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28|回复: 0

诺贝尔奖大师对话首师大附中学子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3 09: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uwu.html (32.42 KB, 下载次数: 48)

  正在北京参加论坛的诺贝尔奖得主盖博.索马杰和道格拉斯.奥谢罗夫来到首师大附中,与中学生进行交流,轻松活跃的互动对话让中学生们受益匪浅。
  大师的车一到首师大附中,立刻受到了师生的热烈欢迎。担任这次见面活动翻译、陪同、接待的,都是首师大附中的在校高中生。
  在学校大讲堂,面对自己景仰已久的科学大师,中学生用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他们内心的喜悦。“科学是一种情感化的艺术”,一落座,奥谢罗夫教授就开始侃侃而谈,从8岁开始拆卸玩具火车,到长期从事低温物理和固体物理研究,再到因发现氦3中的超流动性而获199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奥谢罗夫教授说,他的科学成就源自从小对好奇心的不断追逐。
  “仅仅是工作勤奋并不一定能成为一名科学家,一个天生聪明的人也不一定成为重大贡献者”,索马杰教授则从表面化学的领域,讲述了好奇心引领着自己走入科学殿堂的故事。
  盖博.索马杰当是本科生的时候开始对高分子和催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正是由于我对他们的缺少了解和好奇成了我最初的动因决定了我投身于它。
  没有高深莫测的大道理,没有严肃刻板的大架子,甚至翻译过程中的一个生僻物理词汇,大师也会给一个令人惊讶而合适的解释。
  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诺奖得主与这些中学生有问有答,交流互动并没有想象中的障碍。活动结束,学生们将即席创作的漫画回赠大师,这让大师们惊喜万分。
  为让全校学生都能分享科学大师智慧,学生们甚至自己动手搞了现场直播。大师身上表现出来的睿智与平易,让中学生们大受其益。
  尽管对话只持续了短短的一个多小时,但孩子们的收获,却远不是这样短暂的时间可以度量。与大师的一次简短的互动,点燃的可能是他们一生渴望科学、勤奋追求的火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4 06:01 , Processed in 0.065668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