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40|回复: 0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1 16: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
  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     B、清政府坚持闭关锁国的传统政策
  C、英国要进一步扩大鸦片贸易   D、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要急于扩大市场
  2、鸦片战争前,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是
  A、以农业为主的多种经济    B、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C、正在解体中的封建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3、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遭到西方国家侵略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C、清朝闭关政策的破产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4、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并没有打开中国市场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B、通商口岸开放的太少
  C、资本输出尚未开始          D、清政府对外国商品的限制
  5、英国在华攫取的下列特权,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得到的是①英舰任意出入通商口岸②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③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永久居住④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下列条约中有割地、赔款、开埠通商的是
  A、《中美望厦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英天津条约》    D、《中英北京条约》
  7、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它
  A、是以扩大侵略权益为目的   B、仍以武力迫使清政府屈服
  C、继续割占中国领土         D、仍强迫清政府交纳战争赔款
  8、1870年,一英商来华,这时他享有的特权是①可到重庆永久居住②可到九龙司地区经商  ③可到汉口、九江一带游览④可在沙市开设工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规定允许华工出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黄埔条约》    D、《瑷珲条约》
  10、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儒家思想与拜上帝教的矛盾
  C、满族和汉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11、太平大国运动的失败主要在于
  A、洪秀全决策错误      B、社会改革方案的空想性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D、太平天国装备的落后
  12、近代太平天国运动为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一制度
  A、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B、突出反映了农民对社会经济改革和农业近代化的强烈要求
  C、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13、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的最主要依据是
  A、其规模利延续时间均属空前    B、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C、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
  14、鸦片战争中萌发的新思想的核心是
  A、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之路    B、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C、了解西方的政治制度          D、启迪人们觉悟,挣脱封建牢笼
  15、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重军事轻经济        B、没有兴办真正的资本主义企业
  C、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D、没有大力宣传西方思想文化
  16、继昌隆缫丝厂等近代企业与洋务派举办的近代军事工业的主要区别是
  A、使用机器生产还是手工劳动   B、对外国资金是否具有依赖性
  C、工资高低是否由技术决定     D、产品是否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17、下列哪一项最能说明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C、清政府中央机构的变动   D、建立近代化的海军
  18、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不包括
  A、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技术      B、建立近代化国家政治制度
  C、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对外国经济侵略做了一些抵抗
  19、决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根本原因是
  A、资金少、力量薄弱
  B、民族资产阶级由封建地主、商人转化而来
  C、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中
  D、在中外反动势力压迫的夹缝中发展
  20、中国无产阶级早于资产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解体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B、传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C、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中国的大门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21、最能体现帝国主义进行资本输出,分割世界要求的是
  A、《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22、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事件说明:
  A、德日在远东地区争夺激烈    B、日本已不能独霸中国
  C、俄、德、法利益完全一致    D、帝国主义之间既勾结又斗争
  2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在:
  A、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以后    B、甲午战争以后
  C、戊戌变法失败以后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24、按照长江流向(自上而下)排列下列位于长江沿岸的通商口岸的顺序①南京②九江③汉口④重庆  A、①②④③  B、④③①②    C、④③②①    D、②③①④
  25、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主要是因为
  A、为了控制朝鲜
  B、为了争夺中国东北
  C、中日两国军队为镇压朝鲜东学党起义发生冲突
  D、日本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
  26、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决定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其主要目的是
  A、鼓励发展民族工业    B、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C、扩大税源            D、刺激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27、戊戌变法的实质是
  A、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斗争      B、开明地主和顽固官僚的斗争
  C、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斗争    D、引进欧美政体,改革各级官制
  28、早期维新思想和鸦片战争出现的新思想的主要不同是
  A、学习外国科学技术              B、学习外国的军事技术
  C、借鉴外国经验、探索救国之路    D、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29、不属于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的主要内容的是
  A、要不要维新变法                 B、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C、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D、要不要发展民族工商业
  30、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对清朝统治起到
  A、巩固作用    B、瓦解作用    C、补充作用    D、改革作用
  31、林则徐、洪仁干、曾国藩的相似之处是
  A、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B、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思想
  C、主张学习西方的教育制度    D、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近现代的中国人民在探索中国的出路与发展时,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到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回答(  )题
  32、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C、给西方基督教披上儒家的外衣    D、利用孔子思想进行托古改制
  33、义和团的"扶消灭洋"口号带有笼统排外性质,这是指义和团
  A、没有区别侵略和外来的近代文明
  B、没有正确区别外来侵略的目的和结果
  C、没有认清清政府的腐败和资本主义的先进
  D、具有反帝斗争的彻底性
  34、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A、农民自发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B、农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C、农民自觉的反侵略运动      D、农民自觉的反封建运动
  35、《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这主要是指
  A、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内政外交
  C、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36题7分,37题11分,38题12分,共3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  序》
  请回答:
  (1)《海国图志》编写的背景是什么?  (2分)
  (2)在中国迈出"师夷长技"第一步的人是谁?他提出什么主张?  (2分)
  (3)该书的积极作用体现在哪里?  (3分)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以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
  请回答:
  ①李鸿章和郑观应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的问题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
  ②郑观应对洋务运动提出了怎样的批评?  (2分)
  ③你认为他的批评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3分)
  38、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背景是什么?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怎样的救国方案?实践结果如何?事实说明了什么?  (12分)
  高一(06级)历史学科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D 2B 3B 4A 5C 6D 7A 8D 9B 10D 11C 12D 13B 14A 15C 16D 17A 18B 19C 20C 21D 22D 23B 24C 25D 26C 27C 28D 29D 30B 31A 32B 33A 34B 35C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6、(1)民族危机出现,统治危机加深。(2分)
  (2)林则徐;建设一支新式海军(2分)
  (3)介绍了西方的历史地理知识;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3分)
  37、①相同点:向西方学习。不同点: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比西方好,不必改革,只要学习西方制造利器即可。郑观应认为既要学习西方技术,更要学习西方的制度,改革中国的政治制度。(6分)
  ②郑观应批评洋务运动是中体西用。(2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1分)因为只有改变封建制度,才能使国家富强。(2分)
  38、背景:(1)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了严重危机。  (2分)(2)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2分)
  方案: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他们在不触动清朝统治基础的前提下,依靠没有任何实权的光绪帝,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要求实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的,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3分)
  结果: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戊戌政变,维新运动很快失败,(2分)
  在社会上想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觉醒。(2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1 03:31 , Processed in 0.052611 second(s), 14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