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5|回复: 3

文学类文本阅读提问方式例析

[复制链接]

6609

主题

6609

帖子

41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100
发表于 2016-7-22 19: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学类文本阅读,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考生能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并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纵观近三年全国高考大纲版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大都是从作用、概括、赏析三个角度进行提问,下面结合具体试题说说这三种提问方式,并分析一些解答的技巧。
       
          一、作用型提问方式
       
          (一)“结构上的作用”的提问方式
       
          【提问方式】
       
          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和技巧】
       
          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具体体现(简析具体内容+作者情感态度(如果能表现)。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3.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总结全文,启发读者思考等作用。
       
          【经典试题1】
       
          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009年高考全国卷Ⅰ雷抒雁《彩色的荒漠》)
       
          【解析】
       
          第一问答题策略:(1)要有文体特征意识。(2)要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同一关系取其一;相属关系取其“属”;并列关系取其“和”;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3)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才能全面准确。第二问考查行文思路结构,注意,把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回答。
       
          【答案】第一问:戈壁滩环境的恶劣;戈壁滩色彩的单调。第二问:为表现石油工人为祖国人民所做的巨大贡献埋下伏笔;与下文要描写的彩色荒漠形成鲜明对比;先抑后扬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经典试题2】
       
          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张承志《大河家》)
       
          【解析】
       
          本文前三段,第一段点出题目含义;第二段介绍大河家的基本情况,点出主题,预示下文;第三段写出写作缘由,抒发情感。
       
          【答案】
       
          ①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②挑明写作缘由,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④总领下文,预示行文的内在机构,当下的感念与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织。
       
          【经典试题3】
       
          文中说:“此地指行业为客。割麦人称麦客子,船把式称船客子,淘金人称金客子。”综观全篇,这两句话有哪些作用?(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张承志《大河家》)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思路。看段落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
       
          【答案】
       
          ①上承前文作补充,指明了上一段中“船客子”的含义;②为后文作铺垫,解释下文“金客”、“麦客”等的含义;③使文章节奏有了变化。
       
          (二)“人称使用上的作用”的提问方式
       
          【提问方式】
       
          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或作用)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答题模式和技巧】
       
          ①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真实的感受,便于直抒胸臆。缺点是容易受到时空的局限,非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事情就无法写进去。②第二人称:第二人称一般都兼有拟人的意味,因此能使语言生动;而在表情达意方面,运用第二人称往往便于直抒胸臆,或直接对话。便于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抒情。但有环境限制,有明确的倾诉对象。③第三人称:它的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便于客观描述,但缺少真切感。
       
          【经典试题4】
       
          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灯火萧萧》)
       
          【解析】
       
          考查人称变换在文中的作用。注意人称变换与作者情感的变化。
       
          【答案】
       
          第一问: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②偶尔插入第二人称,构成两种不同人称的互相交叉。第二问:①不同人称的出现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②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气氛,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5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160
发表于 2016-7-22 21: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分页标题#e#
       
          (三)“选材上的作用”的提问方式
       
          【提问方式】
       
          主要考“材料和中心有什么关系”或“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等。
       
          【答题模式和技巧】
       
          模式1.插入史实或某一事件的作用。
       
          技巧:插入史实:①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②具有例证的作用。
       
          插入某一事件:①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一般表示对生命、生活或事业的积极而深入的思考。
       
          模式2.引用诗文或格言的作用
       
          技巧:①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强化作者的观点的作用。②有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加文采,前后照应等方面的作用。
       
          模式3.以某一物象作标题的作用。
       
          技巧:①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起主人公的一生。②象征某种哲理,表达某种情思。
       
          模式4.引用一个或一些对立或类似的事物、对象。
       
          技巧:①起对比或衬托作用,突出主要对象的特点。②可以起到丰富文章内容,避免平铺直叙的作用③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
       
          【经典试题5】
       
          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阳关古道苍凉美》)
       
          【解析】
       
          根据题目要求,在文本中选定重点阅读区域,提取承载重要信息的词句。再进一步选定题目要求“引用郭小川的诗句”的情感,提取承载的重要信息。根据要点之间的主次和逻辑关系,连缀要点,形成连贯规范的答案。
       
          【答案】
       
          第一问: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第二问:回应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经典试题6】
       
          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山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记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任林举《岳桦》)
       
          【解析】
       
          可从三方面考虑:内容上,为表达某种意思;结构上,为铺垫照应、推动行文发展;艺术手法上,为更加强烈突出,富于表现力。
       
          【答案】
       
          ①补充解释旅行中的印象;②为下文描写岳桦进行铺垫。
       
          【经典试题7】
       
          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灯火萧萧》)
       
          【解析】文章三处细节写了煤油灯的外形或使用,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及抒发的思想感情作答。
       
          【答案】①寄托作者对童年时光、童年生活的深切留恋和怀念;②使童年的生活图景更真实、具体、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2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078
发表于 2016-7-22 22: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概括型提问方式
          (一)“概括归纳文中重要信息”的提问方式
       
          【提问方式】
       
          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和技巧】
       
          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经典试题8】
       
          根据文意,说说古阳关为什么闻名遐迩?(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阳关古道苍凉美》)
       
          【解析】
       
          这道题可以根据文章第二自然段的信息概括作答。
       
          【答案】
       
          ①是通往西域边防的关隘;②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③王维《渭城曲》诗中对古阳关的咏叹;④有关“阳关道”的民谚广为流传。
       
          【经典试题9】
       
          作者为什么说“有孤寂之感”?(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季羡林《马缨花》)
       
