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45|回复: 0

高考改革在路上,你是否已同步?这些误区会影响高考语文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7-11-28 23: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高考,专家们指出:我们无法忽视高考的指挥棒作用,高考的改革必然会撬动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不过从现在的情况看,高考的改革已经在路上,但是中小学尤其是高中的教育教学环节中,还存在着一些与这些改革不同步的内容,一些误区仍然存在!高考改革,相对应大学一些政策规制也在改革,前段时间教育部发布了“双一流”大学名单,这对2018届同学明确奋斗目标,填报志愿乃至全部高中生都有很大影响,所以对于高考改革,有些误区,如果不能及时廓清,还在抱着以前的旧思路、旧方法进行备考,今后的高考只会越考越差。
    误区一:
    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就是说教
    今年的高考有一个特别的变化,就是把“立德树人”的考查重点讲得更直接了、更明显了。比如被很多专家提起的全国Ⅰ卷的作文题“中国关键词”,就意在引导考生在全方位对外开放条件下,面对中国和世界的互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再比如,全国Ⅱ卷作文题“中华名句用用看”:从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等六句名言中选择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很多人认为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是文科的事,其实理科也同样能弘扬中华文化。今年高考数学全国Ⅱ卷第3题考查等比数列,试题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引入,然后通过诗歌提出数学问题,“在阐明试题的数学史背景的同时,激发考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命题专家说。
    可见,无论文科理科,今年的高考试题都很重视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入。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很多高中教师有意无意地这样做:把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日常的教学完全割裂开来,好像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是单纯的说教。
    当然,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践行,因此最重要的是润物细无声。这就需要教师把这些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然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来。如果教师把这些仅当做一门学科来教,学生把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仅当成一个个的知识点来死记硬背,而不能转化为内在素质,在今后的高考中,是不可能答出“需要”的答案的。
    误区二:
    过于注重思辨会忽视教材知识和现实生活
    有关高考,这些年我们经常能听到思辨这个词。
    近年来不少高考作文题目或多或少涉及人、事、物之间的思辨关系,又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开放性分析,既关注思维广度,又关注思维深度。考查逻辑思辨能力确实非常重要,这是因为现在很多人讲话根本没有逻辑!
    不过,也有人担心“过于注重思辨,忽视了生活”。当思辨和生活不能平衡时,会造成一个可怕的后果:“套题”。通过十几年的学习,高中学生掌握了十八般武艺,形成了各种套路,如果给学生呈现太多抽象的东西,学生们很容易就会套用到某一个“套路”上,这个时候学生运用的是知识的简单转移的能力,而不是真正的思辨能力。
    今年高考上海的作文题目就不错。“思辨的同时聚焦现实生活,学生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道题的优点在于能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并思考,而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
    今年上海的作文题是这样的: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命题专家指出,这个题目为考生的写作内容提供了丰富的逻辑关系与层次。即使当考生在某一观点上立足站定,对他所选定观点的思考仍有纵向深入的可能空间,这使得本题目能很好完成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另外,本题贴近考情,与考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较强的契合性。
    其实,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让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这些年高考命题中比较明显的趋势。
    今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编制正是从化学科学学科的特点出发,联系实际创设化学应用情景,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学科的价值。例如今年考试中心命制的试卷中,选择题型的试题共有33个,具有应用情景的占8个;非选择题型的试题共有22个,设置实际应用情景的17个。分别占到总试题数的24%和77%。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说,所运用的实际情景主要有新材料制备、废物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有机新物质和新药物合成、无机化工生产以及新技术性能源等。这些试题均要求学生将基础化学、基本化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解决工业生产的问题。
    误区三:
    古诗文背诵默写太简单粗暴
    这些年,教育界还出现了一个观念上的误区:似乎谈到了改革,那么过去的一些做法就一定是落后的。前些年有些地方将古诗文从课本里撤下,有的地方让孩子只背诵不默写,都是误区。这种对诵读价值的误解对语文教育是有破坏性的。
    “默写”在实际教学和考试中被很多人误解了。不少人认为默写就是死记硬背,是一种“简单粗暴”的、落后的、浅层次的教育。
    其实,让学生背诵默写一些适合的、优秀的材料不仅是让学生们记住知识,这只是背诵和默写的第一个功能。
    第二个功能是,当过了很长时间之后,学生可能忘掉了具体的语句,但是却可以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语言模型。
    第三个功能是,帮学生塑造了很好的语言机制。而这个语言机制可以影响大脑,继而影响语言器官,最后传达到手。
    第四个功能是这种背诵可以让人体验优秀的文化,成为情感的教育,诗文的教育。
    一个能背诵大量经典的孩子,自然就具备了书香门第的风度。如果整个社会的孩子都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整个国家的文化审美水平就能提升起来。所以,对古诗文背诵默写的考查,今后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误区四:
    重视创新就会忽略基础知识
    这些年的高考都非常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
    今年也不例外。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以今年的高考物理试题为例,全国II卷第14题:通过设计小环在光滑大圆环上下落的情境,考查的就是学生对做功概念的理解;还有“北京卷”第19题:是以教材中演示自感现象的两个电路图为素材的,这些都是在引导学生重视基本实验的学习。
    高考试题重视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基础思想方法的考查,这样的信号传达到教学一线有时就会变形,以为教学生基础了就不用再重视创新了。
    命题专家以高考数学试卷为例,高考数学一道试题往往考查多种能力、多种思想方法,对考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要求。所以,高考试题在命制时充分考虑到考生数学能力的个体差异,绝大多数试题的解答方法、思维方式不是唯一,而是多种多样。例如全国Ⅱ卷第16题,可以从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入手,还可以应用解析几何的解析法通过计算切入,一题多解,给考生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
    而且,创新也不仅是理科的事。今年的9道高考作文题中,全国Ⅰ卷、Ⅱ卷作文题的创意最值得倡导和推广。
    一是题型设计具有很大的突破性,前者围绕12个关键词设题,后者围绕6句古代名言设题,这种手法都是前所未有的,彰显出难能可贵的创新精神。
    二是命题思路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所选择的关键词、古诗句,其内涵都是多元的——前者既有国家战略,也有社会时尚,既有传统文化,也有现代文明,既有正面成就,也有负面现象;后者既有人格修养教育,也有家国情怀教育,既有文学家感悟,也有政治家抒怀,既有豪放宏词,也有婉约丽句——这就在限定写作任务的同时,又给考生的立意提供了足够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十分有利于他们充分释放个人的才华和思想。
    总之,我们既要将课内知识巩固落实到位,还要经常关注课外的世界,给自己灌注新鲜健康的血液,同时,积累必要的答题技巧,在组织答案时,语言精炼,关键词突出,条理分明。具备了这些要素,才能在语文的考场上为自己树起一面胜利的旗帜。
   
    文有道,都成才! 文都中小学 邀请您加入:
    2018全国高考群:656237430
    2018北京中考交流群:655694073
    2018北京小升初交流群:438738892
    点击QQ号 直接进群!学习,我们是认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18 22:42 , Processed in 0.076908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