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3|回复: 0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8-10-20 15:3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一、流程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和上官伟长芜城①晚眺
  [宋]严羽
  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凭高黯未消。
  京口②寒烟鸦外灭,历阳③秋色雁边遥。
  清江木落长疑雨,暗浦风多欲上潮。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迢迢。
  【注】 ①芜城:扬州的别称。②京口:今江苏镇江。③历阳:今安徽和县。
  请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对诗中二、三两联进行赏析。
  推导流程:本题考查鉴赏表达技巧。
  (1)确定技巧,明确答题方向。
  景物描写的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景物特点的角度分析:
  ①京口寒烟暮鸦、历阳秋雁是远景,清江木落、浦口风大是近景,所以二、三联描写景物的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寒烟、暮鸦、秋雁是诗人看到的景物,木落疑为雨、暗浦风起都是诗人听到的,所以二、三联描写景物的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寒烟、暮鸦、秋雁、木落、风多是诗人目睹之景,“长疑雨”“欲上潮”是诗人想象之景,所以,这两联诗运用的描写手法:_________________。
  (3)从景与情的角度分析表达技巧。
  这两联诗描写的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抒发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这两联运用的描写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尝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导流程] (1)抒情方式、描写方式
  (2)①远近结合 ②视听结合 ③虚实结合
  (3)登高远眺所见的凄迷秋景 归乡之情、羁旅之愁 借景抒情
  【答案】 ①借景抒情。借芜城登高远眺所见的凄迷秋景,抒发归乡之情、羁旅之愁。②远近结合。京口寒烟暮鸦、历阳秋雁是远景,清江木落、浦口风大是近景。③视听结合。寒烟、暮鸦、秋雁是视觉描写,木落、风多是听觉描写。④虚实结合。寒烟、暮鸦、秋雁、木落、风多是实写,“长疑雨”“欲上潮”是虚写。
  二、对点练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 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 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句“老莱衣”运用典故,诗人感叹古代老莱子彩衣娱亲的天伦之乐,在这干戈遍地的乱世,已很难找到。
  B.“万事非”三字,包容着巨大的世事沧桑,概括了辛酸的人间悲剧,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C.“何处访庭闱”一句探问,既表达出对韩十四探亲之途渺茫的担忧,又透露了对韩十四此行的关切,感情十分真挚。
  D.“树影稀”中一个“稀”字借写稀疏的树影在水边掩映摇晃,联想到友人探亲途中孤身一人的孤独寂寞,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E.末句“犹恐”二字,传达出诗人对自己的勉励,激励自己虽然友人归乡了,但自己不能归乡,自己还要发奋努力。
  DE [D项,“联想到友人探亲途中孤身一人的孤独寂寞”错,这里表达的应该是诗人目送友人远去,自己感到孤独寂寞。E项,激励“自己还要发奋努力”理解错误,“犹恐”二字表达的是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对世事茫茫难卜的感叹。]
  ★(2)诗歌第三联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赏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最后分析艺术效果。如此题考查的是虚实结合的手法,注意答出实景“白马江”头的景色和虚景“黄牛峡”,然后分析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答案】 五、六两句,描写分手时诗人的遐想和怅惘。诗人伫立白马江头,目送韩十四登船解缆,扬帆远去,逐渐消失在水光山影之间,他还在凝想入神。韩十四走的主要是长江水路,宜昌西面的黄牛峡是必经之地。这时诗人的耳际似乎响起了峡下黄牛滩的流水声,其中白马江头的景色乃是实景,而黄牛峡则是作者想象之中的虚景,虚实相生,饱含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杜鹃花得红字①
  真山民②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古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注】 ①“得红字”,指诗人和朋友分韵赋诗,分到的是“红”字,亦即须押此韵。②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宋亡后隐姓埋名,好题咏,自称山民。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描写了愁云密布、凄凉黯然的环境,为全诗定调。往事成空,无法挽回,诗人无奈之余,只好对亡国之恨释怀。
  B.颔联借景抒情,杜鹃鸟声声悲啼,啼血染红了万山开放的杜鹃花,表明诗人眷恋故国的心不改,千古难明,怨深恨长。
  C.颈联描写夜中之花极为传神,因是写夜中之花,诗人便不再写花而写枝叶,既避免了重复,又与夜的朦胧融成一气,升腾起一片悲凉之气。
  D.尾联直抒胸臆,满山的杜鹃花,是杜鹃精魄的化身,充满思乡怨恨,行人见了凄然泪下,将行人的恨与杜鹃的恨统一在一起。
  E.这首咏物诗是咏杜鹃花的,诗层层相扣,渐次推进,先从杜鹃上着眼,然后过渡到杜鹃花,最终言志,表达故国之思。
  AB [A项, “只好对亡国之恨释怀”错,无中生有。B项, “借景抒情”错。]
  ★(2)这首咏物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杜鹃花的?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表现手法的能力。答题时结合诗句,注意“往事”“旧”“至今”等词语,从每一联着手,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 虚实结合。首联从虚处着笔,哀怨动人的传说给杜鹃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第二联由虚到实,杜鹃鸟啼血染红千山万里,开出满山的红杜鹃花,景象悲壮,遗恨尤为沉重。第三联前句写实,写月下杜鹃花翠烟笼罩枝条;后句虚写,写杜鹃精魄早已乘昔日和暖的东风飞回朝思暮想的锦水之滨,意象凄美动人。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虞美人
  舒 亶①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②。
  【注】 ①舒亶: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写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②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南朝宋陆凯与范晔是好友,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上阕的前两句写词人日暮登楼所见,寥寥几笔,由下及上地勾勒出一幅苍茫的画卷。
  B.本词用字精妙,“芙蓉落尽天涵水”中“落”字写出了天空苍茫、水天一色的特点。
  C.“贴云寒”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双燕背飞的心理感受,更寄寓了词人内心的凄凉。
  D.此词上阕主写景,下阕主言情,用语朴素自然,情真意切,不失为赠答词中的佳作。
  E.本词表达了词人罢官之后的孤寂和落寞,不仅表达了对他乡友人的思念之情,更表达了自己想得到友人慰藉的渴望之情。
  CD [C项,不是拟人手法,“贴云寒”,状飞行之高,高处生寒,由联想而得。着一“寒”字,又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暗示着离别的悲凉况味;“寒”表面写天气,实指诗人心境。D项,“朴素自然”不正确,应为“清婉雅丽”。]
  ★(2)本词是如何表现词人思想感情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为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直抒胸臆、虚实结合、用典等。作答时,先指出手法,再结合词句分析表达效果。
  【答案】 ①词人直抒胸臆,“浮生”一句写光阴荏苒,自己寂寥寡欢,只能借酒浇愁,孤独一生。②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借日暮时分登楼所见的花残香消、烟波荡漾与双燕分飞来寄托内心的孤寂。③用典,化用陆凯折梅相赠的典故,希望这一枝明艳的“江南春色”能给“雪满长安”的自己带来亲切的问候和友情的温暖,表达渴望得到友人慰问的心情。④虚写(或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想象),下阕后两句设想友人想念自己,登上高台眺望,即使道远雪阻也会寄给我江南一枝梅,更能显出迟暮怀人的深深情谊(念友情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4-27 19:52 , Processed in 0.072074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