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0|回复: 0

北京开启校长更替大幕 中小学挑选新校长有“玄机”?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3 09: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uwu.html (32.42 KB, 下载次数: 45)

  俩月来已有10多位名校校长退休
  虽然北师大实验中学网站“历届领导”条目上显示“2000年6月至今”的校长仍为袁爱俊女士,但知情人士透露,北师大已经在这所全国名校任命了新校长。昨天,西城教委有关负责人证实,该校原教学副校长蔡晓东已接过了校长的帅印。
  几年前,北京陆续进入了校长更替的高峰期,不过真正卸任的大校校长只有几位:如十一学校原校长李金初、12中原校长张永启(加文字旁)、潞河中学原校长张世义、牛栏山一中原校长王森等。但本学期开始,大校校长更替的步伐明显加快——影响了京城小学教育几十年的北京小学校长吴国通将职位交给了他亲手培养起来的特级教师李明新;同样影响了京城小学教育的光明小学校长刘永胜将职位交给了来自重庆的名校长、特级教师廖文胜;汇文中学校长李仲秋的校长岗位已交给他的教学副校长陈维佳;前门小学校长钱红石也将职位交给了接任者;161中校长马静的职位交给了原13中校长丁大伟……据初步统计,新学期来,已办理退休手续的大校校长至少有10人。老校长们将新校长“扶上马送一程”,大都还兼任着学校的顾问。
  60后70后校长渐成主角
  名校的名校长陆续退休,对北京基础教育产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在北京,四大金牌校长——实验二小校长李烈、史家小学校长卓立、北京小学校长吴国通、光明小学校长刘永胜——长期以来是京城小学教育的名片。今天,四大金牌校长中的两位到龄退休,新的四大金牌校长(且先不讨论本命题的价值)谁来补位?新生代校长谁能成为新的“四大校长”?
  随着老一辈校长渐渐退隐,60后、70后校长已渐成校长阵营的主角。目前,北京各区均有颇具实力的一批60后、70后校长,东城区府学小学校长王欢、丁香小学校长郑智学、171中学校长陈爱玉;西城区黄城根小学校长麦峰、八中校长台峰、13中校长马景林;宣武区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15中校长邰亚臣;崇文区光明小学校长廖文胜、景泰小学校长陈培荣;朝阳区白家庄小学校长祖雪媛、实验小学校长陈立华、垂杨柳中心小学校长刘飞、工大附中校长李军;丰台五小校长李磊;石景山古城二小校长王英等,都已在基础教育崭露头角。海淀区10多所知名小学校长都是清一色的60后、70后。这些校长相当长的时期内没有退休之虞,正处于干事业的黄金期。
  专家认为,北京基础教育已经缝合了因历史原因造成的人才断层。
  名校校长挑选继任者有“玄机”?
  据了解,大校校长的任命一般都得由本区教工委首肯,有的甚至需要本区区委首肯,但大校老校长们退休前的“人事建议权”大都能得到尊重。
  优秀的老校长们在遴选接班人上下足了功夫。有的退休前好些年就在班子里潜心培养接任人。从现实来看,许多新任校长都很合格,师生普遍看好。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刚上任两周,就已赢得师生的信任。有的老校长则放眼全国,挑选中意的接班人。李金初校长退休前经过多年考察,将李希贵校长送到了新校长的岗位。李希贵校长此前担任过山东多所名校校长,担任过县、市教育局局长,还在教育部任过副司级干部。十一学校成功地完成了校长的新老交替,确保了学校持续稳健的发展。
  但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北京个别学校的老校长在对待接班人的问题上存在两个不利的趋向,其一是觉得身边的人谁都适合接任校长或都不适合接任校长,结果是谁都不培养;其二是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只一味在外地挑校长。一所大校的校长退休前还被一位外地校长切实“涮”了一把:外地校长先答应到北京工作,要求把孩子的户口落到北京。而当孩子的户口进京后,自己则推脱来不了北京。
  资深媒体人分析,个别大校校长退休前一味挑选能力不如自己的人担任校长,一味只挑选外地校长担任校长其实暗藏“玄机”:希望能自己“退而不休”,能继续在学校施加影响。“遴选优秀的新校长确实需要胸襟,需要雅量,需要战略眼光。”海淀区一位名校长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2 04:55 , Processed in 0.070865 second(s), 10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