的时候,要么是自我标榜,粉刷自己的暴力行为;要么是自我迷失,“为赋新词强说愁”,故意把自己的正常行为称之为“打”。从萧百佑的自我叙述中,可以看到,“为赋新词强说愁”是存在的,萧百佑有故意妖魔化自己的倾向。按照萧百佑所说,“他之所以动手打孩子,完全是出于对子女的爱”。心中藏有爱,手能有多黑,打能有多狠?如果说萧百佑真是以“体罚”方式教育孩子,孩子虽然考上了北大,但心中没有童年的快乐,甚至有永远的仇恨,这种教育方式能说成功吗?
       
          一个人妖魔化自己,一般都是别有所求。据了解,全国各地已有30多个孩子被父母送到萧百佑家中,利用寒暑假,接受“狼爸式”教育。萧百佑还希望在退休后,建一所私塾,为社会提供服务。这恐怕才是关键。这就好比现在有些学者“语不惊人死不休”,目的不是为了表达的快感,而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独特性,以让自己有市场卖点。萧百佑过分强调“体罚”的重要性,其目的很可能就是为了给自己贴标签,让自己浮出水面,以迎合部分市场的需要。
       
          “狼爸”之前还有“虎妈”。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蔡美儿,出了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介绍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比如说: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但在其中,我依然读到了浓浓的爱。所谓“虎妈”,更多是为卖书作宣传;所谓“狼爸”,未尝不是为家教做推介。
          更多精彩尽在》新东方网高考频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9 03:51 , Processed in 0.07820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