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7|回复: 0

2015高考作文预测及范文:当美食遭遇商业

[复制链接]

6609

主题

6609

帖子

41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100
发表于 2016-7-22 19: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作文。(60)
  《舌尖上的中国》火了!那些美食,以及背后承载的故事,瞬间击中了无数人的味蕾,引发了人们的兴趣,一时间掀起观影热潮。
  在商家的努力下,朝夕间那些曾深藏在大山深谷中的味道就呈现在人们面前。
  有些人为那些家乡美食的画面感动不已甚至泪流满面
  有人说:“买来的那些东西吃到嘴里完全不是原来的味道!”
  有人评价说:“电视节目真是这个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东西。”
  也有人感叹:“地球人已经拦不住商家的手掌了!”
  .......
  就以上内容,你有何感想,请任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名师.阅卷详解
  本题现实色彩较强,一部《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大江南北,除了给观众带来味觉上的刺激外,还引发诸多连锁反应。本题由事实材料和相关评论组成,立意上可围绕《舌尖上的中国》为何会火展开;也可叙写那些与美食相关的故事,通过美食这个纽带拉近人心的距离,勾起那些美好的记忆,展现人情的真善美;可以围绕媒体的时代下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来立意;还可以从商家的角度切入,既可以认可商家的做法,毕竟合理合法,也是一种营销的策略,也可以批评商家的行为,利益的铜臭味已经盖过了美食的滋味,利益的无孔不入是这个社会的常态,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总的来说,立意的角度比较多元。
  素材.论据方向
  选材标准:选材可围绕以下三方面展开,一是有关美食的故事,通过美食为切入口挖掘蕴涵期中的真善美;二是有关媒体影响生活的例子;三是商业对生活的渗透与影响。
  《脚步》带来了这些家乡美味
  “这是剧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的更快,无论脚步怎么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看多么的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方向。”很显然,《舌尖2》第一集《脚步》的这句话也是该集的主题所在。除了讲述各种为生计奔波在路上的人们的故事,第一集也带来不少观众的熟悉的“家乡味”,陕西的油泼面、臊子面,贵州的稻花鱼、丝娃娃,乐山嫩豆花......影片跨越西藏、四川、陕西、山东、贵州、福建、浙江、广东等几个省份的“经典”,体现了“人与食物迁徒流变。”
  素材点拨:脚步匆匆,但不管人在何方,那家乡的味道却从未淡忘。食物,不仅只是果腹的材料,更是思乡的寄托。
  别来侵蚀我们的精神净土
  自2013年5月10日起,包括长沙麓山寺、衡阳雁峰寺等在内的湖南29家寺院开始取消门票,免费向游客开放,以此抵制商业化。目前,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长沙麓山寺住持圣辉法师率湖南29所寺院的住持共同发起,主动取消寺院门票,以免费开放抵制商业化。包括国家级5A景区麓山寺在内,目前已有多所寺院开始免收门票。
  素材点拨:在商业化的触须无孔不入,逐渐侵蚀文化精神的当口,这些有识之士给高歌猛进的“寺院商业化”以当头棒喝,还寺院以公共文化属性,难能可贵。
  标杆范本.必备佳作
  食 下 留 情
  罗文舒
  中国人向来在美食的领域颇有研究,中国菜系更是博大精深,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它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的记忆,同时也唤醒了商家的逐利本性。然而,商品化的食物终究而无味。愚以为,唤起人们食欲的不是单纯的食物,而是事物背后的人情味(引材料,提观点。入题快而准)
  在这个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一切变得商品化、利益化。朝夕间,人们便可品尝到电视节目里的美食。然而,人们却觉得食而无味。在我看来,人们觉得食而无味是因为没有亲身的体验,没有与食物背后的人情、记忆产生共鸣。毕竟,商家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商家可以出售商品,却无法出售情感。食下留情,倘若没有亲身的体验,无论多么华丽精美的食物都淡然无味。然而,如果有过与节目中的当事人相同的经验,记忆深处有一种怀念的味道,那么即使是一颗糖,都能唤醒内心记忆,它会滋润你的心灵,带来甜蜜的感情。食下有情,情至深处。(美食承载着个人的记忆与情感)
  食物并非单纯的味觉享受,更是情感的载体。不同的菜系代表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智慧和记忆。食而无味,并非食物不是人类的情感的载体,承载着一个家庭,一代人甚至一座城的记忆。西班牙竭力保护古建筑,不为其他,是因为这些古建筑有国家的记忆,有历史的凝聚。以物载情,重在于情。(食物承载着集体的记忆,与上文形成层次上的递进)
  倘若心中有情,再普通的食材都能胜却人间无数。佛曰:世界本是幻象,人生本来无生。世上万物或多或少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亡,没有什么永垂不朽,人生能留下的本来就没有什么。可是在我看来,人的感情却不会轻易消逝,它如酒,年代愈久远,愈是香醇、浓烈,始终历久弥新。心中有情,即便是最普通的炒饭、面条都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记忆,令人不禁潸然泪下。食下留情,情存于心。(在次强调心中有情,食物才会有味道。)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人走茶凉,食物下的情感再也找不回了。正如汪曾祺所言:“步入冷径仍采花,花非昨日花,人非昨日人。”有多少人,年轻时以为时间还多,所以挥霍着青春,挥霍着身边的感情。然而,当时间流逝,有些东西却在也追不回来了,纵使拼命追寻,只能换来“曾经”二字。与其单纯地从外物中寻找记忆,不如回归真情,亲身去体验人生的种种悲欢离合,大喜大悲(联系当下现实,发出呼吁。)
  商品化的时代,商家能为你呈现大山里的美味,却不能售出人情和记忆,食下有情,情就在你我心中。(再引材料,重申观点)
  佳作点评:文章审题准确,以食物所承载的情感为立意方向,中心明确,结构清晰而富有逻辑。作者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说理能力较强,条理清晰,说理充分,令人信服。语言流畅,富有表现力。
          

157_1501141445093nn1ibuG0tYRn5br.gif

157_1501141445093nn1ibuG0tYRn5br.gif

group.png

group.png


          

157_150114145108aIRz3bYo5LSySjIH.jpg

157_150114145108aIRz3bYo5LSySjIH.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0 11:57 , Processed in 0.081129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