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1|回复: 0

2012年福建高考语文试题归纳解析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4 06: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题型分类
  福建考卷与北京形式颇有不同。
  第一大题 古诗文阅读
  第一题为默写题,四海皆一,不再赘言;
  第二题文言文阅读
  本次考试出的是一篇游记。共三道选择和两个句子翻译,下面一一分析:
  实词的考察与北京相同,其考察目的在于此类的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第二题考察信息筛选,出题方式更类似于中考基础题中的"语境题",相对简单;第三题为文章理解,与北京出题习惯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句子翻译。北京也见到了此题,而相比之下福建的题并不难,比如"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一句的翻译,并没有活用倒装之类的难点,只有"引以"之间有省略。这类题可以拿来给学生做平时练习用,而且适合初级练习。
  建议将这道题纳入讲义,因为题本身不难,游记又远远较之传记更有趣味,而且文章结构和我们课内学过的《游褒禅山记》等游记文章相似,尤其这道题的句子翻译,颇可利用。
  第三题 古诗词阅读
  两道问答题,一道是句子赏析,一道是诗词的情感理解,出题的形式十分简单。
  宋朝和明清的诗词,是近几年高考和模拟中常见的。(明清考诗歌为主,宋朝诗词各半)。这两个时期的诗词比较容易理解,建议给学生讲课时可以利用教材里的和已经出过得题做整体把握和分类,特别是南宋时的诗词,涉及背景的极多,比如近两年出现过多次的陆游、陈与义等等。
  这首词的情感和我们常见的"田园山居"类(我自己的分类法)基本相同,由于出题的方式没有任何花样,比较容易,也可以拿给学生作初级练习用。
  第二大题 名著阅读
  福建显然更重视名著的考察,竟然占了16分。不过对于北京来说,本题除了这道双选题有些价值(难度过高,建议不必纳入讲义中),其余用处不大,不用太费心思。
  第三大题 现代文阅读
  这张试卷共三篇现代文阅读,分别为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议论文主要考察对文本的归纳概括,意义不大;记叙文出的是一篇小说,题型比较新颖,比如 小说的结局是悲剧性的。造成悲剧的外在原因有哪些?请概述 这道题看似在考察小说的写作手法,实则答案的重点在于对文本中内容的梳理与总结,出题的方法很新鲜,需要我们对文章内容进行分层次概括,很有价值。说明文当中出了一道延伸题,但角度限制比较死,只结合本文而不结合实际,比较简单。(智康1对1 刘大宇老师)
相关阅读 4fcefbae5557b.shtml (65.01 KB, 下载次数: 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0 10:33 , Processed in 0.070716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