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26|回复: 1

名师精讲:高中地理会考的复习策略

[复制链接]

11万

主题

11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8765
发表于 2016-7-24 14: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uwu.html (32.42 KB, 下载次数: 76)

  高中地理会考是高中学生地理课的水平过关考试。在高一学年的时间里,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指导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会考复习,时间非常紧迫。所以,做好地理会考的复习工作,有利于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综合归纳,系统巩固,形成知识网络,以便学生更好地识记和运用,顺利通过会考。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高中地理会考状况及其地理会考试题的特点,总结近年来的经验教训,对以后的会考复习做简单探讨。
  实施高中毕业会考是国家承认的高中毕业水平考试。对于高考不考地理科的理科学生来说,加强和完善高中地理会考制度,尤其显得迫切。会考的实质是水平考试,是国家对每一个高中学生科学知识方面的合格考试。过去,理科学生因为地理不是高考科目,普遍不重视,产生偏科现象,一部分学生在期中、期末的考试中,地理不及格,而其它学科却能达到80分以上,实施会考,对克服因文理分科的偏科现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大意义。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系统复习过程,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强化所学过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在认识上达到新的跃变,从而真正落实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复习目的在于对所学教材加以综合,掌握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以便更好地运用到解题过程之中。
  然而,现行高中地理教材涉及到的地理知识方方面面,既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又有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既有许多深奥难懂的地理基本原理,又有许多看起来繁杂冗长的地理事象描述;既需要深刻透彻的理解,又需要花大力气去记忆。因此,许多学生在复习中常常感到高中地理知识比较零散,甚至有点无章可循,无从下手,尽管下了很大功夫,但复习效果并不理想。一些学生为此甚至产生厌学、弃学思想。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许多学生还没有掌握学习这门学科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往往在学习过程中把各种地理事象割裂开来,孤立理解,没有搞清这些“零散”地理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在头脑里建立起地理知识的框架结构,没有理解地理知识系统中的逻辑关系。如果我们教师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些,而在复习内容多,时间紧的情况下,急功近利去走捷径,只对着会考大纲带学生画重点,学生也就按照教师画的重点去死记硬背书上的“零散”内容。这样的复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事倍功半,不会理想的。
  所以,在高中地理复习中,最为重要的是如何从新的高度,以新的教学形式向学生展示地理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帮助学生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完成知识间迁移组合,让学生在系统梳理知识的具体过程中,对会考大纲所要求掌握的地理知识形成较清晰、深刻的认识。
  正因为如此,在复习过程中,就不能机械地把教过的内容再重复讲一遍,而是要让学生理解掌握高中地理知识结构体系,从而在头脑中建立较完整的地理知识框架。具体的方法是,先带领学生按顺序回顾各章节具体内容,并形成各章知识体系框架,再帮助学生搞清各章内容之间的关系。这样很容易使学生认识到,高中地理知识结构以宇宙环境为开端,因为地球是宇宙中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地球运动的特点和地理意义都离不开宇宙环境。而地球内部和外部圈层(即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要素的特点、性质、分布和运动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就构成了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所以高一地理上册分别讲了宇宙环境、大气环境、陆地环境和海洋环境;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农业、工业、人口与城市发展等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内容,因此下册又分别讲了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构成地理科学的一对矛盾——人地关系,也正是课本最后一个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正是通过人地关系这一对矛盾体,把高中地理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就能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解和认识,在复习过程中也就能很自然地沿着系统层次去思维和记忆,不至于无章可循,无从下手,也培养了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为进一步学好地理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途径。
  在上述基础上,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进一步指导学生如何看书,引导学生去寻找教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对一些难度不大的知识点,学生只要熟读了教材,把握了要点,可不必多讲。教师着重讲清难点,并通过分析、归纳揭示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规律。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系统地认识到这些章节知识间的联系,而不是去孤立、机械地识记这些知识点。
  高一地理会考对于大多数差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翻阅了近几年的地理会考试题,觉得这些年的会考试题除了遵循《考试说明》所提出的“为了发挥对教学的积极引导作用,减轻学生负担,命题将紧扣教材,不超出《考试说明》的范围”的基本原则外,而且在掌握试题难度方面表现了如下特点:
  1.覆盖面广,起点低
  历年会考内容涉及上下两册所有的章和节。考纲上的知识点基本都能考到,覆盖面广大。但试题基础性强,难度不大,体现了会考目的。这些年地理会考试题,大约有20%~30%的试题是课本最基础、最基本的内容。这类试题难度小,只要学生有课本,老师讲一遍,学生复习都可答出来。这类试题在各种题型中都有,特别是选择题中常有这样的试题。如: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欧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等。这些题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都能答对一部分,能给他们以鼓励,提高了这部分学生的信心。
  2.难度小,着重考查双基,突出重点
  这些年来,每年的地理会考试题,难度虽高于起点,但难度不是很大,内容在课本上都有,着重考查双基。这样在大部分学校,只要教师坚持正常教学,学生坚持正常学习,并学完学会全部课程,试题基本都可答出。同时试题内容重点较突出,特别是读图部分,图都来自课本之中,但又有一定灵活性,这样既考“地”又考“理”,两者有机结合,使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类试题比例较大,基本保证全省范围85%~90%的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及格水平。这样既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又可以减轻学生负担。
  3.有一定区分度并适当提高难度
  高中地理会考是面对全体学生,使绝大多数的学生能顺利通过,题目不可偏难。但是,在稳定题型的基础上还是有一定的区分度。这些年来,每年地理试题总有10%~15%的试题难度相应大一些(但是没有超出《考试说明》的题,没有偏题怪题)。学习好的学生对这部分试题,也感到难答,或很难全部答对。这类试题在各种题型中都有,但读图填图题最显著。如这些年曾在试题中出过的某月某日太阳光照图,大气环流图、季风图、洋流图、地质构造图,人类社会与环境相关模式图等。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要让学生认识到,经过努力各科成绩“过关”(即及格)不难,但要达到“优秀”就不容易了,特别是要达到“百分”,就更不容易了。这样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任何科学文化知识都是博大精深的,要学好它都需要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7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178
发表于 2016-7-24 14: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url=/collect/20160724/fuwu.html][/url]

