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56|回复: 0

2006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文综):政治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6-27 12: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高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的指导思想是:有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试题应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据此,本说明拟订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其中“考核目标”即综合测试的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

150238_4c5b5fd7013c0.gif

150238_4c5b5fd7013c0.gif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二、考试范围
    试题以学科内知识综合为主,学科间综合所占的比例较小。对于学科间综合的题目来说,一般是回答一道题需要同时运用政治、历史和地理中的2―3个学科的相关知识。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涉及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的考试内容。
(一)政治
第一部分 经济常识
1.商品和商品经济
(1)商品
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的价值量
(2)货币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货币的职能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3)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作用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国家的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企业和经营者
(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企业及其作用
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企业的经营者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4.产业和劳动者
(1)三大产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劳动合同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5.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
国民收入的分配
财政收入和支出
财政的巨大作用
(2)税收与纳税人
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我国税收的作用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6.银行和储蓄者
(1)我国的银行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银行的业务和作用
(2)公民的储蓄
存款储蓄利国利民
债券和商业保险
7.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
(1)商品服务市场
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
市场交易原则
(2)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家庭消费的内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8.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1)当代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
外汇与汇率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2)我国的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
我国对外贸易的作用
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 哲学常识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唯物论
(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物质
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
(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意识的能动作用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4)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2.辩证法
(1)坚持联系的观点
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把握因果联系及其重要性
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2)坚持发展的观点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发展的实质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按客观规律办事
规律的客观性
认识和利用规律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4)坚持矛盾的观点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矛盾普遍性原理及其指导意义
(5)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特殊性原理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及其指导意义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及其指导意义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6)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内因和外因关系原理及其指导意义
(7)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及其指导意义
(8)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
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因及要求
(9)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3.认识论
(1)实践及其作用
实践的基本特征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时间具有反作用
(2)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3)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
现象与本质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真理、科学理论
认识的根本任务
创造必要条件认识事物本质,深化认识和发展认识
(4)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
4.人生观和价值观
(1)社会意识与价值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2)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反对小团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3)人生价值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
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
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
(4)理想与现实
树立崇高理想
在艰苦奋斗中实现理想
(5)投身社会实践
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第三部分 政治常识
1.我国的国家制度
(1)我国的国体
国家的性质和职能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的国家职能
(2)我国的政体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我国是单一制国家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我国的国家机构
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
我国国家机构的设置及中央国家机关的职权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5)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2.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政党的特征
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
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当代政党制度的类型和作用
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机构
多党合作制度适合我国国情
3.我国的民族和宗教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的基本特征
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我国的宗教政策
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我国的宗教政策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
4.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1)当代国际社会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
联合国
(2)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建立国际新秩序
当代国际竞争
(3)我国的对外政策
外交政策
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第四部分 时事政治
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18 20:29 , Processed in 0.068599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