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15|回复: 0

2016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优秀范文:高雅浅一度,通俗深一度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8-12 22: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高雅的艺术作品,凝重而丰厚,能叩击人的心灵,开阔人的心胸与眼界,提升人的文化品位……但往往不易被大众所接受。
          通俗的艺术作品,自由而随性,能够让人纾解压力,放松身心……但也常常因为缺乏深度,易遭淘汰,难成永恒。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考场佳作
          佳作一:高雅与通俗
          毕淑敏曾说过:生命之高下并不在于绵长或短暂,而在于丰美和深邃。以命之长短来衡量生命的意义,确实庸俗。若用高雅与通俗来衡量一部作品的好坏,却是无知的。在我看来,能读出点味道的就是高雅的,与形式无关。
          以俗写雅,大有人在。中国诗歌史上的伟大人物白居易,用他的笔杆子写出了盛世,道出了衰败;他的诗通俗易懂,但凡读过几首诗词的人都能看懂他的诗。你说他高雅吧,他的诗中却无宝石点缀;你说他通俗吧,他却写出了大半个世纪,写出了百姓疾苦,诗中散发出高雅的淡香。以通俗之词道出高雅之意,这就是雅。能让不少文人学者奉为圭臬,让诗人墨客引为至交,让历史学家研究唐宋沧桑的诗,就是高雅。通俗的作品,能让人尝出高雅之味,品出高雅之精髓。
          然而,高雅的作品想写得人人都“通俗易懂”,却未必行得通。曹雪芹的那句“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真真说出了不少读者的心声啊。初涉《红楼梦》,只觉得人名还未记清,故事已发展到高潮。或许吾辈皆浅陋,但不要忘记,现代城市水泥林场里的,可都是些“浅陋”的人啊。白居易的诗他们或许能哼上一两句,但让他们说出“黛玉葬花”这句,可真谓难如登天。现代社会有过一般的人是普通知识水平分子,让这些人来读懂被社会学家们作为解释明清社会关系的“百科全书”的红楼梦,简直是天方夜谭。《红楼梦》不仅高雅,而且高深,高深得让人望而却步。一步作品的成功,不在于他写得有多高雅,或多通俗,能让人读懂,爱读,想读,才是高雅,能读出点味道,那就是雅。
          繁华逝,铅华尽,能存留的,能摘取明珠享誉世界的就是高雅。莫言来自乡村,他的文字自然带上了点俗气。可他的作品不但不“通俗”,还被认作“高雅”之作。因为他写出了实实在在的中国农村风味,展现土地力量。摘取诺贝尔奖时,他的言谈如旧,却不自觉地带出了那么点“雅”,所以说,雅俗之作,不在言谈文字,而在于所写之物是否让人读懂,让人读出味道。
          我很喜欢七堇年,她是个网络作家,然而她犀利的文字却能透人心扉,让你看到文学的“雅”;我也很喜欢七七,她那通俗文字拍出的电视剧,在南非播放,把中国的“雅”送到世界另一个角落。
          我们无法分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但我们能看明白自己的心。读一部文艺作品,不一定要是出自名家,只要你能从中领略不一样的风光景象,在恍惚后大彻大悟,那么这部作品就值得你回味,因为在你认知里,它就是“高雅”的化身,能读出点味道的,就是“高雅”。
          佳作二:高雅并非“艰涩”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大概很少人能在那一簇剑眉与八字须的注视下仍从容不迫的。鲁迅,以其思想的深刻锐利被历史铭刻。然而,面对如今“艰深难读”的指责,恐怕也要口中苦涩了。
          鲁迅在教科书中的文章日益删减,全因中小学生难以品味读懂,我们要试问,诚如周先生这样曾以一笔挽中华波澜的高雅文学家,为何反被避之不及?高雅文学作品,乃至文艺作品,并不是以艰涩枯躁(燥)冠名,只是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要读,又该如何云读懂,最后只能找个借口,沦陷入浮躁的“快餐文化”中去了。
