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年高一年上学期期中考历史科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1、西周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的宗法等级是
A、周天子--卿大夫--诸侯--士 B、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C、周天子--诸侯--士--卿大夫 D、周天子--士--卿大夫--诸侯
2、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共同特点是强调
A、等级关系 B、臣属关系 C、血缘关系 D、政治关系
3、"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4.秦朝中央集权实质上是
A、地方服从中央 B、皇帝独揽大权
C 推行皇位世袭制 D、实行三权分立
5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这种历史现象出现在
A、西汉汉武帝时 B、东汉光武帝时
C、魏晋南北朝时 D、北宋宋太祖时
6、科举制度成为我国主要的选官制度是在
A、秦朝 B、魏晋南北朝 C、两汉 D、隋唐
7、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宋代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得到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不断分散 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8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C、割占中国领土 D、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9、列强在近代形成共同宰割中国同盟的标志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门户开放"政策实行
C、"二十一条"的出台 D、《辛丑条约》的签订
10、"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这首诗歌颂的是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曾纪泽收回伊犁
C、刘永福抗法 D、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11、1895年对中国来说是屈辱与动荡的一年,假设你这一年生活在台湾,你的爱国行动可能是参加哪支队伍与日本侵略者作战?
A、左宝贵的部队 B、义和团
C、丁汝昌的部队 D、刘永福或徐骧的部队
12、首先揭开日本侵华战争序幕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塘沽协定》的签订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3决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形成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是: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中共表表八一宣言,
B蒋介石态度的明显转变。 C全国人民拥护一致抗日。
1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一二九运动
C、国民政府发表八一四自卫抗战宣言 D、国民政府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15、假如你生活在1840年以后的中国,你会先后看到下列哪些事件发生
①三国干涉还辽 ②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运动
③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工具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②①④ D、④③②①
16、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诗中说:"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漫天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A、金田起义 B、天京变乱 C、定都天京 D、永安建制
17、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B、后者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进步方案
C、二者在经济纲领上是相互矛盾的 D、两者都反映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要求
18 中日《马关条约》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影响最为严重的条款是
A、赔款白银2亿两 B、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开辟内河新航线
19、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D、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20、"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 努力国民革命! 齐奋斗,齐奋斗……"这是一首国民革命期间脍炙人口的歌曲,请问国民革命期间,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的统一战线名称是
A、爱国统一战线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革命统一战线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21、1935年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下列哪些事件体现了从1921年到1935年中共一步步走向成熟的?
①中共二大上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 ②决定和国民党合作,共同领导国民革命
③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④在抗日战争期间巩固并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遵义会议的召开 B、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陕北会师
23、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建立了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但后来很快基本丧失。造成这一严重挫折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右倾机会主义 B、"左"倾教条主义
C、先右倾错误,后"左"倾错误 D、先"左"倾错误,后右倾错误
24我国社会主义根本的社会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边倒的方针
25、小明在探究人民政协的历史,他知道人民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存始于
A、1946年 B、1949年 C、1954年 D、1956年
26、这个地方海拔最高,在五个自治区中成立最晚,该地方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海南省 D、宁夏回族自治区
27、右图是《接受检阅的红卫兵和群众队伍》,这一历史场景发生于什么时期?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28、"……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说的是新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的决策出现于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29、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在
A、《告台湾同胞书》中 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中
C、《联合声明》中 D、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
30、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这三次历史性变化是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③香港回归,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 ④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材料解析题(共2题,每小题10分,计2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初,嘉庆皇帝与一个大臣有如下的对话:
皇帝问:英国是否富?
大臣答:彼国富,是由于中国富,彼国才富。富不如中国。
皇帝问:何以见得?
大臣答: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再转手卖给其他小国,这不是说明彼国是借了中国的光吗?假如我们禁止茶叶出口,那英国就会穷得无法过日子。
皇帝说:说的是。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
材料三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出了一份考卷,应考者300多人,有一道题要求考生列举崇拜的人物,统计结果是:崇拜孔子的157人,孟子61人,孙文17人,颜渊11人,诸葛亮8人……
--《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嘉庆皇帝和大臣对英国的看法对吗?(1分)为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的"世界潮流"是指什么?(2分)
(3)用史实说明,孙中山是怎样"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2分)
(4)材料三中,崇拜孙文的人数仅次于孔孟,名列第三。这能反映什么问题?(3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62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读shāng,未成年就死去)。"
材料二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三 中国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行,都应坚决反对。 --1995年《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继续奋斗》
材料四 鉴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的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这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到只要我们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新中国指日可待,因此,中国需要统一。
--台湾《中国时报》载文《读近代史感悟--兼谈中国统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于右任的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2分)
(2)材料二中,邓小平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是什么?(2分) 他指出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后来发展为什么政策?(2分) 当前解决台湾问题有赖于海峡两岸的合作,合作的最基本的前提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一贯立场是什么?(2分)
三、问答题(每小题10分,计20分)
33当前日本右翼势力不断兴风作浪,否认侵华,美化战争,拒绝对当年侵华赔礼道歉和经济赔偿,逃避战争责任,这严重影响了中日的友好关系。请你写一封公开信寄给日本首相,阐述中国政府的立场。(10分)
34简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机构的发展变化(10分)
期中考历史科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60分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C B B A D A D B A D A A D C B D C
题目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答案 A C C B B A C B B B A D
二、材料解析题共20分(主观题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适当得分)
31(1)不对。1分 英国比中国富强;英国富强是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快,而不是因为沾了中国茶叶的光。 2分
(2)是指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2分
(3)孙中山领导发动了辛亥革命;成立兴中会和同盟会等革命组织;创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分
(4)孙中山在当时的中国威望很高;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逐渐为人们所接受。3分
32:(1)痛感海峡两岸分隔,渴望祖国统一 (或者答 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同期盼。)2分
(2)关键是没有外国的干涉而实行两岸平等会谈。 2分 "一国两制"。 2分 当前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是台湾当局承诺"一个中国"的原则。 2分
(3)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独或"一中一台"意图。2分
三 问答题参考答案(两题共20分)
…33…首相: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日本多次发动了罪恶的侵华战争,屠杀、奸淫、掳掠,滔天罪行、罄竹难书,使中国蒙受了巨大的民族屈辱,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对于这一段历史,中国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然而,日本的右翼势力无视无可辩驳的历史,矢口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慰安妇问题,否认细菌战,为战犯翻案,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推卸战争责任,拒绝对当年侵华罪行赔礼道歉和经济赔偿,大大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如今,如何认识日本侵华史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日关系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世界日益走向一体化的今天,在和平和发展成为两大时代主题的今天,我们希望贵国牢记历史教训,以起码的良知和应有的勇气正视历史,以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积极地、主动地、妥善地解决战后遗留问题,同时恪守《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努力消除妨碍中日友好的不利因素,积极发展中日之间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睦邻关系。
顺祝你
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X X X
…年…月…
34题:(1)三公九卿制,汉承秦制,中央集权确立。2分(2)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2分。(3)隋唐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完善。2分(4)宋元:北宋设立的枢密院、参知政事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元朝设立中书省,做为最高的行政机关,设宣政院统领宗教和藏族事务。2分(5)明清明朝设内阁,清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2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