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8|回复: 0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6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15 09: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二政治第一学期期中考试6
  本试卷包括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Ⅱ卷5至
  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1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单项选择题:(文理皆做,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2007年IO月,有着50多年历史的中国航天事业翻开新的一页: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载着中国首颗人造月球卫星--"嫦娥一号"探测器,划破云霄,飞人太空,奔向月球……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赤研究员自豪地说,"嫦娥一号"实现了准时发射、准确人轨、精密测控、精确变轨、成功绕月,并在11月底传回第一幅由中国人自己拍摄的月球图片。这说明
  A.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以承认事物本身的客观性为前提
  B.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C.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苟子日:"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刘禹锡日:"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两句论断共同包含的积极思想是
  A.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B.人类对自然界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
  C.规律是客观的,不可抗拒的
  D.人类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3."疑邻偷斧"的故事,说的是有一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子,便怀疑是邻居的孩子偷了,他看那邻居孩子走路的样子、说话的神态等一举一动都像是偷斧子的。后来他的斧子找到后,再看那邻居家的孩子,怎么也不像偷斧子的了。故事中丢斧子的人犯的错误属于
  A.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辨证唯物主义
  4."正是有了我和我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这两种观点①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  ②第一种属唯心主义思想③第二种属于唯物主义思想  ④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
  5.党的17大报告指出:要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要高举它们,是因为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都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永恒真理
  C.都是中共制定方针、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和推动的作用
  6."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一观点
  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B.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
  C.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7.读右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②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③规律和现象统一在同类事物之中,规律通过现象来表现  ④规律是现象中稳定的、深刻的东西,它深藏在事物的内部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完成这一任务的根本方法是
  A.矛盾分析法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创新的方法    D.联系的方法
  9.离开了身体的手就失去了手的作用。这段话反映的哲学原理是'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局部和整体不可分割
  C.事物是绝对运动的    D.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
  l0.有人经常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来教育后人,那么这句话所揭示的哲学寓意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是根据
  C.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D.外因在事物的变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1."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培根的这一段话表明
  A.矛盾具有特殊性
  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C.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
  12.在新农村建设中.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是简单的多种点什么、少种点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区域布局。要实现这一调整首先必须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这一观点主要体现了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内外因的关系有所不同
  C.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    D.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
  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据此回答13~14题。
  13.下列说法属于发展的是
  A.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在北京胜利召开
  B.从公元2007年跨人公元2008年
  C.一个事物从产生到最后灭亡,
  D.国民经济的发展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转变
  14.发展的实质是
  A.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
  B.发展是唯物辩证法总的特征之一
  C.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D.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15.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告诉我们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B.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C.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时,必须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D.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
