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0|回复: 0

高考改革:多次考试改变偶然性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3 09: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uwu.html (32.42 KB, 下载次数: 37)

  无论给多少考试机会,通向大学的还是一座独木桥。
  高考改革向何处去?最近一下报出三个方案,网友马想斌的这篇博文从三个角度分析了三方案的可行性。加上其他网友的分析,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高考改革的思考。
  (汇闻整理)
  对比官方版和民间版的改革方案,发现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说,改革的目标就是“允许学生多次参加考试,多给学生一些机会”。
  多次考试、机会便多,这从数学概率论说公平性也就越大。而这公平性不足恰恰是现行高考备受质疑的根源,也是像舞弊门、顶替门、加分门等高考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细观此次成文的三种高考改革方案,无论是那一种都似乎从理论上填补了现行高考缺少公平的这个陷坑。但问题在于,这些纸上的公平如果操作起来,能否收到预期的公平效果?
  也就是说,理论的公平在现实面前,打的折扣有多少?我们逐高考新方案的亮点而论。第一,学生可以多次考试,这当然改变了一考定终生的偶然性。但这并没有改变以分数论成败的局面。既然分数是个准线,就无法避免考生采用其他手段获取分数,比如民族身份造假、集体舞弊。学生与学校仍以分数为最高奋斗目标。
  第二,扩大高校自主招生,这无疑能让特殊人才避开分数的限制享受高等教育。但现实的人情社会和关系定律下,高校本身自主招生的公平性如何保证?如果无法保证高校能够打破人情关系定律,那么扩大自主招生带来的后果,将是给权钱子弟扩大教育福利。而要高校打破这一定律,必然使得整个教育不再在官本位的思维治理之下。欲为此,高考改革能否具备超越利益集团的勇气?
  第三,不论是多次考试、扩大高校自主招生,还是分层次录取,都没涉及录取制度改革。是否录取考试的决定权和选择权都在高校,而考生只能被选择?所以无论给学生多少考试机会,通向大学的还是一座独木桥,新方案只是增加了通向独木桥的小径而已。
  更重要的是此次新方案同样未涉及解决教育资源东西差距、城乡差距的问题。小修小补的高考改革新方案,无法把公平从理论的神坛请到现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0 10:27 , Processed in 0.070431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