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考试1
政治卷
说明: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张12页45题。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90分)
一、选择题Ⅰ:在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有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2005年,第三届"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在北京和青岛举行。文化节期间,陆续举办奥运文化广场活动、"奥运节拍"公园音乐会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和书画展览、奥运论坛、残疾人艺术表演及奥运项目体验活动等。这表明(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一诞生,就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尽管 有种族、国家文化背景的差异,但全世界人民盼望和平繁荣的理想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北京奥运会的口号是属于整个世界,它是我们共同对未来的期盼。据此回答2-4题。
2.种族、国家文化背景存在差异说明( )
A 不同种族、国家的文化没有共同之处
B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C 有了种族和国家才有个人类文化
D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3.奥运会是整个世界人民共同的伟大的节日,这不仅仅是奥运会是展示人们体能的舞台,更主要的是产生了伟大的奥运精神,并不断地赋予它新的内容。由此可见( )
A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B 体育活动和文化活动时没有区别
C 文化包括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D 文化是体育活动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4."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一口号是全世界人民对和平和繁荣的期盼,也必将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这表明:( )
A 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 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
C 世界的文化将取代各国的民族文化
D 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5.长城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古代伟大工程,使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参观者无不为之震撼,并感受到祖国历史的悠久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一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表明( )
A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永恒不变的
B 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D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2006年3月21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牢记"两个务必",要求我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运用所学知识,回答6-7题
6.之所以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因为( )
A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全部内容
B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在长期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C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D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各种文化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
7.牢记"两个务必",弘扬优良传统,我们就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这表明( )
A 文化影响着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
B 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C 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D 价值观决定人们的交往方式
国家强调要加强公益性文化场馆青少年专门活动场所的建设,开展生动的青少年红色旅游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在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情景教育中健康成长。据此回答8-9题。
8.开展红色旅游,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优良作风,这属于( )
A 传统习俗的继承 B 传统建筑的继承
C 传统文艺的继承 D 传统思想的继承
9.之所以要加强公益性文化场馆建设和开展红色旅游实践活动,是因为( )
A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B 某些"纯粹"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
C 文化场馆建设得越多,人的文化素养就会越高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10、2005年6月17日《人民日报》报道,动漫,即动画式漫画,目前已成为新的艺术形式。电脑影像合成技术和电视,使动漫产生并迅速发展。动漫不仅使电视荧屏更精彩,而且形成了动漫游戏出版物、音像制品、动漫游戏产品的动漫产业。 2005年6月1日至6日,杭州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动漫艺术节。材料主要表明( )
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推陈出新、博采众长
C、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推动文化的发展
D、文化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1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西方国家的某些观念、思想、思维也不知不觉进入我们的生活中。这主要说明( )
A 我国加快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步伐 B 经济和文化相互影响
C 经济活动必然推动文化的进步 D 商贸活动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近年来,中国文化发展迅速,特别是中国新闻出版业欣欣向荣,报纸、电台、网络等文化传播模式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变,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和思维方式,它让各种人群成为文化传播的主体,也使信息成为普遍的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据此回答12-13题。
12.中国文化发展迅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和思维方式。这表明( )
A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B 文化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 文化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3. 报纸、电台、电视、网络等文化传播模式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变,使信息成为普遍的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这表明( )
A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成为当前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B 文化在继承中迅速传播
C 科学技术有力地促进了文化创新
D 旧的传媒不适应时代潮流,应全部淘汰
14、近几年来,中国与法国每年都要互办文化年,这一文化活动有利于( )
(1)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两国文化交流和传播
(3)消除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4)不同文化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A(1)(2)(3) B(1)(2)(4)
C(2)(3)(4) D(1)(2)(3)(4)
15.2005年4月至5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率团访问大陆,受到大陆民众的热烈欢迎。访问团在大陆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也是大陆民众最感动的一句话就是"我们都是中国人"。这表明( )
A 国民党、亲民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C 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有着对祖国统一的认同感
D 加强交流、促进沟通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16.俄国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说:"正确的道路是这样的,吸收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这句话表明( )
A 应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B 传统文化应该全部淘汰,重新创造新文化
C 要继承传统的文学艺术 D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17、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有许多已经被今天的社会所排斥。这说明
A、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 B、文化在批判而不是在传承中得以发展
C、古代伦理道德概念是错误的 D、历史文化会随着社会发展逐渐丧失其合理性
18.现代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乃大势所趋。对这一过程理解正确的是( )
(1)是奉行"拿来主义",全盘吸收西方文化的过程
(2)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3)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4)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基础上,推出融合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A(1)(2)(3) B(1)(2)(4)
C(2)(3)(4) D(1)(2)(3)(4)
19.时下,在广告市场上,有些企业竞相采用纂改古诗或成语的方式追求广告效应,如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改为"但愿人长久、相伴XXX", "刻不容缓"改为"咳不容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1)是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2)妨碍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
(4)会影响青少年的成长
A(1)(3) B(2)(4) C(1)(2)(3) D (1)(2)(3)(4)
