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25|回复: 0

高中新课标与高考改革接轨 广东今秋开始执行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8-2-3 10: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继新高考改革后,又一个影响未来孩子学业的新政发布了。日前,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并将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新课标有哪些新的变化?对高中生的学习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记者为此采访了多位高中名师,他们认为,新课标凝练学科核心素养优化课程结构,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新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每个学生都将有更自主的课程选择权,需要学生更积极参与生涯体验,做好职业和生涯规划。
  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凸显 语文背诵篇目增至72篇
  在此次出炉的新课标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语文。“原课标‘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数量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深圳外国语学校语文老师黄晓鸿告诉记者,新课标比过去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在“课内外读物建议”部分,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记》等文化经典著作,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并且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黄晓鸿预测,根据新课标编写的教材中,古诗文的篇目应该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要求也会相应地提高。
  “此外,与旧课标按单元教学不同,新课标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包括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等。”黄晓鸿表示,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或许在新学年,教师的教学也会随之发生较大的改变,通过更多的整本书阅读,更注重整合性,将阅读与写作打通,而非简单几篇文章的理解,减少当前碎片化阅读的不良影响,使语文学习回归综合、实践的本质。这就要求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更积极主动而不是被动听讲,以后学生将在语文学习中更多参与体验而不是埋头“刷题”。
  凝练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新课标很及时,让老师们很震撼,它更能满足未来对人才的需求,老师们也迎来了一个真正教学相长的时代。”英语高级教师、平冈中学课程处主任陈婷婷表示,2003年课标是迈向未来教育的必经之路,是一个过渡,从纯粹的“填鸭式”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十余年来课堂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2017版新课标突出不唯分数论、不唯升学率,对当代学生的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综合能力、个性发展等培养目标进行了特别强调,十分符合未来社会的需求。
  深圳第二实验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高中物理老师黄正玉表示,新课标中各学科凝练提出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过去的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让学科培养目标更加明确,更加符合个体终身发展的需要,更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黄正玉说,比如“物理观念”核心素养内涵: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黄正玉认为,核心素养及其达成目标描述准确、清晰、更加便于操作,将学科学习任务和核心素养水平有机结合,引导教学更加关注人的发展。
  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滨海中学校办副主任、高三地理学科教师刘静则认为,新修订的地理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尝试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比如问题式教学和表现性评价等,强调寻求学习情境的真实性、学习过程的探究性。
  陈婷婷建议,为了适应新课标的培养目标,家长、老师们要从小给孩子拓宽视野、增加积淀、提升综合学科素养,未来,“一专多能”所代表的将不仅仅是学科能力,还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生存能力。借助新课标的春风,身为教师,要力争让课程设计更加科学有效,让学生在综合能力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扩大学生课程选择权 与新高考接轨
  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滨海中学教务副主任、高中生物科组长胡珣韵表示,随着新高考的改革,每个学生都将有更自主的课程选择权,新课标中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既保证了基础性,又兼顾了选择性。
  黄正玉则认为,各类课程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将教考有机结合,与新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比如说学生参加高中学业合格性考试需要完成必修课程。而学生参加高中物理等级性考试则需要学习必修课程和选择性课程。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生需要积极参与生涯体验,做好职业和生涯规划,作出符合自身特长和成长需要的选考科目选择,提前认同将要到来的频繁的选课走班模式。老师需要适应没有考试大纲的备考工作和研究复杂教学班的评价方式。
  胡珣韵也指出,以生物学科为例,必修模块减少了《稳态与环境》,使学科核心课程更精简聚焦;而选修课程渗透多理科融合思维的项目式学习,兼顾了学生未来更好地生活、就业的社会目标,以及一部分学生继续从事科学研究的需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18 19:50 , Processed in 0.060959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