  16.下列说法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兵来将挡,水来土掩②勿以恶习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③国家兴亡,匹夫有责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毛泽东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从哲学上看,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地球的赤道周长有八万里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静止是物质存在的主流
  有"经济宪法"之称的反垄断法,历经20年的酝,13年的争论,终于在2007年8月30日下午,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明年8月1日起实施。据此回答18-19题。
  18."历经20年的酝,13年的争论"。反垄断法终获通过表明
  A.任何正确认识的获得都是曲折的
  B.量变和质变是辨证统一的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
  D.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9.我国反垄断法规定:反对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同时又明确规定企业可以通过公平竞争、自愿联合,依法实施集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从哲学角度看,这一规定体现了
  A.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B.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
  D.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20.在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胡锦涛主席提出了坚持合作应对、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主导地位、坚持科技创新四项主张。这些主张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C.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具体的
  D.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2007年,我国部分地区如淮河流域、重庆、四川隆昌等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椐此回答2l一22题。
  21."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体现的哲理是
  A.人们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
  B.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C.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是相互制约的
  D.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
  22.近年国家气象局等利用科技手段加强了预报,为此给国家和人民减少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B.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
  c.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就一定能够成功
  23.2007年7月,国土资源部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全面查清全国土地现状。资源部咨询中心副主任刘文甲指出:对土地的调控要从宏观着眼,微观人手.加强土地科学管理和调控。这要求
  ①着眼整体,选择最佳方案②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③重视局部,促进整体功能的最大发挥④坚持从特殊到普遍到特殊的工作方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4.2007年11月,国家公布法定假日调查问卷,建议取消"五一"长假,增设"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各一天的法定假日。这一举措从根本上看有利于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人们出行、观光、旅游
  C .传统文化的复苏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政  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5.(文、理皆做)
  传说,有两个秀才一同去赴试,刚上路就遇到出殡的队伍,黑漆漆的棺材探身而过。甲秀才大感晦气。心头愁绪郁结,闷闷不乐,结果没有考好名落孙山;乙秀才则暗自高兴,因为他觉得:棺材棺材,有官有财,是个好兆头。上了考场,他精神爽快文思泉涌,果然一举成名。两个秀才回来后说自己的预感很灵验,甲说:"一碰上那秽物就知道不好了。"乙则说;"果然是有官有财了。"
  请运用唯物论原理对两个秀才的说法给予评价。(文科8分,理科12分)
  26.(文、理皆做)
  有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用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意义!(文科8分,理科12分)
  27.(有两个小题,文科只做(1),12分;理科只做(2),16分。)
  (1)生产"康师傅"的顶新集团旗下的香港顶益控股公司,在开拓大陆市场的初期曾经开发"顶好清香油","用顶好清香油,顶"有面子"广告语深入人心。可惜名声虽好,买卖却不好,以大多数老百姓在80年代末的消费水平,还没达到"要面子"的程度。大家用惯了廉价的散装油,而十几块钱一瓶的"清香油"质量虽好,价格却远远超过百姓的心理底线,滞销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最后甚至不得不全面回收。
  结合材料和哲学知识,该企业失败的教训给我们有哪些启示?(文科做,12分)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表现在哪些方面?(理科做,16分)
  28.(文、理皆做)
  材料一2007年中国股市在2006年上涨后再次呈现加速上涨趋势。伴随股指的上涨,大批投资者获得了丰厚的投资回报..但是许多新股民在股市赚钱效应的带动下没有任何风险意识盲目入市;对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证券市场常识根本不了解而随意买入股票,更缺乏对当时市场是以上涨为主还是以下跌为主的基本判断任意买卖。有不少高位买入的新股民由于股价的大幅下跌损失惨重,这充分说明证券投资风险与收益并存。
  材料二"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对于提高人民收入的又一新举措,体现了中央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态度和决心。股市能否健康发展将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投资者利益能否得到保护,能否让人民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为此,证券监管部门加大了对市场的监管和调控力度。如: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增强股民风险意识;利用货币政策间接调控股市资金,防止股指大起大落,呵护股市可持续发展;依据《证券法》对杭萧钢构等公司立案调查;打击庄家操纵股价,净化股市环境……
  证券投资风险与收益并存。请你运用矛盾分析法为新股民规避投资风险,获取投资收益
  提几点建议。(文科12分,理科16分)
