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6|回复: 1

2009年高考名师手记之:政治篇(二十二)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6-27 12: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易混点:
  误区一: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注意:任何规律就其内容和作用而言,都是客观的。
  误区二:规律有好坏之分。
  注意: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无所谓好坏,人们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误区三: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注意:人可以认识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
  误区四: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注意: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它是相对于人的意识而言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它是指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怎样的,是怎样存在的。
  误区五:规则、守则就是规律。
  注意:规则、守则是规律的反映,不是规律本身。任何正确的规则、守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人们遵守规则、守则,正是尊重规律的体现。规则、守则是主观的,规律是客观的。
  误区六: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注意: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在形式上,这种反映不同于照相、照镜子等机械过程,具有能动性,所以,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误区七: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注意: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误区九: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注意: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误区十:现实生活中没有鬼神,但却有鬼神观念,可见,错误的思想意识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注意:在客观世界中,本来没有上帝鬼神,但在宗教中却有上帝鬼神观念,从本质上说,宗教鬼神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的反映。
  误区十一:把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意味着认识过程的结束。
  注意:一次完整的认识过程结束了,并不等于人类的认识到此结束了,人类认识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深化、发展。
  误区十二: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注意: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误区十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注意:实践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误区十四:矛盾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
  注意: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观点。
  误区十五: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注意: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2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078
发表于 2016-6-27 13: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名师导学:
  1.学法指导:(1)分组讨论学习法。对一些模糊不清的观点,及时讨论,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形成正确的认识。(2)理论联系实际法。本单元可以和大量的实现问题、热点时政问题相联系。也可以从自己身边的事例、用古今中外的事实来说明观点。(3)辩证分析法。既看到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又看到意识的能动作用,既看到真理的客观性,又看到真理的发展性等。(4)对于本单元的复习,从横向上可以采用五个环节展开的方式进行,即按照“概念→原理→方法论→反对→联系实际”这五个环节来复习。如: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联系实际,这样复习的好处在于对每一个具体知识点的理解能达到比较准确和全面的效果。
  2.命题前瞻: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很重要,是高考的重点部分。其中,物质的决定作用、意识的反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等知识点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在高考中,考查形式一般是以选择题为主,在近几年高考中,还出现了和其他知识点综合命题考查的主观题的趋势,在复习时要引起重视。明年高考仍然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基础知识,结合辩证法知识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真题再现】
  [例1](2008·海南卷)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长约460公里,宽约280公里,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 )
  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答案解析】D 从照片上看到月球有高地大小不同的撞击坑,说明了月球本身的物质性,证明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即物质都有相同属性――客观存在性。D正确,A与题干无关,B、C错误。题干要求从唯物论角度去分析,这是知识范围,要特别注意,做哲学试题,必须要看清题中要求,比如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
  【名师点睛】材料式选择题在近年高考中频频出现,解答此类试题要求首先通读材料,然后看清设问限制,最后结合选项进行比较,得出正确答案。
  [例2](2008·重庆卷)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国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及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换,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聚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聚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 )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答案解析】C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A是错误的。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而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但离开了这一客观依据,片面强调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则是错误的,故B不入选。思维活动的规律也是客观的,因此D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C。
  【名师点睛】规律的客观性在高考中属于常考点之一,复习的时候要牢牢把握规律的客观性的含义、表现形式,以及一些错误的说法,增强对该知识点的辨别能力。
  [例3](2008·广东卷)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C。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答案解析】C 泰戈尔这句话其实就有矛盾同一性的意思,而选项中有这个意思的就只有C,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名师点睛】本题启示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材料怎么变化,知识点的考查仍然不会脱离课本。
  [例4](2008·广东卷)乔治·贝克莱指出:“公园中的树木,客厅中的椅子,如果没有人在那里感知它们,它们就是不在那里的。”他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离开心灵,事物就不存在。
  辨析: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思路解析】本题以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切入,考查对物质概念的深刻理解,考查对知识的深挖掘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解答时既要指出辨题中的合理成分,即物质是一种客观实在,同时又要指出辨题中的不合理的地方,即“依赖于人的意识”,要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意识方面分析说明。最后指出其观点的实质是一种唯心主义。
  【答案要点】(1)贝克莱的观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2)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视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存在。(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不会因为人的意识是否感知而忽生忽灭。(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观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依赖于物质,而不是贝克莱所认为的物质依赖于意识。
  【名师点睛】解答辨析题可以套用下列常规解法。首先明确辨析点(找出辨点);其次是解答必然点,即肯定合理性;最后补充遗漏点,即还要怎么办,另外材料式辨析题还要结合材料进行作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4-24 09:46 , Processed in 0.068276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