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4|回复: 0

[课外深度阅读]李雷和韩梅梅的时光

[复制链接]

6609

主题

6609

帖子

41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100
发表于 2016-7-22 19: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又一次提到代际划分。但这一次,并不是我们刻意为之,而是这一事件,恰好作用在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身上。因而,它牵动了一代人的情绪波澜。
          李雷和韩梅梅,是1990~200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英语教材里的两个虚拟主角:LiLei和HanMeimei。这套教材1990年开始在北京试点,1993年成为全国(除上海外)通行英语初中教材。有人估计,从1990年至2000年,10年间使用人教版英语教材的中学生,高达上亿人。
          2009年,人教版新出的辅导教材《派斯英语》中又出现了“李雷”和“韩梅梅”,这让网络上众多80后集体“失恋”了,因为当年伴随他们中学生活的“李雷”和“韩梅梅”最终没有走到一起,如今“韩梅梅”结婚了,但新郎不是“李雷”。学过这套教材的80后集体失望、伤心、回忆,如潮水般涌向网络。
          随后,网上流行的《李雷与韩梅梅之歌》,更是让许多人感叹、感概,“80后”的集体回忆再一次爆发:为了纪念那些再也回不来的青春期和小暧昧。
          已经71岁的刘道义,正是李雷和韩梅梅的创造者——上世纪90年代人教社英语教材的主编。“我真想不通,为什么一本教材里的人物,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和讨论?”网友们对李雷和韩梅梅感情的猜测和讨论让她很不解。
          新版教材主编吴欣,也关注着这场话题讨论。“很多朋友给我打来电话,问我为什么非要把他们拆开。”吴欣说,“我理解‘80后’的怀旧情绪,但新教材中他们并非主角。”甚至有朋友给吴欣提建议,在接下来的教材里,是不是考虑让李雷和韩梅梅在一起。
          有人说,这意味着刚刚闯进社会主流的“80后”进入了集体怀旧时期,机缘巧合般,李雷和韩梅梅成了寄托着他们情绪的符号。有人提出了集体记忆这个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者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霍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是社会建构出来的观念,是一群人对于过去的记忆。对于阅历尚浅、成长环境逐渐多元与宽松的中国“80后”而言,陪伴着他们一同成长的李雷和韩梅梅,在这一次成了他们缅怀青春的载体。
          李雷和韩梅梅代表的也不只是一段集体回忆,更是“80后”成长轨迹,是他们对社会急剧变迁的一种心理映射。
          在分析这种集体怀旧情绪时,北大社会学系的夏学栾教授给出了社会心理学方面的解释:“人们对当下有失望,才容易怀念过去。最近几年,‘80后’刚刚走向社会前台,开始承担责任和压力,他们看到了社会的现实和竞争的严酷,所以怀念曾经的单纯。”
          对于多数“80后”而言,1992年、1993年正是上初一的时候,也正是从那一年起,他们认识了L&H,并与之共度整整3年的初中英语学习生涯。可以说,L&H是他们接触英语世界的头两位朋友。对于阅历尚浅、成长环境逐渐多元与宽松的“80后”而言,陪伴着他们一同成长的李雷和韩梅梅成为了他们缅怀青春的载体,成了他们集体性回忆的导火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28 03:22 , Processed in 0.049010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