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8|回复: 0

2016高考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鄂豫晋冀陕五省联考

[复制链接]

6609

主题

6609

帖子

41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100
发表于 2016-7-22 19: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高考真题  2015高考作文
        2016高考一轮复习汇总
        [tr]
                        [/tr]

                                       
                                                语文
                                       
                               

                                       
                                                 数学理  文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化学
                                       
                               

                                       
                                                 物理
                                       
                               

                                       
                                                生物
                                       
                               

          
          

714_151009145229K0B3yhsTAxEx4A0g.png

714_151009145229K0B3yhsTAxEx4A0g.png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艺评论史上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评点”。“评点”始于唐,兴于宋,成于
          明。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李卓吾评点《西游记》、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等,都是“评点体”文艺评论的代表作品。综合、直观、凝练,是“评点体”的主要特征。无论是金圣叹评水浒,还是脂砚斋评红楼,时而把目光聚焦于作品本身,剖析其艺术特色,时而论及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所使用的语言自成特色,三言两语、简短犀利、睿智幽默,常令人掩卷深思或会心一笑。而且,“评点体”紧贴文本展开,既是对原作的再创造又和原作融为一体,为作品经典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评点”既提升阅读快感,又促进对作品的理解,具有独特的价值。不过,传统意义上的“评点”其外在形态是用笔写下的语句,必须依存于以文字为载体的原作。随着历史进入近现代.视听艺术蓬勃发展,“评点”也似乎已失去了用武之地。 现在,“弹幕”又来了,评论者对作品的评点可以借助网络工具,以字幕的形式如子弹般密集、快速地呈现在屏幕上,这也是“弹幕”得名的由来。于是,评论的互动性和即时性进一步增强,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度也进一步提高。对 此,舆论反应喜忧参半。喜的是“弹幕”的出现,提高了欣赏者和消费者在艺术中的主体性;忧的是不受控制以及低水平的“吐槽”,破坏了作品本身的美感以及艺术欣赏的完整性。
          “弹幕”是从互联网的母体中诞生的,弹幕时代的“金圣叹”同样也将在互联网中孕育。作为
          互联网时代的“金圣叹”,有的时候,他们一条微博,寥寥一百四十字,就能对文艺创作者和欣赏
          者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不少弹幕时代的“金圣叹”还承担着“文化搬运工”的使命,把学院派、
          理论化的文艺评论转化为大众愿意听、听得懂的格言警句,让评论者与创作者的对话更加直接,
          评论者对欣赏者的引导更加有效,进而使评论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到文艺创作生产、欣赏消
          费、传播反馈的全链条之中。
          可以预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与艺术的进一步融合,“弹幕”还会得到更深远的发
          展,而其发展路径大体上有两大走向。一是“弹幕”介入的领域进一步拓展,也就是说,“弹幕”的使用或许会逐渐从影视扩展到戏剧、曲艺等艺术门类,尤其是相声、二人转这些本身就具有强烈
          互动性的艺术门类,可能会较早地与“弹幕”结缘。二是“弹幕”向“平台”的回归。“弹幕”说到底是一种技术,真正有价值的是技术承载的内容。最后,弹幕也许就会成为文艺作品经典化的重
          要台阶。经过时间的积淀,那些耐人品味的评论将沉淀下来,与原作一起成为网络时代的艺术
          新经典,将作品的社会意义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摘自《中国艺术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文艺评论史上的“评点”这一评论样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评点”是中国文艺评论史上的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综合、直观、凝练是它的主要
          特征,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
          B.“评点”关注的是作品本身,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有时也通过分析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来源:Z*xx*k.Com]
          代以及文化环境来辅助剖析作品。
          C.“评点”的语言自成特色,大多较为简短,往往三言两语却切中肯綮,犀利又独到,睿智幽
          默,发人深省或引人会心一笑。
          D.“评点”以原著为载体,是对原著的一种再创造,又与原著融为一体,如金圣叹评点《水浒
          传》、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弹幕”是网络时代的一种评论方式,评论者以上传字幕的方式发表自己对作品的评点,
          因字幕快速、密集而得名。
          B.“弹幕”可以加强评论的互动性和评论的即时性,提高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度,提高观
          赏者在艺术中的主体性。
          C.“弹幕”有利有弊,一些低劣的评论容易破坏作品本身的美感,更大的弊端是大量的弹幕
          会影响艺术观赏的完整性。
          D.“弹幕”与传统的“评点”颇为相似,“弹幕”的流行使传统的“评点体”有可能在视听化、网
          络化条件下得到复活。
          重点关注:
          2016年高考一轮复习:2015年高考各科母题题源汇总
          新东方2016高考一轮复习指导汇总
          2016高考各科一轮复习要点汇总
           (责任编辑:周怡灵)
          

157_1501141445093nn1ibuG0tYRn5br.gif

157_1501141445093nn1ibuG0tYRn5br.gif

group.png

group.png

  
          

157_150114145108aIRz3bYo5LSySjIH.jpg

157_150114145108aIRz3bYo5LSySjIH.jpg

  
       

157_150114144608mCYYOuujzYzJOq1K.jpg

157_150114144608mCYYOuujzYzJOq1K.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3 06:59 , Processed in 0.081165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