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0|回复: 0

白居易《江楼月》诗歌鉴赏

[复制链接]

6609

主题

6609

帖子

41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100
发表于 2016-7-22 19: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考前]
                               
                       

                               
                                        全科辅导  
                               
                       

                               
                                        高考资讯 语 数 外 政 史 地 生 化 物 作文 模拟试题 真题
                               
                       


                               
                                        [考中]
                               
                       

                               
                                        高考热门专业  
                               
                       

                               
                                        志愿填报  
                               
                       

                               
                                        高考饮食
                               
                       

                               
                                        高考心理  
                               
                       

                               
                                        新东方名师辅导  
                               
                       


                               
                                        [考后]
                               
                       

                               
                                        招生简章+计划
                               
                       

                               
                                        院校选择
                               
                       

                               
                                        高考查分+录取
                               
                       

                               
                                        2013高考答案
                               
                       

                               
                                        大学排名 汇总
                               
                       

            本文整理了我国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唐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赏析】   这是白居易给元稹的一首赠答诗。元和四年(809)春,元稹以监察御史使东川,不得不离开京都,离别正在京任翰林的挚友白居易。他独自在嘉陵江岸驿楼中,见月圆明亮,波光荡漾,遂浮想联翩,作七律《江楼月》寄乐天,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后来,乐天作《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在题下注云:十二篇皆因新境追忆旧事,不能一一曲叙,但随而和之,唯予与元知之耳。这首七律《江楼月》是其中第五首。  诗的前半是追忆旧事,写离别后彼此深切思念的情景。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明月之夜,清辉照人,最能逗引离人幽思:月儿这样圆满,人却相反,一个在嘉陵江岸,一个在曲江池畔;虽是一般明月,却不能聚在一起共同观赏,见月伤别,顷刻间往日欢聚步月的情景浮现眼前,涌上心头。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以一宵言相忆时间之长;以潜表深思的神态。由于夜不能寐,思绪万千,便从人的悲欢离合又想到月的阴晴圆缺,嘉陵江岸与曲江池畔相距甚远,能否都是明月之夜呢?离情别绪说得多么动人。两地阴晴远不知在诗的意境创造上堪称别具机杼。第一联里离人虽在两地还可以共赏一轮团明月,而在第二联里却担心着连这点联系也难于存在,从而表现出更朴实真挚的情谊。  诗的后半则是处于新境,叙述对旧事的看法。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正当表现出元白推心置腹的情谊。以谁料冠全联,言懊恼之意,进一层表现出体贴入微的感情:若知如此,就该早寄诗抒怀,免得尝望月幽思之苦。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以今朝、方表示悔寄诗之迟,暗写思念时间之长,共语和同悔又表示出双方思念的情思是一样的深沉。  这首诗,虽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却通篇都道双方的思念之情,别具一格。诗在意境创造上有它独特成功之处,主要是情与景的高度融合,看起来全诗句句抒情,实际上景已寓于情中,每一句诗都会在读者脑海中浮现出动人的景色,而且产生联想。当你读了前四句,不禁眼前闪现江楼、圆月,诗人在凝视吟赏的情景,这较之实写景色更丰富、更动人。 汉语百科 江楼月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江楼月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作品七言律诗作品原文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创作背景  这是白居易给元稹的一首赠答诗。809年(元和四年)春...查看全文《江楼月》的赏析和原文,以及一些相关作品名称。
   
白居易唐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赏析】   这是白居易给元稹的一首赠答诗。元和四年(809)春,元稹以监察御史使东川,不得不离开京都,离别正在京任翰林的挚友白居易。他独自在嘉陵江岸驿楼中,见月圆明亮,波光荡漾,遂浮想联翩,作七律《江楼月》寄乐天,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后来,乐天作《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在题下注云:十二篇皆因新境追忆旧事,不能一一曲叙,但随而和之,唯予与元知之耳。这首七律《江楼月》是其中第五首。  诗的前半是追忆旧事,写离别后彼此深切思念的情景。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明月之夜,清辉照人,最能逗引离人幽思:月儿这样圆满,人却相反,一个在嘉陵江岸,一个在曲江池畔;虽是一般明月,却不能聚在一起共同观赏,见月伤别,顷刻间往日欢聚步月的情景浮现眼前,涌上心头。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以一宵言相忆时间之长;以潜表深思的神态。由于夜不能寐,思绪万千,便从人的悲欢离合又想到月的阴晴圆缺,嘉陵江岸与曲江池畔相距甚远,能否都是明月之夜呢?离情别绪说得多么动人。两地阴晴远不知在诗的意境创造上堪称别具机杼。第一联里离人虽在两地还可以共赏一轮团明月,而在第二联里却担心着连这点联系也难于存在,从而表现出更朴实真挚的情谊。  诗的后半则是处于新境,叙述对旧事的看法。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正当表现出元白推心置腹的情谊。以谁料冠全联,言懊恼之意,进一层表现出体贴入微的感情:若知如此,就该早寄诗抒怀,免得尝望月幽思之苦。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以今朝、方表示悔寄诗之迟,暗写思念时间之长,共语和同悔又表示出双方思念的情思是一样的深沉。  这首诗,虽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却通篇都道双方的思念之情,别具一格。诗在意境创造上有它独特成功之处,主要是情与景的高度融合,看起来全诗句句抒情,实际上景已寓于情中,每一句诗都会在读者脑海中浮现出动人的景色,而且产生联想。当你读了前四句,不禁眼前闪现江楼、圆月,诗人在凝视吟赏的情景,这较之实写景色更丰富、更动人。 汉语百科 江楼月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江楼月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作品七言律诗作品原文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创作背景  这是白居易给元稹的一首赠答诗。809年(元和四年)春...查看全文:《江楼月》原文: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江楼月》参考注释:
   
