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8|回复: 0

现代诗歌赏析: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

[复制链接]

6609

主题

6609

帖子

41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100
发表于 2016-7-22 19: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舒婷作品《致橡树》是高考网小编整理了《现代诗歌赏析: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同学们可参考学习。更多高中语文资料请关注新东方网高考网。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赏析】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语言的精华,是智慧的结晶,是思想的花朵,是人性之美的灵光,是人类最纯粹的精神家园。古今中外的诗人们,以其妙笔生花的精彩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歌,经过时间的磨砺,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别、超越时空的不朽文明,扣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双重享受和熏陶。
          这是一首经典的爱情诗,语言清丽活泼,读起来朗朗上口。
          诗人以橡树为对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诗中的橡树不是一个具体的对象,而是诗人理想中的情人象征。因此,这首诗一定程度上不是单纯倾诉自己的热烈爱情,而是要表达一种爱情的理想和信念,通过亲切具体的形象来发挥,颇有古人托物言志的意味。
          首先,橡树是高大威仪的,有魅力的,有深度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高枝"和"绿阴"就是一种意指,此处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诗人不愿要附庸的爱情,不愿作趋炎附势的凌霄花,依附在橡树的高枝上而沾沾自喜。诗人也不愿要奉献施舍的爱情,不愿作整日为绿阴鸣唱的小鸟,不愿作一厢情愿的泉源,不愿作盲目支撑橡树的高大山峰。诗人不愿在这样的爱情中迷失自己。爱情需要以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为基础。
          诗人要的是那种两人比肩站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株木棉,一株在橡树身旁跟橡树并排站立的木棉。两棵树的根和叶紧紧相连。诗人爱情的执著并不比古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逊色。橡树跟木棉静静地、坚定的站着,有风吹过,摆动一下枝叶,相互致意,便心意相通了。那是他们两人世界的语言,是心灵的契合,是无语的会意。
          两人就这样守着,两棵坚毅的树,两个新鲜的生命,两颗高尚的心。一个像勇敢的卫士,每一个枝干都随时准备阻挡来自外面的袭击、保卫两人世界;一个是热情的生命,开着红硕的花朵,愿意在他战斗时为其呐喊助威、照亮前程。他们共同分担困难的威胁和挫折的考验;同样,他们共享人生的灿烂,大自然的壮美。
          诗人要的就是这样的伟大爱情,有共同的伟岸和高尚,有共鸣的思想和灵魂,扎根于同一块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
          诗歌以新奇瑰丽的意象、恰当贴切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爱情观。诗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组合都代表了当时的诗歌新形式,具有开创性意义。另外,尽管诗歌采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诗的语言并非难懂晦涩,而是具有口语化的特征,新奇中带着一种清新的灵气和微妙的暗示,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舒婷《致橡树》原文及赏析是新东方网高考网小编为同学们整理的2015年高考语文备考资料2015年高考语文备考资料请关注新东方网高考网。
          

157_160323182912zYQckD3sU4H7Nx1x.gif

157_160323182912zYQckD3sU4H7Nx1x.gif

高考资料下载请进

       

157_160324154802S0cFkpwXkdXYaK7k.jpg

157_160324154802S0cFkpwXkdXYaK7k.jpg

        

157_160323185828IfcqqAv0ei6LGui3.png

157_160323185828IfcqqAv0ei6LGui3.png

   


          

157_1501141445093nn1ibuG0tYRn5br.gif

157_1501141445093nn1ibuG0tYRn5br.gif

157_150114145108aIRz3bYo5LSySjIH.jpg

157_150114145108aIRz3bYo5LSySjIH.jpg


          重点关注:
  >>>中国大学排行榜2016完整榜单
  >>>2016全国各地高考试题答案及新东方名师解析
  >>>2016全国各地高考作文
  >>>2016全国各地高考成绩查询及录取结果查询
  >>>2006-2016全国各地高考录取分数线(一本、二本、三本、高职、艺术)
  >>>2016全国各地高考状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2 05:16 , Processed in 0.060676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