          就所谓高雅的文学作品来说,因为它们富有丰富的时代精神,意识文化,是现代人塑造人格的重要指标,这是我们应该认识到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我们品味到荆柯(轲)敢于殉国的勇气;“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于谦的周正;“梧桐更兼细雨”是李清照的凄婉……凡此种种,为历史的进程引领了方向,而又为后世人的修身提供了无限的蓝本。高雅文学作品不仅不应逃避,反而应被推崇。
          就其对人的指导,我们想到传统国学大师南怀瑾,南怀瑾年轻时有幸结识位高僧,得以入寺阅读书籍,在那里,他通读了许多道家秘本,最后,在《金刚经》中参悟了世人无相的真谛。从此四处寻师访道,磨砺修为。中华的传统文学作品可谓浩瀚,南怀瑾也许只望见其冰山一角,但对成人成事,已大有(裨)益。高雅文化大可这样定位,那些真正有神韵,有内涵,而能使人登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的,都实在有无穷的价值。
          而如今,大多人抱怨不会读高雅文化,实则是他们并没有静下心来,高雅文艺与我们所说的通俗文艺不相同,他并不艰深深,只不过需要更多的冷静和耐心,你匆匆行走,拥挤于人潮之是,想要去品味高雅,自然是不行的。另外,高雅与通俗的分界也被人界定不清。《红楼梦》、《水浒传》这一类在出世时也被称为流俗,但经历时间考验,却被证明具有巨大意义,学者称,看《红楼》,研究者看到的是淫,而文人志士看到的是情。不会分辨,无法深入,成为一道阻隔人们与高雅的一道分水岭。
          高雅文化如光风霁月,淡以修身;如明镜止水,静以为鉴;如青天白日,需纳之于怀。一起品高雅,远尘俗。
          佳作三:让高雅浅一度,让通俗深一度
          高雅的艺术作品,在艺术家看来,它能够叩击人的心灵,开阔人的心胸和眼界,甚至能够提升人的文化品位,然而身位(为)大众的我们是接受不来的。相反,对于那些通俗的艺术作品,却能够使我们纾解压力,放松身心,令人遗憾的是它难存于时代这本挑剔的书,原因到底出在哪里?
          让高雅浅一度吧!那样我们才离你不远。舒伯特有一曲交响曲,它只有两个节奏段,相比别的交响曲,少了一个甚至两个奏段,这毫不削减大众对它的喜欢,一听再听,有的还单曲循环。一些不泛(乏)对高雅崇崇敬的“好事者”想要补全这首交响曲,然而都以失败告终,不为什么,只因大众继续听他们热爱的交响曲,并不为后来诸多的所谓“高雅”的版本所扞(撼)动,这首交响曲后来被人们命名为《未完成》,舒伯特的这首《未完成》恰到好处,离高雅浅一点,让人们离它近一点,不失为一首完美的杰作。高雅的作品在大众心中就如同天边那颗星,可望而不可及,那么通俗一点的作品又是怎样的“遭遇”呢?
          周国平曾这样说过: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作品并非一问世就是经典,因为它还要经历时间的磨砺。与人们的观点看齐,在我看来是最重要的,然而时间这把大尺却狠狠抽打了我一记耳光。巩(龚)林娜的一首《忐忑》在当年是风靡一时的,广场上的大妈有时也会跟着“咦啊”地唱。鸟叔的《江南style》也在当年提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使人时不时地连唱带跳地跟从。2013年也有一首挑起大众兴趣的歌曲《孤(狐)狸叫》这似乎都是成功的艺术品,能使人纾解压力,放松身心。然而却在时间的洪流中迷失了自我,试问这通俗的作品现在还有人仍存有当年那样的激情吗?
          让通俗深一度吧!它能让我们靠得更近。正如上面提及的作品,缺乏深度,易遭淘汰,难成永恒。这也是人们的心境使然,对所谓艺术作品的看法。
          让高雅浅一度,让通俗深一度,这是心之所向。有一首诗句说得好“姹紫嫣红开遍,是赋于(予)这般断壁残亘(垣)!”由此可见,让高雅浅一度,让通俗深一度尤为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18 22:53 , Processed in 0.071557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