白居易唐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赏析】   这是白居易给元稹的一首赠答诗。元和四年(809)春,元稹以监察御史使东川,不得不离开京都,离别正在京任翰林的挚友白居易。他独自在嘉陵江岸驿楼中,见月圆明亮,波光荡漾,遂浮想联翩,作七律《江楼月》寄乐天,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后来,乐天作《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在题下注云:十二篇皆因新境追忆旧事,不能一一曲叙,但随而和之,唯予与元知之耳。这首七律《江楼月》是其中第五首。  诗的前半是追忆旧事,写离别后彼此深切思念的情景。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明月之夜,清辉照人,最能逗引离人幽思:月儿这样圆满,人却相反,一个在嘉陵江岸,一个在曲江池畔;虽是一般明月,却不能聚在一起共同观赏,见月伤别,顷刻间往日欢聚步月的情景浮现眼前,涌上心头。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以一宵言相忆时间之长;以潜表深思的神态。由于夜不能寐,思绪万千,便从人的悲欢离合又想到月的阴晴圆缺,嘉陵江岸与曲江池畔相距甚远,能否都是明月之夜呢?离情别绪说得多么动人。两地阴晴远不知在诗的意境创造上堪称别具机杼。第一联里离人虽在两地还可以共赏一轮团明月,而在第二联里却担心着连这点联系也难于存在,从而表现出更朴实真挚的情谊。  诗的后半则是处于新境,叙述对旧事的看法。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正当表现出元白推心置腹的情谊。以谁料冠全联,言懊恼之意,进一层表现出体贴入微的感情:若知如此,就该早寄诗抒怀,免得尝望月幽思之苦。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以今朝、方表示悔寄诗之迟,暗写思念时间之长,共语和同悔又表示出双方思念的情思是一样的深沉。  这首诗,虽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却通篇都道双方的思念之情,别具一格。诗在意境创造上有它独特成功之处,主要是情与景的高度融合,看起来全诗句句抒情,实际上景已寓于情中,每一句诗都会在读者脑海中浮现出动人的景色,而且产生联想。当你读了前四句,不禁眼前闪现江楼、圆月,诗人在凝视吟赏的情景,这较之实写景色更丰富、更动人。 汉语百科 江楼月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江楼月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作品七言律诗作品原文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创作背景  这是白居易给元稹的一首赠答诗。809年(元和四年)春...查看全文:《江楼月》赏析:
   
  这是白居易给元稹的一首赠答诗。元和四年(809)春,元稹以监察御史使东川,不得不离开京都,离别正在京任翰林的挚友白居易。他独自在嘉陵江岸驿楼中,见月圆明亮,波光荡漾,遂浮想联翩,作七律《江楼月》寄乐天,表达深切的思念之情。后来,乐天作《酬和元九东川路诗十二首》,在题下注云:十二篇皆因新境追忆旧事,不能一一曲叙,但随而和之,唯予与元知之耳。这首七律《江楼月》是其中第五首。
   
  诗的前半是追忆旧事,写离别后彼此深切思念的情景。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明月之夜,清辉照人,最能逗引离人幽思:月儿这样圆满,人却相反,一个在嘉陵江岸,一个在曲江池畔;虽是一般明月,却不能聚在一起共同观赏,见月伤别,顷刻间往日欢聚步月的情景浮现眼前,涌上心头。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以一宵言相忆时间之长;以潜表深思的神态。由于夜不能寐,思绪万千,便从人的悲欢离合又想到月的阴晴圆缺,嘉陵江岸与曲江池畔相距甚远,能否都是明月之夜呢?离情别绪说得多么动人。两地阴晴远不知在诗的意境创造上堪称别具机杼。第一联里离人虽在两地还可以共赏一轮团明月,而在第二联里却担心着连这点联系也难于存在,从而表现出更朴实真挚的情谊。
   
  诗的后半则是处于新境,叙述对旧事的看法。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正当表现出元白推心置腹的情谊。以谁料冠全联,言懊恼之意,进一层表现出体贴入微的感情:若知如此,就该早寄诗抒怀,免得尝望月幽思之苦。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以今朝、方表示悔寄诗之迟,暗写思念时间之长,共语和同悔又表示出双方思念的情思是一样的深沉。
   
  这首诗,虽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却通篇都道双方的思念之情,别具一格。诗在意境创造上有它独特成功之处,主要是情与景的高度融合,看起来全诗句句抒情,实际上景已寓于情中,每一句诗都会在读者脑海中浮现出动人的景色,而且产生联想。当你读了前四句,不禁眼前闪现江楼、圆月,诗人在凝视吟赏的情景,这较之实写景色更丰富、更动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8 01:22 , Processed in 0.03898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