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2|回复: 0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4高三上学期考试历史试题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9 09: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原名校联盟2013-2014学年高三上期第一次摸底考试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有叛国而无叛郡……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有叛将而无叛州……。"这一现象对应的朝代分别是
  A.西周、秦朝、三国                B.汉朝、唐朝、明朝
  C.秦朝、汉朝、唐朝                D.战国、汉朝、宋朝
  3.刘文瑞教授在《中国政治制度史纵论》一书中写道:"秦汉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员明显具有皇帝家仆性质:……明清取消宰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依据材料的观点推断,隋唐三省六部制的鲜明特点应该是
  A.皇权专制得到进一步强化
  B.削除了皇帝"家仆"对皇权的威胁
  C.建立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
  D.中央集权的统治进一步巩固
  4.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中说:"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在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②三省六部制标志着我国古代封建国家官僚制度的成熟
  ③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④清康熙时期设立的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④
  5."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可见,明朝内阁
  A.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    B.是具有决策权的内侍机构
  C.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            D.与皇帝权力相互制衡
  6.魏源在论及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时说:"三代用人,士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与封建并起于上古,皆不公之大者……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士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三代的用人制度是世袭的          B.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
  C.后世用人以公开始于宋明时期      D.宋明时期的用人制度是相对公正的
  7.《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8.希腊先哲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这主要表明
  A.柏拉图时代的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的精神
  B.当时雅典尚没有法律来约束公民
  C.柏拉图因为恩师苏格拉底被判有罪而诋毁雅典民主政治
  D.雅典的直接民主制使他们面临体制性的危机
  9."因为如果有价值之人发言并且担任议事会成员,这对于和他们同样的人会有好处,但对大众却没有好处。现在任何人只要愿意就可站出来发言,当穷人发言时,他就会寻求他本人以及和他相同之人的利益。……他们(雅典人)认识到尽管穷人无知而贫穷,而有价值之人出色而智慧,但前者的好意要比后者的恶意带来更多的益处。这样的方式也许不能建成理想的城邦,但却非常有利于维护民主政治"。该观点
  A.肯定了代议制的理论基础          B.说明了直接民主制的封闭性
  C.肯定了雅典直接民主制            D.指出了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弊端
  10.《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了立法者不得为个人利益立法,贪官污吏应受到惩罚,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被处死刑;第八表限制了利率,每月利息不得超过1%;第三表规定了还债的30天"恩惠期"等等。有关《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
  A.体现了平民斗争成果              B.保护了自由人的利益
  C.强调司法程序的严格              D.突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1.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为了避免法令违背这个法则,宗教决不能禁止或部分废止它,我们也无权通过元老院或人民使我们自己不受约束。"这说明西塞罗
  ①认为法律是理性的表现             ②以法律维护社会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③强调法律的广泛性和不可更改性     ④尊崇法律至上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请下载附件: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4高三上学期考试历史试题》

    ( 20528 (42.36 KB, 下载次数: 2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9 02:18 , Processed in 0.084981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