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4|回复: 0

高二政治新课标版上学期期中测试题5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15 09: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二政治新课标版上学期期中测试题5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马克思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这说明(    )
  A.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自然界人工化是不可能的
  C.人的能力是巨大的,人定胜天
  D.人对自然的改造是人们承认自然的客观存在和服从自然的结果
  2. "世人闻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去,直领诗情到碧霄。"下列说法包含的哲理与上述这首诗包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清官难断家务事"      B."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C."横看成领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一主题体现的哲理是(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C.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主观符合客观,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4."我们中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对邓小平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客观存在的事实,应当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
  ②只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我们就能做好各项工作
  ③要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④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规划,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的决定性条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被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这一思想被列宁评价为:"对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这一评价说明,赫拉克利特(    )
  A.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辩证法思想结合在一起
  B.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地统一起来
  C.是现代唯物主义创始人
  D.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因而是科学的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但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是轻而易举的。这是因为(    )
  ①客观实际往往是许多事实的总和   ②客观实际是多方面的
  ③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④人们的立场、观点和知识构成不同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 无论意识的表现形式怎样,也不论意识活动有多大差异,它们都不能脱离其最根本的共性--都源于物质,其内容归根到底来自于客观事物,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正确的理解是(    )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②正确的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人脑中自生的
  ③具体感觉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抽象思维则可以脱离客观事物,不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④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对未来的预测等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从哲学角度看,这首诗说明了(    )
  A.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有机统一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9. 2006年10月8日,新浪网载文指出:构建节约型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建章立制、弥补体制、机制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诸多漏洞,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每一个成员切实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份资源。构建节约型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说明(    )
  A.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B.人们可以用计划确定事物之间的联系
  C.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可以认识的
  D.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主观的
  10.2007年10月24日6时,"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据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博士介绍,在月球探测工程领域,"十一五"期间将实现绕月探测任务,对地、月空间环境进行探测,进一步实施"绕、落、回"三步战略,使中国具备开发利用月球资源的能力,掌握深空探测关键技术,为进一步探索深空奠定了基础。从哲学角度看体现了(    )
  ①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寓言"刻舟求剑"的哲学启示是(    )
  ①事物的运动变化就是指空间位置的移动
  ②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③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④离开物质谈运动的观点是荒谬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A.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位置的变更、性质的变化
  B.宇宙间一切事物变化的过程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事物根本性质发生的改变,是显著的变化
  13.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拔苗助长,苗枯田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
  14.《老子二章》中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段话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A.善与恶是人们头脑里主观自生的
  B.美与丑、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C.在美丑、善恶的矛盾中,美与善都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D.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
  15.下边这组漫画告诉我们(    )
  ①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②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
  ③只有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④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
  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6."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
  A.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     B.矛盾双方都有共同之处
  C.矛盾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  D.矛盾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
  17.下面《难以嫁接》这幅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
  A.要以普遍性原理为指导     B.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要努力学习间接经验     D.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
  18.2007年3月6日《人民网》载文强调,在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社会全面进步,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上述要求符合的哲理是(    )
  A.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
  D.做工作既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又要做到统筹兼顾
  19.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有资料显示,从近五届奥运会的情况看,各国在奥运会后都存在经济增速突然递减的现象,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体育场馆闲置、奥运村楼宇销售困难、基础设施使用率不高、投资难以得到回报等问题。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筹办奥运会过程中(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
  D.分清事物的主流与支流
  20.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条是绝对不能动摇的。但是,如果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可以忽视其他方面的工作,或者认为经济搞上去了,其他事业就会自然而然地上去,那就不对了。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主要是因为 (    )
  A.用"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指导现代化建设是不能成功的
  B."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C.矛盾的双方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1.有人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孟子幼时,其母为了有利于他的成长,就曾三次搬家择邻而居。孟母这种做法(    )
  A.承认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B.注意到外部环境对事物变化的重大作用,但夸大了这种作用
