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17|回复: 0

高中高二评价唐太宗历史知识点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8-10-20 15: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评价唐太宗
  1、政治上: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民族关系上: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
  3、对外关系上: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现了
  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个人品质上: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太宗的评价的采分点
  1、政治上:纳谏、用人、贞观之治、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2、经济上:休养生息政策、均田制、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存百姓”思想、
  3、思想上:民本思想、慎用刑法、《唐律》的原则
  4、民族关系:“战而后和”策略、“羁縻府州”设置、安西都护府、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民族团结政策
  5、对外关系:开放政策、大都会、鸿胪寺卿、玄奘取经、兼收并蓄方针、对日本朝鲜影响
  科举制的“利”
  1、政治上: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2、教育上:促进了教育发展,尤其是文学的发展
  3、社会风尚: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4、制度建设上:作为一种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科举制度的“弊”
  1、学科结构看:以儒教思想为核心、为重点,实际上这等同让一个民族“偏科”近千年。“科举”偏文舍理,这一点是很明显的。假如没有科举制度设置的独木桥,或许中国人自由自在地可以象西方社会一样走向文理均衡的道路,最终发展出丰富多彩的自然科学。导致了近代科学落后于西方。
  2、考试内容看:明清的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
  学生的思想和创造意识,选拔出来的多是死读书的奴仆而非真正的民族精英了。
  利:
  1、政治上: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他们的行政效率
  2、教育上:促进教育发展,社会重学风气形成。
  3、社会风尚:促成社会上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4、制度建设上:考试选官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相对公正公平
  弊:
  1、明清时期,八股取士,被选举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读书人成了统治者的奴仆。
  2、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人生观和偏重社会科学,忽视自然科学的考试制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18 20:28 , Processed in 0.060450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