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9|回复: 3

2012年高考作文素材及分析运用示例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6-27 12: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郭美美事件与中国红十字会形象危机
  2011年6月20日,一位名叫“郭美美Baby”的网友在微博上公然炫耀其奢华生活,炫富的背后因其认证身份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而引起轩然大波,并将中国红十字会推向了风口浪尖。6月22日中国红十字会称“郭美美”与红十字会无关,与此同时新浪也对实名认证有误一事而致歉,并将微博一并删除。
  6月26日,“郭美美Baby”在微博中声称,“出于无知在新浪微博上自称‘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对此愚昧行为给中国红十字会造成的名誉损害和公众误解深表歉意!本人从未在中国红十字会工作,身份完全本人杜撰。”“决定用更多时间来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
  《北京晚报》披露,由郭美美事件引发的中国红十字会形象危机,中国红十字会已就此事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决定启动法律程序。根据我国《红十字会法》中严格限制第三方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红十字”的标志与名称的规定,中国红十字会应该首先起诉郭美美滥用“红十字”标志,以维护中国红十字会的良好声誉。
  【素材点拨及运用】
  主题1:舆论的力量
  微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舆论平台。“郭美美”在微博上的公然自炫,将中国红十字会的声誉形象推到公众的视野下,使人得以有窥视其瑕疵、漏洞的机会。一个民族、开放、正义的社会,需要有公共舆论的激浊扬清。
  主题2:认错的勇气
  “知错即改,善莫大焉。”新浪对实名认证有误一事即时致歉,郭美美对自己在微博上的不实言论该中国红十字会造成的名誉损害和公众误解深表歉意;这些都可见当事人的主动认错的勇气。“过而能改,人皆仰之”,我们的社会需要有更多的单位、团体或个人具备此种真诚悔过、及时改过的勇气,才能有风清气正的和谐景象。
  主题3:信誉的价值
  信誉是最高的价值。中国红十字会是公益组织,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曝光在公众的视野中;它必须坚守和捍卫自己的良好的信誉。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2008年以来,中国红十字会先后曝出1300万元购买1000顶帐篷、一桌公务餐饮花费9859元的丑闻,等等;这些行为给中国红十字会的形象抹黑了,引起大家的围观与质疑。自身规范管理,自觉接受监督,信誉才能得以维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2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078
发表于 2016-6-27 13: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大师”之惑
  近日北京昌平人民法院,对画家范曾状告评论家郭庆祥案所作之一审判决,引起舆论哗然,新闻之热也不禁让人想起范曾的经典自评:“画分九品……四品,已成大师,凤毛欧伯;五品,谓之巨匠,五百年出一位;六品,可称魔鬼,从未看到……我是坐四望五,以待来日。”但另一方面,台湾著名演员李立群,月前上电视被安上“戏剧大师”名牌,却当场怒斥“大师”怎可乱用:“德行高超、道法精深,一言一行都令人振聋发聩,才配称作大师!我辈是什么玩意儿?”
  【素材点拨及运用】
  主题1:谦逊的风度

  范曾“大师”的所谓“坐四望五,以待来日”的自我标榜,多少有点“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恣肆,似乎太少了点谦谦君子之风。是否真的是“大师”,要考历史的检验;而不可口出狂言、自吹自擂。真君子应该“敏于行”而“讷于言”。艺术创作,靠的是呕心沥血、精益求精、永不知足的历练。
  主题2:自知的澄明
  台湾著名演员李立群不愿“被大师”,且当场怒斥;可见其有足够澄明的自知,有淡泊的心态。“德行高超、道法精深,一言一行都令人振聋发聩”这是他眼中的大师风范。他自知力不能逮,因而“敬而远之”。这让人不由得想起1926年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他认为自己没有资格。“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清醒地自知,才不致自掘陷阱、误入歧途。
  主题3:浮躁的迷狂
  我们置身的当下社会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可谓甚嚣尘上。好用“大”“最”“巨”之类的极限修饰语几乎成了国人、媒体的通病。对在某方面颇有精深、独到造诣的人士动辄用“大师”的高帽,“大师”泛滥,为包装成“大师”的浪得虚名“小人”的横行创造了温床。无形当中,大师贬值了,这是“浮躁”导致的“迷狂”,在吹捧和膜拜中,真大师已彻底遁形。我们必须敲响警钟:浮名虚誉是真理的死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5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160
发表于 2016-6-27 15: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南科大45名学生拒绝参加高考
  6月7日上午,全国933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之际,曾发表公开信、拒绝教育部让他们参加高考的45名学生,无一走进设在南科大校内的高考考场。对此,南科大相关人员转述校长朱清时的表态:孩子们的拒考并不是对整个高考制度的否定,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方式应该提倡。
  对于这45名学生的所为,前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在博客上发文表示:孩子们的选择其实也完全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其中就明确提出,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促进学生成长,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降人才,要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素材点拨及运用】
  主题1:改革·创新

  南科大45名考生拒绝参加高考,这是对现行高考制度的一种挑战。不独中国教育改革需要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其它各行各业各领域,大胆改革、锐意创新的胆识与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
  主题2:个性·多元·选择
  南科大45名考生拒绝参加高考,引发了公共舆论的广泛争议。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某种端倪——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尊重受教育者主体的个性选择,构建多元办学和谐发展的教育发展观,才能给中国教育的未来开辟出更广阔的新天地。
  主题3:宽容·务实
  对于南科大考生拒绝参加高考的探索性行为,主管部门应该保持宽容、理解的心态,并给予必要的支持。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壮大,都要经历曲折、磕碰乃至失败的考验。南科大的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招致某些非议、阻挠等,是必然的。舆论应给予宽容、体谅和正确的引导。此外,改革者必须有务实求真之心,不可有哗众取宠、急功近利之意,不可让改革蜕变为仅仅只耸人听闻的“口号”和花拳绣腿的“炒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5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160
发表于 2016-6-27 16: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韩美林的狱中生活
  “文革”中,我被押在看守所里,用半截筷子在破了又补、补了又破的裤子上作画。“杠子队”一次次踩碾我的手,甚至用刀挑断我的手筋,可那时候我依然非常热爱生活。看守所里什么都没有,头顶上只有几个蜘蛛,我每天看着它们织网,看着它们逮小虫子,看着它们长大,挺有趣。我进去的时候,大墙上只露出三片柳树叶,出来时,小树已长成一棵大树;进去时,树上拴着一头小牛,我出来时,小牛生的小牛正在叫。出狱后,我觉得什么都可爱,连卖冰棍的都让我感到可亲。小动物喜人,小狐狸不狡猾,小老虎不咬人,虎头虎脑不虎心。
  ——韩美林《活命哲学》
  【素材点拨及运用】
  主题1:逆境·热爱
  韩美林在看守所里受尽非人的折磨,他依然没有颓唐、绝望,“依然非常热爱生活”。可见,身处逆境,需要的是钢铁般坚强的意志力,对未来永葆美丽的憧憬,用热爱来战胜所有的痛苦和磨难!
  主题2:乐观·淡定·换一种心态
  韩美林饱受蹂躏、践踏,他没有悲观绝望,而是“依然非常热爱生活”,足见其心态的乐观、淡定。这样一种宠辱不惊的心境,是成大事者不可或缺的素质。
  看守所里的日子是苦难的,但韩美林却能发现到周围的“生趣”,这是源于他的自找乐子的心态,他没有自暴自弃,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以恋生的心态、敬畏生命的心态来帮助自己走出人生的沼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 21:20 , Processed in 0.04368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