          【解析】
       
          根据第一段的信息可以概括得出第①个要点;根据第三段的信息可以概括得出第②个要点。
       
          【答案】
       
          ①作者独自住在阴森凄苦的大院里;②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京城一片黑暗。
       
          (二)“概括文章主旨”的提问方式
       
          【提问方式】
       
          主要内容(写什么)+写作意图(为什么写)
       
          【答题模式和技巧】
       
          1.整体把握,高度概括主要内容(人、事、物)。2.深入研读,全面理解写作意图(观点、感情)肯定、否定,该、不该,体现精神品志,感悟思考人生现实、感慨呼吁、爱与恨、忧虑与无奈、坚信和憧憬,歌颂赞美、批判揭露……3.关注标题、首尾和背景。
       
          【经典试题10】
       
          作者坚信岳桦与白桦是迥然不同的,他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请根据文意作简要概括。(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岳桦》)
       
          【解析】
       
          (1)采用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2)采用合并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3)采用提炼法: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
       
          【答案】
       
          ①它们的命运不同:白桦生长在山下,养尊处优,而岳桦生长在山上,身处绝境;②它们的形态不同:白桦挺拔明快,而岳桦身躯匍匐;③它们性格不同:白桦风流浪漫,而岳桦倔强壮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7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178
发表于 2016-7-22 22: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赏析型提问方式
          (一)表现手法提问方式
       
          【提问方式】
       
          从表现手法方面设题,则主要从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借景抒情等手法的好处,以及用它们塑造形象所起作用等方面设计问题。如:1.用什么与什么构成鲜明的对比,从而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道理)的什么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2.用哪种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含蓄而形象地显示了被象征对象的什么特点?3.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时间等多方面的浓墨重彩的描写,突出了什么气氛?刻画了人物的什么特点?表现了文章的什么主题?
       
          【答题模式和技巧】
       
          手法+效果+内涵+情感
       
          【经典试题11】
       
          作者为何用了很多笔墨写过去“大院子里”的生活?(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马缨花》)
       
          【解析】
       
          解答时,需要把握全文内容、行文思路和材料安排的目的。
       
          【答案】
       
          ①为马缨花的出现做反衬;②为对比马缨花十三年前和如今的不同提供环境背景。
       
          【经典试题12】
       
          文中所说的“光与影的对比”具体指什么?文章写马缨花有什么寓意?(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马缨花》)
       
          【解析】
       
          解答时需要结合全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综合解答。第一问还需整合原文中相关信息作答,第二问和第一问有继承性,同时联系作者处境和遭遇作答。
       
          【答案】
       
          第一问:①“光与影的对比”是指新旧时代马缨花的对比;②“光”中的马缨花长在阳光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③“影”中的马缨花长在阴森凄苦的深院里,给苦闷寂寞的作者以心灵的慰藉。第二问:①马缨花是作者在新旧时代情感寄托的载体;②作者通过写对马缨花感情的变化,表现出心情和生活态度的变化。
       
          (二)修辞手法提问方式
       
          【提问方式】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和技巧】
       
          1.指出使用的修辞;2.修辞效果+语句内容;3.作者的情感。
       
          【经典试题13】
       
          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2009年高考全国卷Ⅰ《彩色的荒漠》)
       
          【解析】
       
          要注意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并明确常见的写作手法。其答题模式是:运用了……手法(技巧),表达了……(内容),有……效果。
       
          【答案】第一问:作者采用对比、排比、比拟和想象的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第二问:(1)通过对克拉2号气井所在的雅丹地貌与沙漠地貌之间的对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充满激情,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精神。(2)通过对不同劳动情景的排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气势。(3)通过对天然管道天然气声音的比拟,表现了石油工人为西气东送所做的巨大贡献。(4)通过对远方亲人的召唤和想象,表达了对石油工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三)主题思想赏析类提问方式
       
          【提问方式】
       
          本文的主旨是不是“……”?为什么?或结合原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
       
          【答题模式和技巧】
       
          1.首先归纳本文的主题。2.其次答主题的作用、主题与主要事物或事理的关系、主题的展开形式等。
       
          【经典试题14】
       
          文章最后一段说:“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综观全文,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灯火萧萧》)
       
          【解析】
       
          本题考查灯火在作者心中的意义。答题思路:⑴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⑵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⑶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⑷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答案】
       
          ①灯火让作者不时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它是作者人生中的“永恒之火”;②灯火下的祖孙相牵,使作者贫穷的童年生活变得温馨而富有诗意;③作者的成长离不开灯火下的夜读,这是作者人生的重要一步。
       
          【经典试题15】
       
          (1)韩三十八老汉“喜欢看河”又“总是默默无语”,这是为什么?(2)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2010高考全国卷Ⅱ《大河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韩三十八老汉喜欢看河是因为老汉与河的关系,“默默无语”是坎坷人生后的醒悟。作者写韩老汉,是将他当作了底层人的代表,写韩老汉的动作,就是写以韩老汉为代表的大河家人、底层人与河的关系以及作者的思考。
       
          【答案】
       
          第一问:①黄河是韩三十八老汉的母亲河,是他生命的安全港湾;②壮观的黄河让韩三十八老汉百看不厌,让他想起了自己坎坷的人生;③韩三十八老汉历经险境,已经胸有成竹,波澜不惊。第二问:①揭示黄河与大河家人之间命运与共的关系:②传达作者对自己与黄河、黄土地以及底层人民关系的感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11-19 04:20 , Processed in 0.077800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