  C.说明外因在事物变化中有时也起决定作用
  D.符合唯物辩证法,具有现实意义
  22."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刘禹锡的这句诗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C.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D.任何事物都是一切为二的
  23.红军长征的艰苦,今天的人们是难以想象的。在二万五千里行军和无数次殊死作战中,红军战士忍受了极度的劳累、冻馁,穿越了地球上最险峻的峰峦沟壑和荒无人烟的辽阔草地,不知有多少人牺牲在长征路上。长征精神的精髓是一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是(    )
  A.精神对物质有巨大的反作用
  B.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
  C.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
  D.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24."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全新的社会制度,它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任何新社会制度的产生、巩固和发展,必然是充满牺牲和奋斗,交织着成功和失败的曲折过程。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一定会从中经受锻炼,吸取经验教训,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    )
  ①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事物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前进的
  ④只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任何事情都能办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5.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对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指导意义在于(    )
  ①为我们正确地看问题、办事情提供了一个总的指导方法
  ②指导我们真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使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避免或减少失误,少走弯路
  ④使我们的事业必然成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0分,27题13分,28题12分,29题15分,共50分)
  26.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符合中国现阶段国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必须坚持办实事,求实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必须坚持察实情,讲真话,不虚报浮夸;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检验。(10分)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4分)
  (2)运用唯物论的有关道理,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6分)
  27.《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一是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应当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的面貌,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和坚忍不拔的艰苦努力,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二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三是要立足于自力更生。西部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但最重要的是要靠西部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要靠西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励精图治。(13分)
  (1)上述材料蕴含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6分)
  (2)根据上述哲理,说明我们应怎样进行西部大开发。(7分)
  28.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请你从哲学角度说明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2分)
  29.有专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立足实际,统筹谋划,正确处理好"统"与"分"、"内"与"外"、"点"与"面"三个关系。首先,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必须在统筹发展的指导下,正确处理"统"与"分"的关系。既要树立"一盘棋"的观念,把城与乡、工与农、经济与社会纳入一个整体,通盘谋划,又要统分结合,做好局部的、个体的、层面的工作。其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跳出"三农"整合外部力量,形成支持、推动"三农"的良好环境,又要深入"三农"激活内部因素,启动"三农"自我发展的内生力。第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典型示范带动的原则,抓好试点工作,不断探索经验,实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结合材料,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正确处理好"统"与"分"、"内"与"外"、"点"与"面"三个关系的哲学依据。(15分)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答 题 卡
  一、选择题(50分)
  第Ι卷(选择题  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第26题 10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5分,共50分。)
  26.(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7.(13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8._(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9.(1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C B C A D D B A C B C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D B D C D B C C A A
  26.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
  (2)第一,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第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第三,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量力而行,才能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7.(1)上述材料蕴含的唯物辩证法的哲理包括:①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材料中第一个要求就体现了这一点。②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材料中第二个要求就体现了这一点。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材料中第三个要求就体现了这一点。
  (2)①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经过长期奋斗,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②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因此,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西部地区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形成自身的特色经济。③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但最重要的是靠西部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西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这是西部地区发展的根本原因。
  28.(1)坚持联系的观点。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使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统一,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统一。
  (2)坚持发展的观点。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今天与明天的关系,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
  (3)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人们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也要尊重自然规律,否则是要受到规律惩罚的。
  (4)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在经济发展中,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生态意识,维护人类的全局利益,高度重视经济增长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坚决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意识。
  29.(1)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正确处理"统"与"分"的关系。既要树立"一盘棋"的观念,把城与乡、工与农、经济与社会纳入一个整体,通盘谋划,又要统分结合,在全盘筹划的前提下,做好局部工作,这就是整体与局部关系原理的具体运用。
  (2)内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做到内外因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跳出"三农"整合外部力量,形成"三农"发展的良好环境,深入"三农"激活内部因素,启动"三农"自我发展的内生力的做法就是坚持了内外因相结合。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从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认识秩序和将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工作方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正确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坚持典型示范带动的原则,抓好试点,探索经验,实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18 20:28 , Processed in 0.088010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