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语高考试题中的阅读理解旨在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高考试题中总词汇量最大,分值比重最高(5篇文章,20道题,共40分,占满分150分的26.7%),因此深入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阅读理解文章,找出其中的热点和冷点,总结出命题规律,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对帮助我们福建考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掌握科学的答题方法,提高英语高考成绩是非常必要的。纵观近四年(2004—2007年)的福建英语高考阅读理解试题,有如下三大特点:
一. 阅读总量的变化。
下面这张表格是五年来福建卷阅读理解题的词汇量统计表
从这张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04年福建省首次独立命题时,阅读总量较之03年的全国卷有大幅上升,到了06年07年又有所下降,基本稳定在2000词左右。同是横观全国15套英语高考试卷,我们认为,08年的福建卷的阅读总量还是会保持一个相对稳定但略有上升的趋势,要求考生的阅读速度必须达到每分钟60个单词左右(建议五篇阅读在35分钟内完成)。但就目前来说,有相当一部分考生仍达不到这一要求,而阅读答题时间的增加势必影响到之后的改错和写作部分,进而影响整体成绩,因此,我们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 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和贴近生活性。
下面这张表格是04至06年福建卷阅读理解材料的内容汇总。
A篇B篇C篇D篇E篇
2004年美国年度教师Kathy Mellor 的介绍广告:参加某学术论坛一名博士的偷窃行为Alzheimer’s Disease的介绍某处风景名胜的游玩介绍
2005年着名作家Paul Zindel的介绍政府停止发放网吧经营许可的事件Amazon热带雨林的介绍广告:旅游News Brief
新闻简报
2006年一个外教在日本的生活经历候鸟迁徙广告:休闲活动课程分类介绍洪涝预警系统
2007年优秀教师Mr. Clark 对学生的重大影响城市禁止使用塑料袋火星表面洞穴的发现广告:发明家,图书,临时工,保险公司研究狗摇尾巴的实验
我们希望大家可以从上表之一斑而窥出高考阅读之全豹,它的题材可谓相当广泛,有趣味故事,名人轶事,西方文化习俗,日常生活,新闻广告,旅游休闲,学习生活,科普知识,历史地理等各方面。但是所有的题材都在强调“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英美文化”的大纲要求,注重实用性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同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据此我们认为08年的福建卷仍会秉持这样的选材原则:
1.至少有一篇广告题材出现,内容涉及学习和生活的方面,主要在于:招聘(老师,打字员等)、学习活动(培训学校等)、新书/电影/音乐推荐、休闲生活(餐饮/旅游/体育运动)、租房等,考查学生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2.科普类的说明文重要性增加,尤其是环境保护(各种环保节能措施系统/保护生态环境/野生动物)、开发新能源(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是绝对大热门的题材,考生平时可以多收集了解这方面的信息,扩充背景知识,对更好地理解文意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高考英语考查的是语言能力而非专业背景知识,否则就违反了考试公平性的原则。这些充满着陌生专业名词和原理介绍的科普说明文,让大部分考生都深感头痛,所以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正确率,科学高效的解题方法是极为重要的。
3.新型体裁的出现,如新闻简报和实验类文章等。对于此类创新型体裁,考生一定要识破它们“纸老虎”的本质,外表强悍恐怖而内在仍是传统阅读理解题,只要按照既定的阅读方法即可攻破。
4.名人生平轶事型题材颇受青睐,尤其是教师作家等,连续四年都出现在A篇的位置,同时西方社会现象、社会文化题材地位牢不可破,尤其是在东西方体现出差异的文化现象。
三. 考察题型的稳定。
与高考阅读题材的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同,高考阅读的题型一直比较稳定,即新东方课堂上常规的四大题型。
1. 主旨题,包括主要内容(main idea)、标题(title)和目的(purpose)三种小题型。它们的常见题干形式是:
What is the main idea/topic/subject/general idea of this passage?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______
This passage mainly discussed______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summarizes this passage?
What dose this passage mainly deal with?
This passage mainly focuses on______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writer to write this passage?
2. 释义题,包括词义题和句义题。它们的常见题干形式是: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 refers to______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in line…,paragraph…) mean?
The underlined word/sentence “…” means_______
The underlined word is related to _______
By saying “…”, the writer means_________
3. 细节题,它的考察范围是最广的,各家对它的定义也各有不同,而我对其最简单直观的定义就是,在题干中出现了文章中具体内容的就是细节题,例如:人名、地名、时间、地点、具体事物、具体动作等等,它的具体形式以文章具体内容而变化,在此就无法列举了。
4. 推断题,其常见题干形式为: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_____
What can be learned from this passage?
In this passage, the writer suggests that_____
From this passage, we know/learn that______
Form this text, we can infer that_____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righ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wrong/right?
All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wrong/right except______
下面这张表格是04至06年福建卷阅读理解四大题型所考察的具体题目数量。
主旨题释义题细节题推断题
2004年43103
2005年43121
2006年33113
2007年52103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福建卷对表层信息的考察仍占相当的比重。表层信息的把握主要指对短文细节的理解。而细节理解又包括直接的细节把握和间接的细节把握。直接的细节把握指的是可以直接从文章中找到现成的句子作为试题的正确答案依据,而不需经过任何形式上的变化;间接的细节把握指的是作为答案依据的相关信息在文章中已经出现了,而在正确选项中出现使用了同义表达的替换。
同时,深层理解题也逐渐占领半壁江山,归纳总结、猜测词义/句意、推理判断成为考察热点,对考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以上的这些命题走势分析,我们广大福建考生应做好以下应对策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把握”。
一.“一个中心”:以原文内容为中心
在高考阅读理解中,很多考生都有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表层的细节题可以直接在原文中找到答案,深层的主旨题、释义题和推断题就必须依靠自身越庞大越好的词汇量去概括总结,推理升华才能得出正确答案,而往往通过这种方式得出的答案似乎总是和出题者的思路有所偏差,进而在阅读部分频频失分。实际上,不论是对表层信息还是深层含义的考察,都是紧扣原文内容的,每一道题的正确答案都隐藏在原文的字里行间,必须做到“不可一字无来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学会将题目关键词(人名,时间,地点,特殊动词等)在原文中进行精确定位,正确答案就隐藏在这些关键词在原文中出现的地方。由此我们建议广大考生采取先读题干再看原文的答题策略,同时养成动笔标注关键词的习惯,这样才能目标明确,同时提高答题速度和正确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