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50|回复: 0

高分考生系列专访七:老师走进题海,我们走出题海!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3 09: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uwu.html (32.42 KB, 下载次数: 113)







  康同学,现已被人大附高中部提前录取,本次中考成绩为539,在采访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康同学是一位自学能力很强的学生,如何科学地优化学习策略,我们不妨听听他怎么说。
  网编:得知自己被人大附录取后,有什么感想?
  康同学:挺激动的,这也证明了平时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不过,这次中考成绩可要比我预想的低一些。
  网编:觉得哪些科目是自己的优势?哪些没有发挥好呢?
  康同学:三大门我一直比较稳,其它的都还成,就化学弱一些,而且这次发挥的不好,只得了71分。
  网编:最喜欢哪门学科呢?
  康同学:数学吧,我一直比较喜欢数学,这可能和我从小学就开始接触奥数有关系,我觉得数学学起来最有意思,特别锻炼人的思维。
  网编:是不是和很多同学一样,也是学而思考的“元老级”学员呢?
  康同学:的确(笑),我六年级的时候就在奥数网报了班,后来在北京四中上初中,也一直在学而思连上,也和班里的很多同学一样,属于“元老级”吧。
  网编:这么喜欢数学,那么一定有很多学习经验要和大家分享吧。
  康同学:谈不上多,对于做题来说还有点自己的心得的,首先,我觉得一定的习题量是基础,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进行优化。
  网编:题海战术么?
  康同学:不是,我个人比较反对题海战术,题海其实是一种挺盲目的习题训练,我觉得应该让老师走进题海,我们学生走出题海(笑),这就好比老师们常常说的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在我眼里优秀的老师不仅是权威,也是眼光独到的审题者,他们给我们挑出好题做,我们不就事倍功半了么?
  网编:那么,结合自身情况又该如何优化呢?
  康同学:我觉得每个人的学习风格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保证一定的习题训练的基础上,更应该是因人而宜地选择做题方式,我的习惯是这样的,宁缺毋滥吧,那些会做的题再怎么多做意义都不大,应该是适量的选择略高于自己能力的题目来做,这样对于自己做题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尤其在数学这样的理科学习上。
  网编:题做多不如题做精,确实很有道理,那么,以你现在的情况回首过去的初中三年学习,你觉得应该如何筹划才比较科学呢?
  康同学:我觉得从初一开始就应该以中考为目标,这是夯实基础的关键阶段,因为到了初二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我身边的很多同学都是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成绩)下滑的厉害,最后到初三的时候再想补,总有些力不从心。所以,只有好好把握初中前两年的学习,打好基础,到了初三的时候才有资本去拔高。
  网编:谢谢你的宝贵经验,祝你高中学习也能取得同样的好成绩。
  康同学:我会努力的,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3 23:03 , Processed in 0.040278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