  4.读图分析题多。
  这是地理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图像题分数比例大,占试卷总分数的46%左右;图像题中,既考显性图也考隐性图(即无图考图)。而且显性图题的图幅与分值较大,表明考题配分大,综合题为主。甚至填空题,部分选择题变为读图填空、读图选择或“无图考图”。这样,不仅加大地图内容考查的比重,也提高题目的灵活性,进一步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以上启示我们,考生如果不熟悉图像或不明确图意,将会导致连环失分。所以平时教师要重视地图、插图、再造图的教学,重视对学生识图、析图、绘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样才能在会考中打不败之仗
  《高中地理》是高中阶段最先会考的一门学科。所以,研究教材、改进教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中学地理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鉴于会考命题的上述特点,我们要提高会考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与复习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会考标准,扣“本”依“纲”
  高中会考着眼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每年会考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会考说明》这个“纲”,规定考试范围、题型、标准,对不同知识提出不同的识记、理解、运用等要求,这个“纲”来源于课本并规定命题的范围。在4月中旬新课结束后只有一个多月左右的时间,所以复习前必须认真钻研会考标准,掌握“纲”中每条要求及学生达标水平,以“考纲”为线索落实到课本内容中,做到由线到面、线面结合,善于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把教材重点、难点讲清楚,并结合各章内容进行串讲复习,注意立足基础,重视读图,培养能力,从而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完成地理知识复习,避免那种离纲施教而导致的负担过重、事倍功半的不良后果。
  2.抓住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率。
  高中地理教学课时本身规定较少,每个学期每周只有3课时,而且大多数学生认为地理是“副课”,课外给地理复习用的时间也很少,这迫使每节课的容量增大。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安排好每一节课堂教学。既不能满堂灌,又要完成教学任务,既不可讲得过浅,又不可讲得过深,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课堂抓住会考考纲,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双边活动。同时还要辅以现代教学手段,加强电化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3.了解学生情况,吃透底子,帮助差生转化。
  帮助差生转化,这是保证会考“两率”特别是及格率的关键。学校生源素质、学生基础知识及初中地理知识底子如何,一定要做好调查,做到心中有数。近几年,由于学校扩招,有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太差,加上中考地理不考,所以初中没有认真开设地理课,大部分学生地理知识很差。如有些学生连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都不知道;有些学生连“武汉”、“哈尔滨”在哪一省都不清楚;“悉尼”、“伦敦”不知在哪一国,更谈不到在哪一半球,当然判断不出昼夜长短。要提高会考的及格率,必须帮助这些差生,这也是会考的一个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学完、学会全部课程,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对这部分学生,一方面要做好思想工作,启迪他们的内在因素和内在潜能;另一方面要补课,给他们“开小灶”。这部分学生成绩提高了,会考的及格率就会大幅度提高。
  4.方法多种,灵活复习
  复习目的在于对所学教材加以综合,掌握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以便更好地运用到解题过程之中。由于高中地理教材牵涉的面较广,内容多而且分散,所以复习方法和复习技巧的掌握与运用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复习课的效果。
  ①.规律性、逻辑性强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可采用图解法,则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如复习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可将相关的气候类型分布和成因、洋流分布、自然带的分布等知识串联在一起来讲解。
  ②.同类性质的知识可采用比较法,如气旋与反气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土地与土壤、资源与能源等一些相关概念可进行比较性复习。在下册人文地理复习中尤为重要。如复习我国各种自然资源时,可以从各种资源的数量、构成、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方面列表比较,归纳共性,区别差异性。
  ③.运用图表法进行复习,是地理会考复习的特色。首先,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图表,如地理原理图、分布图、景观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等在教材中的具体运用。其次,选择典型图表作专题复习,如光照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水循环图、地质大循环图、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图、资源分布图、工农业布局图等。掌握读图、填图、绘图及分析图表的一般方法和技能,训练学生进行由图变文的知识迁移;发挥图表在地理复习中第二语言的功能。每节复习课都会涉及到若干幅地图,教师尽可能做到边讲边画,充分发挥板画、板图的作用。
  5.精选习题,加强练习
  复习时一定要根据考纲条目选好一套紧扣教材的基础训练题,使用浙师大会考资料(这套资料较好)中的单元测试题,因为通过做一些典型题,不但可以检查学生的复习效果,而且有利于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练习,主要是精练,并不是搞题海战术,而是把高中地理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会考的题型、份量、试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做一些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启发性的试题,以便更好地开拓思路,锻炼思维,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题量太大,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更大,时间利用效率也偏低,同一单元练习所涉及的知识绝对是大同小异,考后一百分是学习的重要捷径,特别在最后两星期,坚决摒弃一些偏题难题,千万不能草林皆兵,也不能期望在最后时刻普度众生。告诉学生,哪怕碰到最难的题,也是用最常用的书本知识来解答。
  总之,做好地理会考的复习工作,有利于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综合归纳,系统巩固,形成知识网络,以便学生更好地识记和运用,顺利通过会考。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地理知识的传授和地理能力的培养更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扎实的进行,记注:每一节课都要让学生知道——地理并不难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4-17 04:40 , Processed in 0.098797 second(s), 9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