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5|回复: 0

高考作文质朴本真才能感人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8-12 19: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余荩说过,质朴是作文的最高境界,并指出“近年来,高考作文浮华矫饰之风渐盛,求真务实之气渐衰。中学生为试而‘做’作文,失去了清纯真朴可贵之色”。
  专家的观点已逐渐成为共识。2007年浙江在作文的评分细则规定两类情况得低分:一是抄袭或背诵他人文章;一是“开头+几个名人的例子+结尾”的所谓“文化作文”。由此可见,质朴、本真应该成为高考作文的重要价值追求,自然也应该成为学生作文训练的目标。
  高考作文,如何追求质朴呢?首先应回归质朴的生活。许多同学抱怨自己没有生活,导致自己无事可叙,无物可状,无情可抒。背离自己熟悉的生活,去寻觅所谓的崇高的、伟大的人和事,没有生动感人的生活细节,写下的只是空洞的、毫无趣味的一堆文字,没有自己的内心体验,怎能感动他人呢?
  事情有无意义,并不在乎事情的大小;生活不乏真善美,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以2007年上海高考一篇高分作文《必须跨过这道坎》为例,作者叙述了自己随美术老师去一个僻远的、闭塞山村写生的经历。那里流行“读书无用”的落后观念,并且以门坎儿的高低来表示一家人的地位高低。面对这一幕幕情景,作者觉得这里“仿佛被门隔绝了千百世的光阴”。
  如果没有生活体验而闭门造车,肯定写不出这么真切的文章。由于作者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才会有“虚”坎和“实”坎之分;才会有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隔阂;才会有言语之间饱含希望,盼望山村的人们特别是孩子们跨过“门坎”。这篇文章最后得了高分,实际上体现了当前阅卷的一种导向,即为质朴的文风打开了一扇窗。因此,引导学生向生活汲取作文的灵感,应该是备考的一项重要任务。
  其次,用质朴的形式来表达思想。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寻觅写作的内容,用真情打动读者。以2007年江苏省高考的一篇高分作文《怀想天空》为例,它叙写“我——一个农家子弟,麦收时节烈日当空,与一家人割麦的情景。最后写到:“现在,我在考场上做题。室内很凉快。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个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何永康教授读后写到:“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何永康教授的点评,实际上向我们指出了质朴为文的途径。
  再次,用质朴的细节来拨动读者的心弦。本真的文章十分重视细节的刻画,古今许多名篇,为我们提供了典范:李密的《陈情表》叙亲情的细节,字字泣血可谓“知性之言,悲恻动人”;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对轩的摹写,对母亲、祖母的细节刻画,以及结尾处对枇杷树的描写都“事细而情深”;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跨过月台替儿子买橘子的情形,读毕不禁使人潸然泪下;孙犁的《荷花淀》中媳妇们的传神对话描写,让人陶醉在诗情画意之中……
  质朴、生动的文章细节,能够为他人带来阅读享受;引导学生写好作文,应从观察和体味质朴、本真的生活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19 14:29 , Processed in 0.078997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