20、2005年春节晚会舞蹈《千手观音》,21位演员通过手的丰富多彩的变化和出人意料的组合,在绚丽多彩的灯光照耀下,给观赏者带来极大的美的感受。这说明( ) A、 艺术创作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和创新精神
B、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总是积极的
C、成功的艺术作品源于人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D、艺术创作不需要社会实践
2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树一帜。之所以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因为( )
(1)统一的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重大作用
(2)中国自古以来保留的丰富使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3)得益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4)中华文化从未中断而延续至今
A(1)(2)(3) B(1)(2)(4)
C(2)(3)(4) D(1)(2)(3)(4)
2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对爱国主义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中国各民族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B 爱国主义应该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C 爱国主义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
D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是一致的
23.实践告诉我们,越是深化改革,越是扩大开放,越要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所以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因为( )
A 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B 中华民族精神比其他民族精神更优越
C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D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
24、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讲"服饰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等。由此可见
A、人的全面发展是飞速提高的
B、人们的文化消费日益多样化,有多层次的需求
C、不同时期的历史时期不同,人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D、文化能影响经济、政治生活
25.2006年9月3日《光明日报》载文指出,网络游戏作为一项新兴产业,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有的网络游戏产品中存在淫秽、色情、赌博、暴力等不健康内容;一些未成年人由于缺乏自制力,上网成瘾并影响到血液和身心健康等。面对网络游戏的发展,我们应该( )
A 积极参与,充实生活 B 提高鉴别力 拒绝污染
C 坚决抵制 依法取缔 D 追求时尚的文化生活方式
26.为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广州市政府作了大量实事,又决定投资1.6亿元新建和改造10所专业博物馆。发展博物馆等文化事业
(1) 属于发展第三产业 (2) 有助于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3)是以德治国的基本要求 (4) 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1)(2)(3) B(1)(2)(4)
C(2)(3)(4) D(1)(2)(3)(4)
27.2005年6月20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使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关系的建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表明
A、我们要积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B、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
C、我们应该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传播和建设的志愿者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鼓励创新
28.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新世纪新阶段,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要求是( )
A 培养"四有"新人 B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C 发展中华民族文化 D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9、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人们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日益增强。这说明( )
A、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B、 文化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C、 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D、 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具有重大影响
30、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封建残余、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在社会上仍有一定影响。这说
明( )
A、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交融的 B、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二、选择题Ⅱ:在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均不给分。本大题有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31.近年来,随着"邓小平足迹之旅游""重走红军长征路"等精品旅游路线的推出,辉煌革命史成为了宝贵的旅游资源,红色旅游逐渐兴起。开展红色旅游( )
A 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B 是让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的文化熏陶过程
C 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
D 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2、我国和意大利同为服装出口大国。意大利依靠先进服饰文化和品牌赚取了高附加值,而我国满足于低层次的生产加工,赚取得只是一些基本的劳务费。这告诉我们( )
A 意大利服饰的竞争优势在于产品的文化品位
B 产品的规模化和服务的优质化是服装产品占领市场的关键
C 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交融的
D 现在消费就是文化消费,发展文化产业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33、据报道,近年来,在文艺演出市场,引进和输出比为10:1;出版市场,引进与输出比为6.84:1;版权贸易,引进与输出比为10.3:1,就图书版权而言,中国就引进了12516项,而输出仅为81项。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要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B 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抵制洋垃圾的进入
C 要积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D 要扩大文化出口,参与国际竞争
34.某中学在学生中开展"三名"活动,引导学生读名著、赏名画、听名曲。这活动( )
A 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B 产生的精神力量能激励学生更多的追求和发展
C 必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D 能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35.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美丽的世界文化大花园,因此,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就要( )
A 发展先进民族的文化,反对落后民族的文化
B 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和统一
C 尊重文化多样性
D 把发展民族文化作为国家的根本任务
36.中共十六大四中全会鲜明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理想,它具有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新内涵,同时又渗透着我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的优秀文化思想,这表明"贵和"传统文化( )
A 具有继承性 B 具有相对稳定性
C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 是变化发展的
37.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立党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这是因为( )
A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B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C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健康发展
D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避免外来文化对我国的影响
38.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了复杂的变化,既有积极的现象,也有消极的现象。这就要求( )
A 文化消费者要提高辨别能力
B 文化经营者要提高职业道德
C 国家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
D 政府要严格控制文化生活的发展
3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此应该( )
A 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研机构
B 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
C 坚持思想文化多样化,允许各种思想文化传播
D 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
40.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实施以来,许多志愿者满怀理想与热情,带着知识与技能,来到西部广袤的土地上,从事着中小学教育或科技、文化、医疗方面的工作。这一活动有利于 ( )
A 促进贫困地区的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B 带动社会各界对贫困地区的关注和支持
C 促进青年志愿者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国情
D 促进青年志愿者在扶贫支教的实践中经受锻炼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材料:美国人创造了电影产业,美国电影的出口额在所有产中雄居第二,仅次于航空产品,占据了世界电影市场的80%的份额;日本经济曾创造世界奇迹,以现代科技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功居其首。事实表明,发达国家正在不遗余力地发展文化产业,我国也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在国际舞台上,文化正在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
