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0|回复: 0

2016年高考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河北省石家庄市

[复制链接]

6609

主题

6609

帖子

41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100
发表于 2016-7-22 19: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5高考真题  2015高考作文
        2016高考一轮复习汇总
        [tr]
                        [/tr]

                                       
                                                语文
                                       
                               

                                       
                                                 数学理  文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化学
                                       
                               

                                       
                                                 物理
                                       
                               

                                       
                                                生物
                                       
                               

          
          

714_151009145229K0B3yhsTAxEx4A0g.png

714_151009145229K0B3yhsTAxEx4A0g.png


         
          哲学通常被认为是智者心灵和思想的舞蹈。杨绛先生九十六岁开始讨论哲学,她要讨
          论的两大主题是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
          杨先生强调人生贯穿灵与肉的斗争,而人生的价值大致取决于灵对肉的支配。这里的
          “灵”,并不是灵魂。杨先生说:“我最初认为灵魂当然在灵的一面。仔细思考后惊讶地发现,
          灵魂原来在肉的一面。”她说的灵魂,指不同于动物生命的人的生命,一个看不见的灵魂附
          在一个看得见的肉体上,就形成了一条人命,且自称为“我”。这个意义上的灵魂,相当于每
          一个人内在的“自我意识”,它是人的个体生命的核心。在灵与肉的斗争中,表面上是肉在与
          灵斗,实质上是附于肉体的灵魂在与灵斗。所以,杨先生说:“灵魂虽然带着一个‘灵’字,其
          实并不灵,只是一条人命罢了。”我们不妨把“灵”字去掉,名之为“魂”,也许更确切。肉与魂
          结合为“我”,是斗争的一方。那么,作为斗争另一方的“灵”是什么呢?杨先生造了一个复合
          概念,叫“灵性良心”。其中,“灵性”是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标准的本能,“良心”是遵
          守上述道德标准为人行事的道德心。她认为,“灵性良心”是人的本性中固有的。作为肉与魂
          的对立面,这个“灵性良心”当然既不在肉体中,也不在灵魂中,它究竟居于何处,又从何方
          而来?对此杨先生没有明说。
          杨先生对天地生人的目的有一番有趣的讨论。她的结论是:这个目的决不是人所创造
          的文明,而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本身。天地生人,着重的是人身上的“灵”,目的当然就是要
          让这个“灵”获胜了。天地生人的目的又决定了人生的目的。惟有人能够遵循“灵性良心”的
          要求修炼自己,使自己趋于完善。不妨说,人生的使命就是用“灵”引导“魂”,使之成为名副
          其实的“灵魂”。用这个标准衡量,杨先生对人类的进步有所质疑:几千年过去了,世道人心
          进步了吗?现代书籍浩如烟海,文化普及,各专业的研究务求精密,皆远胜于古人,但是对真
          理的认识突破了多少呢?如此等等。
          她曾说过,人需要锻炼,而受锻炼的是灵魂,肉体不过是中介,锻炼的成绩只留在灵魂
          上;灵魂接受或不接受锻炼,就有不同程度的成绩或罪孽;人死之后,肉体没有了,但灵魂仍
          在,锻炼或不锻炼的结果也就仍在。她的结论是:“所以,只有相信灵魂不灭,才能对人生有
          合理的价值观,相信灵魂不灭,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
          信仰的实质在于不管是否确信灵魂不灭,都按照灵魂不灭的信念做人处世,好好滋养
          精神。孔子说“祭神如神在”,一个人若能事事都怀着“如神在”的敬畏之心,就可以说是有信
          仰的了。杨先生指出:“许多来自社会各界的精英人士都重物质而怀疑看不见、摸不着的‘形
          而上’的精神境界。下一代的年轻人,是更加偏离‘形而上’境界,也更偏重金钱和物质享受
          的。这显然是代表这一时代的社会风尚。”凡是对我们时代的状况有深刻忧虑和思考的人都
          知道,杨先生的这番话多么切中时弊。
          1.下列对第二段中杨绛先生所说的“灵”与“灵魂”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灵”是一个复合概念,是人本性中固有的,既不在肉体中,也不在灵魂中,也没人知道
          它从何方来,但是它决定了人生的价值。
          B.“灵”就是“灵性良心”:“灵性”是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标准的本能,“良心”是遵[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
          守上述道德标准为人行事的道德心。
          C.“灵魂”并不在“灵”的一面,而是在“肉”的一面,它是指不同于动物生命的人的生命,
          相当于每一个人内在的“自我意识”。
          D.“灵魂”是人个体生命的核心,是看不见的,附着在看得见 的肉体上,形成一条人命,去
          掉“灵”字,称其为“魂”,也许更确切。
          重点关注:
          2016年高考一轮复习:2015年高考各科母题题源汇总
          新东方2016高考一轮复习指导汇总
          2016高考各科一轮复习要点汇总
           (责任编辑:周怡灵)
          

157_1501141445093nn1ibuG0tYRn5br.gif

157_1501141445093nn1ibuG0tYRn5br.gif

group.png

group.png

  
          

157_150114145108aIRz3bYo5LSySjIH.jpg

157_150114145108aIRz3bYo5LSySjIH.jpg

  
       

157_150114144608mCYYOuujzYzJOq1K.jpg

157_150114144608mCYYOuujzYzJOq1K.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3 01:18 , Processed in 0.066780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