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4|回复: 0

2011陕西省高考语文试卷作文点评

[复制链接]

6609

主题

6609

帖子

41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100
发表于 2016-7-22 19: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高考语文落幕,改卷工作即将开始。今年是陕西省新课标实施后的第二次高考,语文试卷采用的是新课标卷,试卷整体难度适中,试卷整体的题型设置延续了去年的全国课标卷,按试卷题型编排顺序分别为:(一)现代文阅读;(二)古代诗歌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四)实用类文本阅读;(五)语言文字运用;(六)写作,共六部分。在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这两部分,考生二者选其一作答。
  现代文阅读考查了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金先生在学术上造诣颇深,尤其对中华传统文化、古典文献、书法艺术等方面有突出的研究成果,我们在新东方的高考语文课上也选读过金先生的《金开诚文集》中的部分文章,许多学生通过阅读之后对本文的作者是较为了解的,而金先生这篇文章中所涉及到的《诗经》是儒家经典之作,考生多少有些了解,阅读这篇文章后也易于理解其内涵,题目也主要考查的是文意理解,对考生而言并不难作答。
  古代诗文阅读节选自《宋史·何灌传》,与去年试卷相仿,考查的是人物传记类文章,不需全文翻译即可理解大意,试题相对去年较“易”,句子翻译通过字面理解也能推测一二,较去年而言简单。背诵默写考查到的是《论语·述而》《蜀道难》《醉翁亭记》,都在大纲考查范围之内,而且都是耳熟能详的名篇诗句,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字词书写无误。
  在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部分,大部分考生考完反应选择的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较去年而言,难度相当,只要考生分层次、逐点依次作答,得分不难,参考答案也较为灵活。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到了林海音的《血的故事》,林海音是台湾老一代的作家,看过小说《城南旧事》的同学应该对她不陌生。这篇选文以人物对话为主,降低了阅读难度,却提高了考生理解文章内涵的难度,不过考题难度适宜,考生如果细心分析文章内容会很容易作答。
  成语、病句、排序、仿写难度都有所降低,今年新增了句式变换题,不过,在课上我们都有复习训练,考生并不会感到陌生,而且此题难度也适中。
  从陕西省语文科目来看,“作文”颇受社会各方人士争议。
  就题型来看,今年陕西卷仍属材料式作文,不过是主题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要求考生就“中国的发展”谈个人的观点。主题虽易于理解,但若想通过鞭辟入里的论述取得高分,可谓是“有点难度”,若想通过堆砌华丽的文辞和拼凑事例取得高分,也可谓“难上加难”。
  和去年相比,今年的作文对学生审题要求的难度降低,然而,材料内容虽易理解,但考生很难选准角度,深入阐述。谈及“中国的发展”,或有人说“主题宽泛”,抑或有人说“无从下笔”,但实则对考生而言,反而降低了难度,只要谈及相关话题,主题鲜明,围绕“中国”“发展”进行阐释,都不会偏离题意,那么,有哪些角度是可参考的呢?
  角度一:从今昔对比谈祖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发生了巨变,这种巨变绝非仅止于城市面貌的焕新、收入水平的提高、国际地位的提升……这种巨变是集“物质方面”与“精神方面”为一体的巨变。
  角度二:中国的发展依托于“人的发展”,正所谓“强国必先强教育”,而“强教育”自然是为了强“人”,强“人”即可强“国”!中国的发展正是依托于那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成功人士的推动和助力。大凡此类事例皆可列举。
  角度三:抓住你感受深刻的一个“点”着力来写,“以小见大”来阐释中国的发展,可将大的话题进而细化,融入个人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季羡林先生说过:我的文笔可能是拙劣的,我的技巧可能是低下的。但是,我扪心自问,我的感情是真实的,我的态度是严肃的,这一点绝不含糊。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祖国发展的见证者,我们的成长与成长,不正是祖国发展的一部分吗?结合个人成长的体会谈中国的发展才是极富真情实感的力作!
  以上三个角度供同学们参考,令人欣喜的是,今年陕西卷作文主题与我们课上所讲的主题完全一致,考完第一时间,有不少同学通过短信和微博的方式分享了他们的喜悦和感谢。
  “个人”与“社会”,“积极”与“责任”永远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还记得我们课上分析的柴静的演讲稿吗?“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力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作文,不仅仅是在考查我们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而是在让我们用“笔”说话,用“笔”传达我们的思想,用“笔”传递我们的精神。作文,实则在考查“人”。我们不仅仅希望考生能写出一篇华美壮丽、思想深刻、真实感人的文章,更希望考生能通过我们的语文课积淀人生的厚度,用文字记录我们的思考与领悟,凝结我们的感动与幸福,传递我们的思想与精神。
  就整体试卷而言,从题型到考题内容,我们在课上都有所储备并经过反复训练,作文部分无一例外地命中主题,再加上试卷难度适中,相信今年考生们一定能取得佳绩,冲刺名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6 04:21 , Processed in 0.05585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