问题: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当前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42.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为广大青少年益智广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网络以其方便、快捷、灵活、有趣味、大容量的特点走进我们的生活世界,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不过,面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网络咨询,年轻一代的辨别和自律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了。为增强青少年自觉抵御网上不良信息的意识,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向全社会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针对这种状况,某校高二(11)班专门召开了主题班会。
(1)假如你是该班班长,请给主题班会确定一个题目。
(2)召开这次主题班会的目的是什么?并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其理由。
四、辨析题:本大题10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43."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因此,文化发展要多样化,不要主旋律。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44.材料一:近年来,电视娱乐节目越做越多,越多越火,丰富了荧屏,带来了欢乐。但与此同时,由于过分追求收视率,不少娱乐节目走向庸俗以致屈就低俗的倾向十分明显。低俗化的结果,就是丧失电视的文化本性,让有文化的观众疏离电视,让电视人进一步追求无聊,进而导致民族文化传播途径趋于狭隘,让老百姓思想懒惰,沉浸在低级的娱乐状态中。
材料二:中国的媒体永远不能等同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国媒体的基本职责应是传承文明、进行人文教化。许多专家还建议主管部门尽早在我国开展媒体教育,直到观众增进对媒体的认识,用批判的态度去接触、分析传媒信息。这不但涉及青少年的素质提高和健康成长,还涉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如果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自身的素质提高了,就能自觉地抵制低俗化的东西。
结合材料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当前文化生活中的什么现象?(2分)原因是什么?(4分)
(2) 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解决文化低俗化这一问题。(9分)
45.2006年9月是第三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某校高二(9)班为了配合学校开展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①举办一次展览,其内容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丰富民族精神的具体成果。②查阅相关资料,收集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格言和中国现代历史上最能体现伟大民族精神的代表人物及相关事迹。
(1)假如你是这次展览的策划者,请你将这次将要展览的主要内容的要点写出来。(至少三点,6分)
(2)假如为了开展这次活动,你们学校计划在教学楼的走廊上张贴一些体现爱国主义这一民族精神的核心的名人名言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典型人物的画像,请你分别列举两个实例供老师参考。(4分)
(3)请你谈谈我们青少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应当如何弘扬民族精神。(5分)
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答题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9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题号 36 37 38 39 40
答案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问题: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当前我们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42.(1)假如你是该班班长,请给主题班会确定一个题目。
(2)召开这次主题班会的目的是什么?并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其理由。
四、辨析题:本大题10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43."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因此,文化发展要多样化,不要主旋律。
44.结合材料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当前文化生活中的什么现象?(2分)原因是什么?(4分)
(2) 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解决文化低俗化这一问题。(9分)
45. (1)假如你是这次展览的策划者,请你将这次将要展览的主要内容的要点写出来。(至少三点,6分)
(2)假如为了开展这次活动,你们学校计划在教学楼的走廊上张贴一些体现爱国主义这一民族精神的核心的名人名言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典型人物的画像,请你分别列举两个实例供老师参考。(4分)
(3)请你谈谈我们青少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应当如何弘扬民族精神。(5分)
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D C C C D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A B C D A C B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C B B B C D C D
题号 31 32 3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BCD AC AD ABD C ABCD ABC ABC ABD ABCD
41.(1)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文化与经济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文化产业是新世纪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使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美国和日本的文化产业产值对本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就说明了这一点(4分)
(2)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使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居于更加突出的地位。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全球性的趋势,发展文化产业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 (4分)
(3)为此,党的十六大从战略全局的角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这开启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阶段,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2分)
注:若考生能够从发展文化产业能够促进精神文明的发展,从而能够为经济建设提高能够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生产文化产品,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等可分别酌情加1-2分。
43. (1)弘扬主旋律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旗帜鲜明地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提倡多样化,就是要在文化建设中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当前文化生活呈现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和相互激荡之势的情况下,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性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和指导原则。(4分)
(2)文化的主旋律和多样化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没有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单调,就会失去感召力和吸引力;主旋律就会失去基础,不奏响主旋律,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准则,多样化就会失去方向。 (4分)
(3)题中观点割裂了文化发展中主旋律和多样化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是错误的。我们既要大力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达到两者高度统一,才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2分)
44.(1)①材料一反映了当前文化生活中的"喜"与"忧"的现象。 (2分)② 原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生活可喜的现象。但是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媒体片面地追求收视率以求获得高经济效益而不顾自身的基本职责,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4分)
(2)① 作为国家,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大力发展牛人民群众新闻乐见的文化,弘扬主旋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② 作为媒体,要增强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切实履行其传承文化的义务。③ 作为个人,要提高辨别低俗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低俗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每点3分,共9分)
45.(1)①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③ 近现代以来我国民族精神的主要表现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抗非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等。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2)①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但卑未敢忘忧国"(陆游)"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②典型人物:丛飞、钟南山、叶欣、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袁隆平、邓稼先、李四光等等。
(3)①弘扬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④必须把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⑤ 对青年学生来说,主要是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准备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5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