  29.(仅限文科做,12分)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
  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
  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
  创新智慧竞相进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哲学知识分析说明应怎样"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12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单项选择题(共48分)
  1.C  2.D  3.B 4.A  5.D  6.C  7.D 8.A  9.B  10.0
  11.A    12.D    13.D    14.C    15.C    16.B    17.C    18.D    19.B 20.C
  21.D  22.B  23.A  24.D
  非选择题:(共52分)
  25.(文理皆做,文科8分,理科12分)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并具有
  反作用。材料中甲乙两人的思想都具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同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都是错
  误的;只不过甲乙两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罢了。(文科3
  分,理科5分)
  (2)意识具有反作用,不同的意识其作用是不相同的。由于人们的世界观、方法论、思维
  方法的不同,对同一事物产生了不同的意识。甲产生了一种消极的意识,遇到出殡的队伍,黑
  漆漆的棺材探身而过,大感晦气,心头愁绪郁结,闷闷不乐,结果没有考好名落孙山。而乙则产
  生了一种积极的心态,遇到出殡的队伍,黑漆漆的棺材探身而过,而暗自高兴,因为他觉得:棺
  材棺材,有官有财,是个好兆头。上了考场,他精神爽快,文思泉涌,果然一举成名。(文科3
  分,理科5分)
  (3)甲乙两人的做法都不可取,我们青少年应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只有脚踏实
  地搞好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文科2分,理科2分)
  26.(文理皆做,文科8分,理科12分)    。
  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我们要善于根据原因预见事物可能
  产生的后果。(文科2分,理科4分)
  意义:作为中学生必须要有对后果的科学预见,才能正确指导自己的具体行动,因此,在学
  习上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生活中人们常说的"有志者事竞成"、
  "有付出,就有回报"就是这个道理。(文科3分,理科4分)反之,只顾眼前好耍,怕吃苦,经常
  迟到、早退,忽视对因果联系的理性思考,就必然会导致学习成绩不好或下降,甚至导致"追悔
  莫及"的严重后果。(文科3分,理科4分)
  27.(文理皆做。(1)文科12分,(2)理科12分)
  (1)①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
  码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厂家必须了解市场需求的实际,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才能提高
  企业的经济效益。而香港顶益控股公司生产的清香油质量虽好,而没有考虑到80年代老百姓
  的消费水平,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失败是必然的。(4分)
  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必须明确事物所处的阶段和地位,不
  能超越事物发展的阶段。香港顶益控股公司却没有看到,大多数老百姓在80年代末的消费水
  平,还没达到"要面子"的程度。大家用惯了廉价的散装油,而十几块钱一瓶的"清香油"质量
  虽好.价格却远远超过百姓的心理底线,滞销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最后甚至不得不全面
  回收。(4分)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
  宜。香港顶益控股公司,在开拓大陆市场的初期曾经开发"顶好清香油","用顶好清香油,顶
  有面子"广告语深人人心。可惜名声虽好,买卖却不好,就是忽略了大多数老百姓在80年代
  末的消费水平这一实际情况,滞销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可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是
  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4分)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两种世界观和方法论。(4分)辩证法主张用联系
  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4分)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4分)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4分)(只
  要能完整答出对立观点都可得满分)
  28.(文理皆做,文科12分,理科16分)
  (1)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投资者首先要保持对股市的正确认识,要看到股票投资既
  能获取收益,又存在巨大风险。(文科4分,理科6分)
  (2,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公司的基本面,选取优质公司进行投资才可能使风险
  最小化,收益最大化。(文科4分,理科5分)
  (3)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认清当前市场的性质,把握市场是以上涨为主还是以
  下跌为主,不断调整自己的投资思路,做出买人或卖出的正确选择。(文科4分,理科5分)
  29.(文科做12分)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创新也不能脱离中国实际,要把自主创新与中国特色相结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
  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才能取得实效。(4分)
  (2)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就是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努力造
  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进发、
  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4分)
  (3)坚持内外因结合,正确对待内因和外因。面对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要以积极的
  姿态走向世界,迎接挑战。在自主创新的同时,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把引进和开发、自主创
  新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形成自己的优势。(4分)    '
  注意:期末考试重在检测教材基础知识的落实;同时,适当培养学生联系时政及时政背景,
  从材料中提取有用信息,依据教材知识点,结合材料回答问题及适当拓展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
  能力。但是,学生在运用哲学知识回答问题时,似乎每一个原理部可以用,这是学生学习的难
  点。因此,教师在阅卷时,学生运用原理只要符合题意,均可酌情给分;在日常教学中和评讲时
  一定要教会学生抓主要原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7 01:04 , Processed in 0.04135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