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5|回复: 0

想学好《DNA结构与复制中的相关计算》,就靠这3种方法!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7-8-17 18: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NA结构与复制中的相关计算,一直是大家计算题中的障碍,今天教大家3个最好用的方法,让你计算题再也不丢分!

2017081702423231701.jpg

2017081702423231701.jpg

    一、特值法:
    先按照碱基比例假设DNA片段中碱基总数为100或200等整百数,再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图解分析求解。
    例:一个DNA分子中,G和C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在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碱基数的28%和22%,则该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碱基数的( )。
    A.28%、22%
    B.22%、28%
    C.23%、27%
    D.26%、24%
    【解析】假设DNA每条链的碱基数为100,依题意得:(图略)
    ∵甲链: A=28, C=22,G+C=46, ∴甲中G=24, T=100-28-46=26。则乙中A=26,C=24。故选D。
    二、首尾法:
    根据DNA复制的过程与特点可以知道:一DNA分子复制n次后,将得到2n个DNA分子,其中保留原来母链的DNA数目为2个。在处理与此相关的计算题过程中,我们只需要考虑开始和结尾的差异就可以顺利求解,笔者习惯于称之为首尾法。
    例:假如一个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P元素只是32P),将这个DNA分子放在只含31P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两次,则子代DNA分子的相对分子量平均比原来( )。
    A.减少1500
    B.增加1500
    C. 增加1000
    D.减少1000
    【解析】每个碱基对应一个脱氧核苷酸,含1个磷酸基,即1个磷原子。复制两次后形成4个DNA分子,8条单链。其中两条含32P,6条含31P,因而相对分子量减少6000,4个DNA平均减少1500。故选A。
    三、公式法:
    基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我们可以归纳出公式:X=m(2n-1)。其中,X代表DNA复制过程中需要游离的某脱氧核苷酸数,m代表亲DNA中该种脱氧核苷酸数,n表示复制次数。
    例: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
    A.7(a-m)
    B.8(a-m)
    C.7(a /2-m)
    D.(2a-m)
    【解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该DNA分子中T的数量是(a-2m)/2,代入公式得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19 01:09 , Processed in 0.040549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