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及探究性课题研究中,常常发现学生因常识欠缺,专业知识薄弱,经典方法、模式思维没有形成等因素,致使一个实验从探究、设计、操作到最后的结果分析往往是问题百出。为了规范操作,理清思路,形成模式,以便更好的用实验解决生物中的相关问题。笔者在从教的过程中对生物实验设计中的一些方面给予总结,仅供参考:
一.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
1、淀粉:碘液(蓝色)。
2、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班氏试剂(沸水浴后生成砖红色沉淀)。
3、CO2:Ca(OH)2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乳酸:pH试纸。
5、O2:余烬复然;无O2:火焰熄灭。
6、蛋白质:被蛋白酶水解、双缩脲试剂(紫红色)。
7、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苏丹Ⅳ染液(红色)。
8、DNA:二苯胺(沸水浴,蓝色)或甲基绿(染色后,呈绿色),也可用DNA酶。
9、RNA:吡罗红(呈红色)、苔黑酚乙醇溶液
10、染色体: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溶液。
二.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1、隔绝气体:密封玻璃容器可用石蜡,隔绝空气与液体可用油膜;
排气或充气可依据升温或冷却。
2、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
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3、除去容器中CO2:NaOH溶液;增加容器中的CO2:NaHCO3溶液。
4、除去叶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
5、除去叶中叶绿素:酒精水浴加热。
6、析出或溶解物质:水溶性根据溶解度,脂溶性可用丙酮或酒精。
7、除去植物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给植株遮光;
8、如何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或透明薄膜滤光。
9、实验中控制温度的方法:
①、还原糖,DNA鉴定:沸水浴加热。
②、酶促反应:水浴保温。
③、用酒精溶解叶中的叶绿素:酒精要隔水加热。
④、细胞和组织培养以及微生物培养:恒温箱培养。
⑤、降温,冷却;升温,加热。
10、维持PH:缓冲溶液(HCO3-/H2CO3,HPO43-/H2PO42-);降低加酸或生理酸性盐,升高加碱或生理碱性盐。
11、血液抗疑:加入柠檬酸钠(去掉血液中的Ca2+)。
12、线粒体提取:细胞匀浆离心。
13、动物细胞的处理:破裂用清水,细胞的失水用NaCl。注意搅拌。
14、骨无机盐的除去:盐酸溶液。
15、灭菌方法: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接种环用火焰灼烧灭菌;双手用肥皂冼净,擦干后用75%酒精消毒;实验室或接种箱用甲醛蒸汽或紫外灯灭菌;整个过程都在实验室无菌区或酒精灯旁进行。
16、消除叶片中脱落酸的影响:去除成熟的叶片;
17、消除植株本身的生长素:去掉生长旺盛的器官或组织(芽、生长点);
18、补充植物激素的方法:涂抹、喷洒、用含植物激素的羊毛脂膏或琼脂作载体;
19、补充动物激素的方法:口服(饲喂)、注射;
20、阻断植物激素传递:插云母片法。
三.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
1、有无某物质的存在:有机物根据颜色反应或凝集,无机物根据变色或生成沉淀。
2、光合速度:O2释放量或CO2吸收量或有机物生成量。
①水生植物可依气泡的产生量或产生速率;
②离体叶片若事先沉入水底可依单位时间内上浮的叶片数目;
③植物体上的叶片可依指示剂(如碘液)处理后叶片颜色深浅;
④水绵可借助显微镜下好氧性菌的分布情况。
3、呼吸速度: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或有机物消耗量。
4、原子或分子转移途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或元素示踪法。
5、细胞液浓度大小:质壁分离或U型管+半透膜。
6、细胞吸水和吸收离子的关系:可用KNO3溶液质壁分离及其自动复原。
7、植物细胞是否死亡:质壁分离和复原或细胞质的流动。
8、甲状腺激素: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
9、生长激素:生长速度(体重、体长变化)。
10、胰岛素作用:动物活动状态(是否出现低血糖症状──昏迷)。
11、血糖的含量:低血糖症状或尿糖是否出现。
12、胰高血糖素作用:尿糖的检测(在尿液中加班氏试剂进行沸水浴,看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
13、生长素作用及浓度高低的显示:可通过去除胚芽鞘后补充生长素后的胚芽生长情况来判断(弯曲、高度)
14、菌量的多少:菌落数,亚甲基蓝褪色程度。
15、菌种:菌落的形态、大小、边缘、高低、颜色、光泽等。
16、大肠杆菌: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
157_1501141445093nn1ibuG0tYRn5br.gif
visitor
(5.54 KB, 下载次数: 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