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5|回复: 0

不要让爱成为子女择业的绊脚石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9 23: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北京一所知名大学硕士毕业生王笑遇到了一个"难上加难"问题:千辛万苦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却因不属体制内,被父母要求拒绝工作,继续求职。
          "我爸妈态度很坚决,让我必须要找一份体制内的工作。在他们看来,外企赚钱多,没用;民企重视我,这也没用;最重要的是稳定,是福利保障。"王笑说,在父母的观念里,不在体制内的工作都不是好工作。
          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中国的家长,往往以爱的名义做着伤害子女的行为,而家长们可能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中国父母对孩子的高期望,源于中国社会对成功的单一评价机制和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
          然而,儿女不是自己的"物品",每个子女都有自己的思维和择业的选择权。家长如此做法,和"暴力"行为又有何差别?
          王笑感到很无奈,如果这次没考上,他还要继续参加年后举行的江苏省公务员考试。
          我们的社会在短短的几十年里,经历着急剧激烈的社会变革。每一代人受每一个时代局限,各自都有着本时代人共同的心理特征。"父母"们的意见往往对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影响深远。那一代人出生在五、六十年代,受时代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受教育水平和包容度普遍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自己子女的择业思维。
          中国有句古话叫"活到老,学到老",尤其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家长更不应该局限于自己以往的知识和见解来禁锢住孩子的手脚。 从另一方面来看,即便儿女真的如愿进入到了"编制内",也并非万事大吉,只有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孩子才有了成功的保障和基础。
          尽管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道理谁都明白,但中国的子女其实很可怜,从小到大都生活在父母的"包办"之中,在此过程中孩子丧失的不仅是选择的权利,同时也丧失了为自己梦想而拼搏的能力和阅历。
          在孩子成长道路中,切记,只有家长站在平等的角度上和孩子沟通交流,才能取得子女的尊敬和信任。
          孩子只是一只羽翼未满的小鸟,父母只有放开其手脚让他学会自由飞翔,未来才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莫让偏执的"爱"成为孩子成长中挥之不去的"阴霾"。 (徐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3 21:50 , Processed in 0.08124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